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海城市园林绿地植物季相景观设计探讨

2019-11-06杨雨杭

现代园艺 2019年20期
关键词:绿地园林景观树种

杨雨杭

(厦门市颖艺景观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8)

1 沿海城市园林绿地植物季相景观设计的效用

1.1 表现时空变化

植物不仅赋予了园林景观生命活力与四季的轮回,而且通过植物的合理选择与配置,能够形成丰富多样的层次空间,是园林景观的灵魂所在。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季节能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形成多样化的植物景观空间。通过植物不同的季相变化进行合理配置,能够形成变化多端的植物季相景观,充分展现各阶段植物的景观变化,使人们在四季的变迁中感受时空的变化。

1.2 提升绿化品质

当前,城市园林景观的营造已彻底转变了以往盲目追求“四季常绿”的低层次绿化,使得传统城市园林绿化色彩单调、植物群落简单、景观类型过于单一的现状得到改善,并不断加大了对植物季相景观设计的重视。例如,通过合理配置落叶与色叶树种,突出季节特点,从而形成多姿多彩的园林景观,大大提高了园林绿化的品质与内涵,使园林景观在四季交替中,呈现出多样化的景观效果,形成更接近自然的植物造景空间。

1.3 丰富景观内涵

植物造景属于软质景观,能够有效协调构筑物等硬质景观的生硬线条及质地,使园林景观空间更加生动而富有趣味,并且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还能使景观建筑更具季相感及时序变化。此外,通过植物景观与园林建筑的协调配置,能够赋予园林构筑物美的意境,使园林景观呈现更为丰富的层次感,并在四季更替中呈现不同变化,从而使得不同花色及形态的树种,通过合理的配置,形成丰富多变的层次空间,并与硬质建筑景观融为一体,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园林景观的艺术效果。

1.4 营造景观意境

每个植物都有其自身的季相特点,花开花落、叶展叶枯时间各不相同,并且不同时节所呈现的形态也不尽相同,根据所要表现的季节特征,合理配置植物,能够充分突出季相变化,给观赏者不一样的感受。厦门市秋冬季季相变化不太明显,若植物季相景观设计不到位,就会使得园林景观过于单调而失去趣味。对此,需根据植物在不同季节的不同形态,合理选择不同类型的植物,以形成参差错落、变化各异的植物景观。

2 沿海城市园林绿地植物季相景观的设计要点

福建沿海地区,气候温和,干湿季分明,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该地区气候条件对于植物生长十分有利,植物资源种类极为丰富。在园林绿地景观设计中,通过合理地选择与配置植物,能够凸显季相特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2.1 公园绿地植物季相景观的设计要点

2.1.1 结合公园地势,营造多变的季相空间。公园园林绿地类型较多,包括平坦开阔的平地,多变起伏的凹地及凸地,还有生动多趣的水景空间。将不同的公园地势结合多变的植物景观,利用植物营造出丰富多变的植物季相景观空间。例如,再不同的季节,落叶树枝叶会呈现出多种变化,结合公园地形,可以营造出丰富多变的围合空间,使园林景观在变化中更加与众不同。

其中,平坦开阔的地势条件可通过“疏林草地”的配置形式,在草的衬托,花或地被植物的对比下,与丛林形成参差起伏的景观效果。中间层一目了然,整个植物群落过渡自然、轮廓清晰、层次分明,并通过半开敞的景观空间,形成通透的水平视线,空间感开阔,人们可以随意游憩在“疏林草地”,充分感受时移景异的景观空间。另外,植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地形空间造成影响,因此,公园植物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地势变化特征。对于凸地形,可通过配置常绿植物,突出景观空间的同时,有利于稳定这一区域景观的观赏性。此外,秋冬季落叶树种落叶后,视线变得通透,形成较为开阔的视野。对于地形变化较大的区域,可根据原有植被情况,适当配置落叶、色叶或观花树种,通过丰富的季相空间,使人们游憩其中,能真切体会到空间的三维变化。

