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视角下滨水空间的长效性更新方法研究
——以德阳旌湖两岸为例
2019-11-05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马丽丽
文/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马丽丽
1 研究背景
基于经济发展由“量”向“质”的变化和结构深度调整的大背景,我国城镇发展逐渐将“人的城镇化”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同时契合城市经济形态由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变迁[2]。在此前提下,城市活力作为体现人本需求和城市良性发展的特征备受关注。城市活力涵盖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及空间等层面,国际上发展突出的城市往往表现为以上几个层面活力的极大耦合。由于长期的发展惯性,我国大量城市存在经济活力与空间活力的分离与矛盾。经济活力体现为城市的工业产业生产动力和活跃的跨区贸易;空间活力却体现在少量广场、景点甚至城中村中。经济活力的增长带来市民收入和消费活力的增长,但城市未提供相应的活力空间满足市民需求。即使部分城市产生空间活力提升愿望,也往往着眼于短期时效和表面形象,形成城中村拆除、商业街建设和沿街环境整治的浪潮,忽略了城市活力的内在规律和整体视角,更缺乏相应的长效管理机制。
德阳市隶属四川省,位于成都北部,是随着新中国建成而兴起的工业城市。经过长期建设,德阳由增量发展转向存量发展,由注重城市宏观经济建设转向兼顾城市活力和人本需求。本文以德阳旌湖两岸城市更新为例,通过对其特点、需求和资源的分析,进而寻找以活力为出发点的城市更新长效方法。
2 德阳旌湖两岸概况
2.1 城市结构变化的强大动力和建设方式更新的滞后性
德阳依旌湖而建,但其城市中心位于旌湖西侧的非临水区域,形成单活力核心的城市结构。近10余年,随着城市规模增大,城市建设用地逐渐沿旌湖向南北拓展,成为典型的临河带状城市。旌湖由此从景观要素变为城市核心结构性要素,承担更重要的功能。但其两岸建设方式却未进行相应转变,沿岸仍是“居住+公园绿地”的用地模式,公共性不足,形成漫长、单一的建筑界面;用地条块分割,复合度低,缺少承载多元活动的空间环境。旌湖两岸仅以绿化和景观带为主,亟需进行整体提升和转型。
2.2 “成德同城”的发展趋势和城市特色同质化的危险
成都最新版总体规划提出与德阳同城发展的概念,使德阳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由“广佛同城”“沪嘉同城”的先例可以预见,德阳极有可能在基础设施、建设品质、景观环境等方面得到加速发展。但德阳也存在与成都风貌特色同质化的危险。目前,德阳建设基础较好,已初步形成精巧宜居的中小城市风貌。旌湖两岸交通、滨水绿地等建设相对完善。滨水绿地面积较大,已形成较好的节点分布节奏。在新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出于与成都建设标准对接的考量,城市空间尺度逐渐增大,建设强度不断增加,这一趋势与成都的同城化进一步加剧,使德阳丧失原有风貌特色。
2.3 消费活力向空间活力的自发性转译
基于滨水开敞空间吸引人流量所产生的消费需求,局部商业业态自发转型,由一般社区型底商演变为以餐饮、酒吧、休闲娱乐为主的区域性、特色性业态,进一步带动周边滨水开敞空间的人气活力。但这种自发性转型难以系统性考虑,呈现散点形态,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
2.4 产权交易成本增加导致的存量开发困境
