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之风代代传
2019-11-06洋洋兔动漫编绘
洋洋兔动漫/编绘
引经据典
【原文】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
【大意】治国不辞辛劳,居家生活简朴。
【原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诸葛亮
【大意】君子应当依靠内心的安静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
【原文】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咏史》
【大意】纵观历史,自古以来国家或家族的兴旺多是因为勤俭,而衰败多是由于奢侈。
【原文】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战国·荀况
【大意】如果能够加强农业生产,厉行节约,那么就是上天也不能使人贫困。
【原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绅《悯农》
【大意】农民在炎炎烈日之下劳作,身上的汗水滴入禾苗生长的泥土中。有谁知道我们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用汗水辛苦换来的?
【原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北宋·司马光
【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明末清初·朱柏庐《朱子家训》
【大意】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是来之不易的;用每半根丝、每半缕线时,要常想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多么艰难!
评析: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国自古以来便提倡节俭,这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品德。苏轼既做过高官,享受厚禄,也多次被贬,艰难度日。但无论自己的处境如何变化,他都过着比较俭朴的生活。对于节俭的方式,同学们虽然不必像苏轼那样精打细算,但至少应做到物尽其用,不铺张浪费。
有些人常把节俭和抠门、吝啬等同看待,粗浅地认为节俭就是想尽办法去“省”,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节俭不是如何“省”的问题,而是如何“用”的问题。节俭的意义在于当用则用,当省则省,也就是合理利用。而吝啬则是当用不用,不该省的地方也要省。地球上靠自然力量生长起来的资源和靠人的力量创造出来的资源都是有限度的,如果无节制地索取、消耗,导致资源枯竭、环境破坏,人类的生存将无法延续。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是人类的必修课。
除此之外,节俭对于人自身的道德养成也有着积极作用。正如诸葛亮所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修身养性,使我们内心平静,理智地对待生活中的种种物欲诱惑,更多地关注内在精神的成长,不迷失自我。
历史趣谈
首创“四菜一汤”的皇帝
中国古代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绝大多数都过着养尊处优、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不过,历史上克勤克俭、厉行节约的皇帝也不在少数,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其中的一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如今人们在招待朋友或一家人一起吃饭时,常把“四菜一汤”挂在嘴边,顾名思义,就是一餐饭吃四样菜加一碗汤。四菜一汤已经是现代家庭经典的用餐标准,荤素搭配,营养美味,而且避免浪费。相传这个用餐标准就是朱元璋首创的。
明朝刚刚建立时,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和尚,讨过饭,一路上是吃苦过来的。百姓们日子过得水深火热,朱元璋感同身受,心里很着急。但下面的臣子却过着花天酒地、奢华无度的生活,这让他很恼火,决心要整治一番。
恰逢皇后过生日,朱元璋下旨宴请百官,为皇后贺寿。大臣们以为皇帝设宴,定是山珍海味,可是菜一端上来,便一个个傻了眼。第一道菜是萝卜,第二道是韭菜,第三道是两碗青菜,最后是一碗葱花豆腐汤,妥妥的四菜一汤,而且一点儿荤腥都没有。对这四菜一汤,朱元璋早就想好了一套说法:萝卜能治百病,俗话说“萝卜上了街,药店无买卖”,韭菜寓意长治久安,两碗青菜表示两袖清风,青白两色的小葱豆腐寓意清正廉明。宴后,朱元璋宣布,今后众臣请客,要像今天一样,最多四菜一汤,不可铺张浪费。
自此以后,四菜一汤从宫廷传到了民间,成为餐桌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