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8例复杂眼外伤小儿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9-11-05董晓韩晓冬杨敏姜旭光李燕龙

贵州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眼外伤玻璃体晶体

董晓 韩晓冬 杨敏 姜旭光 李燕龙

(西安爱尔古城眼科医院眼底病科,陕西 西安 712000)

眼外伤属于眼科常见疾病,复杂眼外伤患者常常合并发生角膜穿孔、玻璃体出血、外伤性白内障以及视网膜脱离等,属于眼科急重症,是目前小儿致盲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1]。玻璃体切除术在治疗复杂眼外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够有效改善复杂眼外伤患者的预后,有助于视觉功能的改善[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8例复杂眼外伤患儿进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治疗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因复杂眼外伤入院治疗患儿68例(68眼),其中男40例,女28例,受伤部位为左眼38例,右眼30例,患儿年龄4~9岁,平均年龄(6.48±1.79)岁,术前视力光感(LP)6眼,手动(HM)22眼,数指(FC)24眼,0.01~0.1为16眼。同时依据眼外伤的相关分类标准[3],68例复杂眼外伤患儿中开放性眼外伤40例,其中角膜穿孔合并外伤性白内障17眼,合并玻璃体积血和网膜裂孔12眼,合并眼后段异物6眼,合并眼球破裂5眼;闭合性眼外伤28例,眼球挫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21眼,合并晶体不完全脱位5眼,合并眼内炎2眼。本研究经本院医务科审核并通过后进行。纳入标准:均为单眼受伤;术前视力≤0.1;临床资料完整;经术前超声提示为玻璃体积血;患者受伤后至入院时间≤42 h。排除标准:非机械性眼外伤;脏器功能严重不全;不接受随访;中途退出;治疗依从性差;意识不清晰;患儿及家属不同意本研究。

1.2治疗方法 患儿均接受Ⅰ期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手术首先对患儿进行全身麻醉或使用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进行神经阻滞麻醉,依据患儿受伤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入路方式,包括前入路和后入路。前入路术式:清创缝合角膜或巩膜;透明角膜缘切口,侧切口灌注,前部玻切头切除混浊晶体及溢入前房玻璃体,分别于9:00、3:00位做板层巩膜瓣,穿刺悬吊线,固定人工晶体于接睫状沟并打结,缝合巩膜结膜切口。后入路术式:睫状体扁平部25G套管穿刺三切口:灌注口、玻切及光纤口。切除外伤性白内障,切除玻璃体及出血,电凝止血。对眼内异物患儿,取出异物,激光光凝视网膜裂孔周围;外伤性黄斑裂孔必要时玻璃体腔注气或观察;合并视网膜脱离患儿,玻璃体腔注气或硅油植入,光凝裂孔周围;眼内炎患儿,急诊行玻切后全身抗炎对症治疗。根据眼部病情植入或二次手术植入/悬吊人工晶体。所有患儿术中均取房水及玻璃体液细菌培养;术后对所有患儿均于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0.05 mL。对患儿进行1~13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84±1.78)个月。

1.3观察指标 根据Ryan疗效评价标准[4],对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价,治疗有效率=(功能痊愈+解剖痊愈)×100%/总病例数。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患者的视力水平,使用达到国际标准的视力表对患儿手术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进行测定。对患儿家长术前、术后1个月的的焦虑情况评价,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比较。记录随访期间患儿的并发症。

2 结 果

2.1疗效比较 25例患儿接受角膜清创缝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以及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其中视网膜光凝术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12例,Ⅰ期手术行视网膜光凝术,Ⅱ期手术行人工晶体植入术13例;17例患儿行角膜清创缝合、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合并前部玻璃体切除术,20例患儿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合并前部玻璃体切除术,6例患儿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悬吊合并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术后,功能治愈56例(82.35%),解剖治愈9例(13.24%),未治愈3例(4.41%),治疗有效率为95.59%。

2.2视力水平比较 患儿视力水平术前≤0.01为52例,0.01~0.1为16例;术后1个月0.01~0.1为10例,0.12~0.4为21例,>0.4为37例。术前患儿的视力水平与术后1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5.29%患儿视力≥0.12,其中有15例患儿由于救治及时视力恢复正常水平。

2.3手术安全性分析 术后随访发现,41例(60.29%)患儿出现角膜水肿,1例(1.47%)患儿发生眼压升高,均在给予对症治疗后康复。

2.4患儿家长焦虑情况比较 术前患儿家长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手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儿家长焦虑情况比较

注:与手术前相比,*P<0.05。

3 讨 论

小儿是复杂眼外伤的多发人群,病情常常较为严重,甚至有可能使患儿发生眼球萎缩、视力丧失等严重情况[5],因此应早进行诊断,并及时开展手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在临床中已经成为复杂眼外伤的首选方法,同时在针对复杂眼外伤患者的手术过程中,对于开放性眼外伤患者,通过前期的清创缝合有利于后续玻璃体切除术的进行[6]。研究发现,玻璃体切除术有助于对玻璃体内积血的清理,降低眼部炎症反应,减少感染的发生,并在针对视网膜嵌顿和牵拉的解除中起到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机械性损伤引起的复杂性眼外伤[7]。

本研究结果发现,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对复杂性眼外伤小儿的治疗有效率较高,达到95.59%,且治疗后,患儿的视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患儿家长的焦虑程度明显降低,提示通过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对复杂性眼外伤的治疗效果较好,与梁文章等[8]研究结果相似。宋建斌等[9]的研究发现,多种因素均与复杂眼外伤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预后不佳相关,包括眼内异物、手术时机以及术前视力等,当患者术前视力在0.03以上时,患者的视力水平往往得到较好的改善,而当患者眼内存在异物时,医师应于术前对异物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以便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防止对患者眼组织的损伤。此外,本研究发现,闭合性眼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往往高于开放性眼伤,这可能是由于当患者为闭合性眼伤时,手术过程中只需对玻璃体积血及炎症因子进行有效的清除,即可对视网膜脱离产生较好的防护作用[10]。

在使用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进行治疗时,应注意对并发症的预防,可通过电凝止血对手术过程中出血的血管进行处理[11]。手术过程中,应注意灌注头是否进入到玻璃体腔内,确认进入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手术操作[12]。本研究中,术后患儿出现了眼内炎症、角膜水肿以及眼压升高等并发症的发生,均在进行对症治疗后有所好转,提示使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手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眼外伤玻璃体晶体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陕西及其周边地区眼外伤流行病学分析
“辐射探测晶体”专题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不同手术时机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外伤患者的预后影响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第二十届全国眼外伤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亚太眼外伤会议通知
干扰PDGFR-α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影响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