滨水地块基本为建成区域,其更新过程中的产权交易成本远大于增量用地。在增量建设时代,政府获得足够的增量空间收益,并利用这部分收益“反哺”旧城,推动旧城区的用地置换和功能升级[3]。而在单个开发地块自平衡机制下,开发商具有更强的住宅项目开发动力,其结果将加剧滨水界面的封闭性、单一性,降低了空间活力。政府、开发商及原有产权人目标的根本性差异导致博弈失利,难以推进特定用地向理想功能与建筑形态转化。
3 基于地方特点的存量潜力挖掘
目前,存量规划潜力用地评价指标的研究日渐丰富,其选取的指标数量多,涵盖面广,包括城市交通、规划耦合、建筑质量、开发强度、投资强度、产出关系等城市建设方面[4]。但不同城市的发展阶段和政策特性决定了指标间权重的绝对差异。
基于此,在对地方政策、规划管理要求、地方财政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虑,并与多个城市建设相关部门探讨的前提下,规划着重选定用地权属、建筑质量、土地利用效率、更新改造意愿等4方面的潜力评价指标。经过对现状的全面梳理,共挖掘无主空地3.33hm2;建筑质量及环境差的老旧区域22.81hm2;利用率较低的国有土地37.05hm2;已批未建但设计方案可优化用地18.33hm2,合计81.52hm2。其中,近期(3年内)有实施建设条件的用地共15块,面积约24.81hm2。同时将滨水绿地整体考虑,进行提升和局部更新。
4 消费活力视角下的长效性更新方法
国内外对城市活力的研究较丰富,并对如何实现人与场所的良性互动、增强市民公共生活活力等方面形成共识,包括增加功能复合性、街道多样性及可达性,塑造完善的步行系统、采用人性化空间尺度等[5]。本次规划在对已有理论理解基础上,结合德阳的城市结构、环境特点和发展阶段,从系统构建、节点设计、实施计划3个层面探讨城市更新方法。
4.1 活力要素融入的系统性构建
4.1.1 宏观城市结构的感知耦合
随着旌湖向核心性城市结构要素转变,德阳宏观城市结构的变化将带来市民活动习惯和感知习惯的变化。旌湖两岸不仅应完成硬件设施和空间的建设,更要符合市民心理预期和需求,纳入市民原有城市空间认知,导入原有核心活力区的人流量。因此,规划综合分析城市已建、在建区域活力节点,梳理城市感知地图。基于现状建设,城市感知路径集中在庐山路、泰山路、华山路、岷江路、长江路、凯江路等道路,以文庙广场及周边作为活力核心,以石刻公园、南公园、体育中心、北公园等作为次要活力节点。规划将旌湖两岸纳入感知地图,未来增强长江路轴线,并整合体育中心和潜力用地形成旌湖两岸的核心节点,联系文庙广场原有活力中心。加强现有滨水活力节点与水岸的联系,使其主要功能面向水面,改变认知方向,形成新的城市感知地图(见图1)。
4.1.2 活力要素的系统性融入
规划采用“以活动定功能,以量定形,以活力需求定系统结构”的方式,寻求活力要素的空间落位。
图1 德阳市新的城市感知地图
1)以活动定功能 在功能和主题策划方面充分考虑市民活动需求,实现“以活动定功能”。旌湖两岸现有活动主要包括市民散步、健身、观景、下棋等,与绿化景观功能契合,但缺少活动的丰富性及与商业、文化活动的复合性。根据德阳市民特有的蜀文化休闲习惯和高活力城市案例分析,旌湖两岸未来活动包括生活休闲(餐饮、棋牌、茶室、养生、观演等)、体育运动(慢跑、健身、球类运动等)、生态体验(观鸟、观景、赏花等)、文化娱乐(博物馆、美术馆等参观活动)4类。由此,规划将旌湖两岸分为三大主题段。北段为生态运动文化休闲区,以运动、文化、休闲为主题,凸显北部新城宜居生活气息;中段为老城历史文化体验区,结合德阳传统文化和独特气质,形成德阳历史文化体验核心区;南段为都市文教商业活力区,突出都市活力主题,结合周边商业和景观带内部商业,营造活泼热烈的气氛。
2)以量定形 在空间结构方面,区别于增量规划以形式美学和空间秩序生成空间结构的方式,旌湖两岸有限的潜力用地对理想结构的生成造成限制。规划采用“以量定形”原则,以节点区代替传统的“轴线—节点—区域”结构模式。节点区即公共职能建筑与开敞空间集聚、功能复合、城市活力集中体现的节点区域。与一般节点相比,节点区面积大,空间丰富,同时承载更多的活动类型。基于潜力用地分布、宏观城市结构、周边功能定位,规划沿旌湖设置三大节点区:①老城核心节点区 聚集体育中心、商业等公共设施,作为近期集中打造的核心吸引点;②旌南新城节点区 位于缺少公共中心的城市非核心片区,位置适中,有一定的潜力用地,设置为城市后发地段的核心;③高速路北侧节点区 位于城市的重要形象展示位置。
