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教学的三重境界
2019-11-05许凤菊
许凤菊
【摘要】
诗词教学,要构建起诗词与学生当下生命的联系,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实现诗词教学的三重境界:读得清楚,理解诗词的字面意蕴;读出画面,还原诗词的生活意蕴;读懂神韵,体悟诗词的生命意蕴。
【关键词】诗词 教学 境界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那些泽被后世的艺术菁华,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识,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诗词教学,我们既要帮助学生读好读懂,又要构建起诗词与学生当下生命的联系,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实现诗词教学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读得清楚,理解诗词的字面意蕴
“书不读熟不开讲”,对于古诗词而言,笔者以为读熟即“读得清楚”,怎样才算把古诗词读清楚了呢?
首先是没有错字。古诗词中有许多通假字、古今字,它们的读音和现代汉语有区别,教学时必须注意,如《敕勒歌》中“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是通假字,即“现”;还有像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却看妻子愁何在”中的“子”应该读上声,等等。除此之外,容易读错的生字也应该注意。
其次是要读出句中停顿。古诗词尤其注重节奏,节奏与句式有密切关系,一般的五言句是三拍(“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七言句是四拍(“二二二一式”或“二二一二式”),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当然,划分诗词的节奏,也不可单看句式,还要联系意义的表达,如“竞/无语/凝噎”节奏是“一二二”,“便/纵有/千种/风情”,节奏是“一二二二”。
三是要注意诗词的平仄、对仗。古诗词平仄约定俗成,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平仄相对,对仗工整。我们虽然不必把这些知识教给学生,但朗读时语调的对仗、重音的位置要表现清楚,同时要注意平声读得稍长一些,仄声相对短促一些,就能表现出诗词的韵味来。
四是要注意读出诗词的押韵。律诗、绝句韵脚都有固定的位置,一般为偶句押韵,也有首句入韵的;词的押韵则按词牌,不同的词牌韵脚的位置和数目也往往不同。注意突出韵脚,能使朗读美妙和谐、朗朗上口。
注意了音准、节奏、长短、韵律,朗读诗词似乎就成了咏唱音乐。其实诗词和音乐关系密切,诗词作者在创作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注意到声音的组织,既用语言所包含的意义去影响读者的感情,又调动语言的声音去打动读者的心灵,使诗词产生音乐的效果。
建立在以上基础上,再借助工具书弄懂诗词每个字的意思,读出每个字的语境,把握整首诗的全貌,这样就算读清楚了,也就达到了第一重境界。但到达这个层次只是借助约定俗成的规律,停留在技巧表现层面。
第二重境界:读出画面,还原诗词的生活意蕴
古诗词重意象选择,这给人留下了许多想象空间,当学生将诗词读清楚后,可以采用再现画面的形式,穿透语言文字的扶疏枝叶,打碎想象的障碍坚冰,将文字还原成生活,从抽象的文字中读出美妙的画面,这样就可以看得见松间明月影,听得到石上清泉声,进而读出诗词的生活意蕴。
例如,《江雪》一诗,学生读清楚全诗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古人云‘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如果根据这首诗作画,你会怎样构思?”学生纷纷表达了创意十足的观点,如“我会画出连绵起伏的群山,山上积满了雪,连一只鸟的影子都没有。”“我要画一条河,河面上是白茫茫的积雪,一个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老渔翁坐在一只小船上钓鱼。”教师并没有止于此,而是继续追问,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画?”学生很快领悟了诗歌的情感内核:“这是一幅色彩单调的画,天地之间只剩下白色,比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那五彩缤纷、充满生机的世界,这幅画显得萧条冷清。”“这是一位孤独无奈的渔翁,他也许为生活所迫,这样的天气里还钓鱼。”“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这是一位执著的渔翁,明知可能钓不到鱼,还在江面上苦苦等待着。”“知人论诗”是古诗解读的重要路径,当学生已经隐隐体会到诗歌蕴含的奥妙以后,教师适时介绍了诗人柳宗元的人生遭遇,此时学生恍然大悟:“我知道了,诗人很有才华,也有很大抱负,但朝廷中没有一个人与自己志向相同,他感到孤独。”“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仍然坚守钓鱼,可见他有坚韧顽强的意志,他相信坚持一定会有结果。”“雪莱说‘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也许诗人此时也有这样的情怀。”
苏轼说“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实不仅仅是王维,古诗词大多含有美妙的画面,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教学古诗词,如能像上述这位教师一样,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还原蕴涵在文字背后的画面,结合背景读懂静止画面中传达的声音,就能读懂诗人,读懂诗歌的内涵,读出诗词的生活意蕴。
把静止的文字读活了,把抽象的文字读形象了,把表情达意的符号读透彻了,至此算是实现了诗词教学的第二重境界。古诗词虽然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但是作为经典能流传千古,其现实意义才是它最核心的价值,这就要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更进一步,追求教学的第三重境界。
第三重境界:读懂神韵,体悟诗词的生命意蕴
有人说诗可以兴观群怨,可以哭可以笑,可以跑可以跳。古典诗词教学的目的绝非培养几个诗人,而在于提升学生人文修养的同时,进行一点诗情的熏陶,也是为了提供一种消解人生挫折伤痛的健康渠道。一位教师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引导学生讨论“一首写夏天暴风雨的诗与你有什么关系”这个话题,一个学生眼眶里噙着泪花说:“我们的人生也会经历暴风雨,也會经历晴天。‘毕竟西湖六月中,在晴天里我们的生命可能是美好的,有碧绿的荷叶和粉红的荷花,十分美丽。当然也会经历许多不好的天气,‘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但在这些暴风雨里我们只要把所有不高兴的事情全部忘记,人生会更加美好,因为人生的‘黑云白雨以后就一定会‘水如天,敞亮一片。”当时在课堂里的所有学生和教师都为之动容,后来得知这个小姑娘的母亲在她上一年级时意外去世了,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诗歌、诗人,已经和这位学生产生了穿越千古的对话,产生了心灵的共鸣。
诗歌是情感的结晶,教师进入角色,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全部生命走进诗词,带领着学生与诗人的情感有效地同频共振,就能使学生对诗歌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上述片段中,在教师情感的唤醒下,学生似乎在与千年前的诗人对话,“一首写夏天暴风雨的诗与你有啥关系”,相似的生活遭遇使他们有了共同的语言,诗已经进入了学生的生命。这样地解一首诗,诗歌就有可能被赋予生命,与学生当下生命产生共鸣,实现其生命关怀。
综上,诗词教学要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并打破教室时空限制,沟通过去现在与未来,实现诗词教学的三重境界。
【参考文献】
[1] 龚红庆.简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真”[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02).
[2]曹旭.诗品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