加减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11-06焦钰
焦 钰
(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泥阳镇卫生院 甘肃 徽县 742300)
慢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疾病,属于不同病因诱发而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慢性胃炎实质是由于胃黏膜上皮反复受损,导致黏膜再生功能受影响,致使黏膜改建,并随着病情逐步发展,最终成为不可逆胃腺体萎缩。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上腹疼痛症状、饱胀症状及出血症状等[1]。目前临床以采用西药治疗如阿莫西林药物、甲硝唑片药物等为主,但是,其临床治疗效果不一,而且不良反应多[2]。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加减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00例为对象,应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性别:男性患者有31例,女性患者有19例,占比率分别为62.00%(31/50)、38.00%(19/50);年龄:年龄最小24岁,年龄最大70岁,平均年龄为(46.50±3.50)岁;病程时间:病程时间最短1年,病程时间最长12年,平均病程时间为(6.35±0.65)年。对照组患者:性别:男性患者有33例,女性患者有17例,占比率分别为66.00%(33/50)、34.00%(17/50);年龄:年龄最小25岁,年龄最大70岁,平均年龄为(46.35±3.80)岁;病程时间:病程时间最短1年,病程时间最长12年,平均病程时间为(6.50±0.55)年。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性,组间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常规西医药治疗方法,具体为:药物选择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颗粒、甲硝唑片,其中,阿莫西林胶囊为一日3次,每次0.5g,口服;克拉霉素颗粒为一日2次,每次250mg,口服;甲硝唑片为一日3次,每次0.6g,口服;一个疗程为14日,共治疗2个疗程。
研究组慢性胃炎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加减附子理中丸治疗方法。常规西医药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加减附子理中丸治疗方法为:药物组方包括附子(15g),黄芪(15g),半夏(15g),白术(12g),黄芩(12g),干姜(9g),人参(9g),炙甘草(9g),陈皮(6g),丹参(6g),水煎服,一日1剂,分2次;一个疗程为14日,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3],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χ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形式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数据。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2数据。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3.讨论
中医角度而言,慢性胃炎可归入"胃脘痛"、"痞满"范畴等,由于慢性胃炎患者的病程时间较长,且多为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包括胃脘部疼痛,而且多数患者多合并胀满症状、嗳气症状、泛酸症状等。目前临床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治疗原则为“益气健脾、活血化瘀”[4]。附子理中汤出自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具有较多治疗功效,如散寒止痛、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附子理中汤包括附子、黄芪、半夏、白术、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陈皮、丹参等,诸药合用,可以起到舒肝补气功效、补脾和胃功效、活血祛瘀等。
从此次研究结果表 1、表2数据可知,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61,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985,P<0.05)。研究结果证实,运用常规西医药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的同时,予以加减附子理中丸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有重要作用价值,可以利于病情早日康复[5-6]。
综上所述,临床结合慢性胃炎患者的疾病特点,实施采用常规西医药治疗联合加减附子理中丸治疗方法的效果确切,其临床疗效高,而且治疗安全性高,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