3)以活力需求定系统结构 以活力空间的人本需求为基础,分解各子系统:①活力吸引点 在设置节点区的基础上保证活力吸引点(景观、公共功能等节点)间距小于步行10~15min路程,增加体验的丰富感;②商业集聚度 利用潜力用地增加商业界面长度约1380m,结合现状商业提高商业集聚度;③慢行系统 完善步行和自行车道,设置自行车驿站、非永久性商业等服务设施,与公交站点联合设计景观节点和路径,增加步行的可达性、连续性和舒适性。
4.1.3 潜力用地的优先级划分
基于旌湖两岸原有建设的较长时间跨度,原有公共服务设施已无法完全满足市民需求。经综合分析,市民需求主要分2个层面:对教育、文化等基础性、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对商业、休闲、开敞空间等提升性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活力公共空间的构建也需同时满足使用者的基本行为需求和提升、拓展需求。
规划将机遇用地的功能选择分为3个优先等级:①优先布置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 如教育、医疗、文化等设施,综合考虑现状公共设施分布及合理的服务半径,确定新增设施的具体位置;②商业、办公、科研等功能 结合活力公共空间特点,商业应与现有相关功能集聚发展,办公、科研建筑可作为丰富滨水功能和建筑形象,修补天际轮廓线的手段;③居住功能 规划仅布置少量居住功能进行整体平衡,在综合考虑地块位置、规模等要素基础上,若不适宜布置前两类用地,方可布置居住功能。
根据以上原则,结合对现状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和位置分析,利用机遇用地共新增幼儿园2处,扩建幼儿园1处,新增博物馆1处,新增商业用地6处,新增居住用地2处。
4.1.4 支撑系统解决现状问题
基于零散、庞杂的现状问题,从系统视角综合分析,寻找解决方法。如停车位紧张,规划将现状问题置于整体交通系统,发现车位紧张与功能布局、地块开口方向、交叉口不畅与绕行等相关联,提出以改造不规则交叉口、局部增加城市支路、远期增加立交等方式提高交叉口畅通性;调整部分用地出入口方向,减少滨河路交通压力;设置与景观结合的分散式地面停车场,解决现状问题。此外,针对现状植被种植杂乱、广告牌匾不协调等问题,规划也以系统视角进行分析和优化。
4.2 基于活力视角的节点区设计
各节点区可理解为核心存量空间的改造升级区域,是旌湖两岸的重要触媒点。基于总体空间结构和潜力用地功能,节点区采用多专业、多手段、人性化的处理方式,从中观和微观尺度落实活力要素,并以老城核心节点区为例进行设计分析。
1)寻找适宜的启动触媒 以体育中心广场改造作为启动节点,将体育中心与滨水绿地一体化考虑,增加亲水平台、极限运动场、滨水休闲运动场等功能;在体育中心前的水面设置灯光秀,形成水幕投影表演;利用周边滨河公共建筑外立面进行LED灯光表演,配合桥梁亮化和水岸线照明提升,形成多层次的灯光演艺,聚集人气,建设活力触媒(见图2)。
图2 体育中心景观改造效果
2)利用旧有建筑进行公共改造 德阳日报印刷厂于1988年成立,承载了德阳城市记忆(德阳于1983年设市),但其滨水位置不再适合作为厂房生产功能。通过改造,将印刷厂定位为文化创意社区,保留南侧主体建筑及厂房;在北侧和东侧局部新建建筑,三方向建筑围合;在西侧设置景观平台,作为观赏水上灯光秀的场地,形成新的活力场所(见图3)。
图3 德阳日报印刷厂
3)利用潜力用地并植入活力功能 了解文化管理部门的发展愿景,利用体育中心西侧和西北侧的潜力用地,植入博物馆和图书馆功能。由于潜力用地面积小,周边建设情况复杂,采取修建性详细规划,细致考虑空间布局和建筑形式,避免对周边现状住宅建筑造成负面影响。
