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研究

2019-11-05王希晖刘俊丽陈相因

法制与社会 2019年30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

王希晖 刘俊丽 陈相因

关键词 新旧动能 国有企业 改革

作者简介:王希晖、刘俊丽、陈相因,鲁康投资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0.275

一、引言

“旧动能”是指基于需求侧的出口、投资、消费、大规模要素投入和GDP导向考核制度;“新动能”是基于供给侧的三大经济驱动力,即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旧动能主要通过要素投入、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新动能是以创新驱动、提高效率的方式拉动经济增长。当前我国实施的新旧动能转换制度,是指在经济贡献中逐步减少旧动能的比例,不断增加新动能的比例,通过“新动能为主,旧动能为辅”的模式发展新经济。国有企业普通存在的资源集中的情况也促使国企要作出改革,紧跟经济发展形势,寻求最优的发展策略。

2017年是国企改革全面推进并取得关键性突破的一年,广东、深圳、山西、山东等多个省市出台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地方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呈现出全面加速的态势,各省级国资委出资企业改制面已达95.8%。2018年和2019年,混改工作进程再提速,目标是通过混改促进国企完善公司治理、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活力动力。

二、改革历程

为了进一步提高国企经济效率,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国家不断通过改革来寻找国企的最优发展模式。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放权阶段(1978年至1984年)。

1979年7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法律文件,赋予国有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利,同时推进利税制度改革,實现对国有企企放权让利。此次放权改革极大的激发了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利润实现显著增长。

第二阶段:权利分离阶段(1985年至1992年)。

1984年中央把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明确为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并要求沿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逐步推进政企分开。此次改革改变了国有企业持续亏损的局面,财政收入增长显著。

第三阶段:现代化阶段(1993年至2002年)。

1993年,中央提出了“法人财产权”的概念,要求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并进一步要求国有企业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公司制改革、优化资本结构、国企战略性重组(抓大放小)等。

第四阶段:股份制阶段(2003年至2013年)。

2003年中央指出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并提出了推进改革的五大方向:一是加大股份制改革力度;二是推进股权分置改革;三是建立董事会;四是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五是继续实施政策性破产。

第五阶段:混改阶段(2013年至今)。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一轮国企改革,本轮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是以实现国企功能为导向的改革。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列入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国务院国资委也将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列入了2019年国企改革六大重点任务。

三、新旧动能转换改革对企业的意义

国企改革一直在进行,由于国家的绝对控制难以确立国企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又要求国有企业尽可能地吸引非公有制资本,减少政府对企业的直接控制。通过改革能够明显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资本生产率率低、资金占用比大、正向外部溢出效应低等现象一直未能有效改善,因此还需要开展更深层次改革。国企通过改革吸引非公有制资本参与,既能使非公有制资本分享改制企业收益,扩大民间投资收益空间,又能够重塑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改善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使得两者实现双赢,对国有企业进行深层次改革迫在眉睫。

四、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企业面临的挑战

随着非公有制资本的不断进入,尤其是在部分领域非公有制资本占据主导地位之后,企业的目标将发生变化,更加追求营利性,可能会忽视对社会目标的追求,这与国企改革的初衷不一致。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培育新动能将会对现有的利益格局形成冲击,不可避免遇到既得利益者和现有利益格局的阻碍。过去发展几十年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路径依赖、制度依赖,再要把它转换到一个新的路径、制度上,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并非易事。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改革本身面临的问题和障碍就会暴露出来,改革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将面临很大挑战。

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包括:意识形态落后、路径及制度依赖、既得利益者对改革的阻滞、顶层设计缺乏、国有股“一股独大”等问题,并且国有企业还承担着税收、就业等一系列社会责任,受到了相对应的约束。国有企业改革会使其生产经营目标和国有资本使命发生一些冲突,会产生使国有企业股份多元化改革与国家对国有企业实施必要管控的两难选择。

五、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国企改革建议

基于当前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考虑国企的特殊性质以及国企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结合国家对国企改革的要求和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国企如何深化改革谈几点建议:

(一)明确国企特殊角色和经营目标

国企的本质是企业,商业性质的国有企业需要与市场接轨,以盈利为目的,实现利润最大化,以公益为目的的国有企业除外。同时国企也是特殊企业,需要服务于国民经济,在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时完成国家规定的社会目标,有时还会成为政府调整干预经济、市场的工具。因此,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国企改革需要重塑国企在微观经济主体的地位,提高其生产经营效率,积极公平的参与市场竞争,成为行业“领导型”企业。国企不能固守老旧发展策略,要不断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经济、新技术。

另外,国家要对国有经济现阶段状况进行科学分析和定位,确定国企合理的存在空间。既需要考虑国有经济在一般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定位,又要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殊特征,分清国有经济存在的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否则,一旦定位不准,改革也可能出现问题。

(二)根据国有产权特性,实施产权多元化改革

国有企业的特殊性使得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理主体不够明确,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产权不明晰,职责不清晰,因此产生了激励不足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国有企业存在政企不分、产权非排他性、财政软约束、效率低负担重等问题,这也是历次改革想要解决但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引入非公有制资本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运用混合所有制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将国有全资企业转变为国有控股或者国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引入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将各种主体、手段和工具进行有效组合,使国企转变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企业,摆脱原有发展困扰,真正建立起高效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机制。

(三)转换政府职能,助力国企发展

国有企业的控制者是政府,国企发展好坏受制于政府的调控,政府一方面追求经济效益,希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利益实现最大化,另一方面还追求社会效益,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二者存在的矛盾难以调和,政府难以实现均衡。政府对国企的过多干预使得国企机制僵化,活力不高,成为国企不能真正转换成为独立市场主体的制度障碍。在新旧动能改革的实践中,改革的重点就是政府的职能转换和角色转变,要解决政府双重职能问题,将政府的经济职能剥离出去,保障其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职能。只有政府真正地转变职能,国企改革才能成功。

(四)培育企业创新力,提高人员素质

国有企业的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也是国企改革的亲历者和利益相关者。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新动能的实现依赖于企业主体的积极推进,需要企业员工的积极参与。因此,要积极培育企业家群体和优秀员工队伍,转换他们的发展观念,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领导者和员工,使他们成为推动制度创新、推进企业变革主力军,与外部强制性制度改革相结合,持续有效地推进国企改革实现真正突破。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只有提高人力资源的生产力,才能减弱对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依赖,从而带来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一方面,要注重科技体制改革、教育和人才体制改革,为人力资源的成长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让创新精神深入亿万民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创新的成果全社会分享。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供给,为创业、创新提供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企业和个人创业、创新搭建便利的服务平台。

(五)营造公平自由的竞争环境,健全法律保障

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实施创新驱动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環境。积极主动、开放包容的政策环境能给国企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公平竞争环境也能更大程度上调动国有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的法律制度能够保障创业者和创新者的合法权益,激励更多市场要素参与创新。有了公平自由的竞争环境、完善的法律保障,国有企业可以带动更多的创新平台搭建,使创新的思路得以实现,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要充分发挥市场对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加速创新链与企业链、资金链、产业链有机融合,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

六、结语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将国企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市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这种经济组织的市场属性。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要顺应生产力发展新要求,做好国有资本战略布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创新驱动,振兴实体经济,加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有序转换,逐步形成新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格局,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推进“科改示范行动”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