2.1.2 依据观赏效果,选择适宜的树种。城市公园园林绿地除在满足基本绿量需求以及优化环境质量的基础上,还要通过配置适量色叶树种及落叶树种,提高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丰富园林绿地的色彩及季相变化。在配置公园绿地植物时,应有明显的层次变化,并根据四季变化展现植物季相变化,做到花色宜人、花期宜时。同时,在设计植物季相景观时,还要注重樟树、木棉、乌桕等乡土植物的应用(见表1),突出当地季节的变化。另外,厦门市冬季时间短,气候特点不明显,使得引进的外来植物季相特征不够明显,冬季落叶树种的选择也应以乡土植物为主,突出当地季相变化,形成四季分明的冬季植物景观。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及乡土植物的应用,不仅能够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特性,又能充分展现植物的特性美,提升园林绿地的景观效果。

表1 沿海地区部分乡土季相树种

2.1.3 注重滨水植物配置,打造水陆过渡的季相空间。滨水植物随四季气候的变化能够呈现不同的形态及色彩,其在水中的倒影又能形成丰富多变的季相水景。例如,在公园水景湖畔种植合欢、桃花,驳岸边配置野迎春,水景旁空地种植枫香、槭树等秋色叶树种,做到春夏有花赏,秋季观色叶,冬季搭配临时应时花卉增添景观意趣,从而打造丰富多变的滨水季相景观。另外,在水岸两侧种植垂柳,枝条下垂到水面形成别样的水景景观,并通过搭配种植红花檵木、美人蕉、地锦等花灌木及藤本植物实现局部遮挡,同时也因岸边植物的季相变化为水景景观平添些许乐趣。

2.2 居住区绿地植物季相景观的设计要点

2.2.1 依据植物季相变化,营造特色住宅区景观。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在提高景观效果的同时能够突出视觉效应,提升园林景观的层次感与多样性。利用植物突出居住区的季相景观时,首先需要熟悉每个植物的生长规律,了解植物的四季变化,将植物造景充分结合居住区人们的需求,并根据不同植物的表现,营造多样的园林景观。例如,在设计居住区植物季相景观时,应根据植物不同时期枝、芽、叶、花、果的变化以及叶色与形态的不同,作为景观观赏的关键点进行配置。同时,结合地域特点及植物的季相变化,对植物花色、花期以及质感等进行合理配置,以此形成个性化的住宅区景观特色。

2.2.2 合理选择树种,进行季相主题性配置。住宅小区是居民常年生活的环境,通过植物四季的丰富变化营造多变的季相景观,能够大大提升园林景观的效果。厦门市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并不明显,为提升景观季相效果,增强人们对于季节变换的感受,选择合理的住宅区植物,营造“春花、夏叶、秋果、冬枝”的四季景象十分必要。要想在住宅区零散的绿化空间凸显四季的变化,可以以一块绿地、一个季相为基础,进行主题性景观配置。例如,某住宅区,春季种植桃花,并以玉兰为衬托,夏季配置百日红附以海棠,秋季种植石榴并以柿树做点缀,冬季种植腊梅、云杉,并点缀梅花,整体园林景观以落叶树种云杉、常绿树种樟树作为过渡,不仅提升了景观的观赏效果,而且在不同季节展现出不同的景观特征,突出了植物的季相主题。

2.2.3 丰富植物群落,展现景观时节更替。居住区绿化空间较为琐碎,要想使有限的空间呈现不一样的植物景观,必须充分发挥植物的环境与生态效益,丰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对此,可通过乔木、灌木、草木的形式,形成多样的复层结构,有效提高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另外,通过复层结构配置,不仅能够形成层次分明的景观空间,还能凸显植物景观的季相性特点,获得连续性的景观观赏效果。并且,通过植物季相景观的营造,可以在时间的流逝中,展现不同的植物特点,尽显花开花落、叶展叶落,在不同的时节呈现不同的景观效果,使居住者真真切切体会到四季的变化和生命的律动。

3 结语

根据植物不同季节的不同变化营造不同的季相景观,能够有效提升园林景观的艺术性与观赏效果。将不同植物的不同季相变化有效结合,并合理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才能在不同时节充分展示植物的自然美,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为此,须充分认识及熟悉植物的季相特点,并合理地选择与配置植物,从而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空间,使人们能够切实感受到园林的自然美及生活乐趣。

猜你喜欢

绿地园林景观树种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探讨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景观构思在产业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园林景观康体作用研究综述
走进绿地
李倩园林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