4)整体考虑景观提升 重点考虑植被种植优化,统一设计标识系统,增加游客服务设施、运动健身场地和公共卫生间,通过慢行系统将景观节点和功能节点充分连接,增强节点区整体性。
4.3 面向实施的近远期协同长效机制
4.3.1 明确基于长远目标的总体控制原则
目前潜力用地面积较小,只占总体面积的8%,随着城市建设情况的不断变化,未来将有更多的存量用地进入改造和再建设阶段。因此,为避免着眼于单个地块而忽略整体和长远视角,规划通过对用地布局和空间形态的远期理想化控制原则,建立近远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1)空间形态 远期整体优化滨水天际轮廓线,形成“前低后高,地标穿插”的高度布局,打造天际轮廓线的起伏变化和平滑过渡。地标性高层建筑演艺中心东侧和彩虹桥两侧控制在120~150m,北部区域应着重改善高层建筑密布的“街墙”式天际线(见图4)。
2)用地模式 远期最大化提升滨水界面的公共性和开放性,增加滨水公共用地比例。改变现状已有水域、滨水绿带、滨水机动车道、滨水地块“条状并置,缺乏联系”的用地模式。增加功能和路径的横向联系,以水体为核心,打造将活力与功能向两岸街区内部延展的“鱼骨状”空间模式,使旌湖两岸真正成为德阳市的核心发展轴线,辐射周边,提升区域性活力与形象。
图4 总体空间控制
3)系统完善 随着旌湖两岸功能的不断完善和人气聚集,未来应加强引导商业业态类型,增加休闲娱乐业态,适当减少社区服务业态。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根据市民需求进行多样化设置,公益与市场化并重,统一性与个性化相结合,并结合景观绿地采用灵活、易拆卸、可重组的新建筑形态布置服务设施。突出中小城市慢生活节奏和四川特有休闲氛围的空间和景观特点,全面体现德阳的文化内涵。提升夜景照明系统,补足基础照明,突出主题照明,完善功能照明,采用绿色照明(见图5)。
图5 色光与亮度分析
4.3.2 近远期相结合的弹性开发措施
1)近期解决市民迫切需求 近期建设项目的判断标准不应仅考虑基于产权的易开发,更应以解决市民近期迫切需求为依据。规划通过梳理,近期以老城核心节点区为建设重点,先期改造体育中心前广场和现状德阳日报印刷厂,为市民提供核心公共活力空间。同步进行其他13个地块的更新,其功能以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为主,优化和丰富滨水服务体系。环境整治类更新与建筑拆除类更新同步考虑,相互协调,杜绝“一层皮”式的风貌提升方式。
2)远期留有弹性余地 现状房地产市场的高容积率住宅开发冲动与基于长远目标的总体控制原则不符。因此,规划将滨水有更新需求但近期难以按最优方式开发的地块进行中远期弹性预留,包括滨水棚户区、老旧产业等。建议以老区与新区成本平衡、寻求多元主体合作等方式解决拆迁问题,实现理想的用地功能。随着开发步伐放缓,可防止被市场和资本裹挟而产生不可逆的建设遗憾。
4.3.3 项目包梳理细化分步实施
结合节点区分布和系统提升措施进行深化梳理,形成“节点区项目包-节点项目包-详细专业接口”的实施框架。
1)针对每个节点区,形成综合项目包,将节点区作为有机整体考虑各子项目的联系和协调。
2)细化每个节点区的子项目,包括地块更新和景观节点提升。
3)对每个子项目考虑详细的专业接口,明确建筑、景观、交通、照明等专业的衔接和职责。
规划共梳理节点区项目包3个,节点项目包20个,详细专业接口34个,远期弹性建设区域仅区分地块范围,为后续建设提供依据。
5 结语
伴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是新时期发展模式、发展主体和发展逻辑的变化。存量规划阶段既能体现增量土地和存量土地此消彼长的客观现实,又是对前期“暴风骤雨式”粗放建设的城镇化阶段进行修复和优化,切实满足市民需求,寻求城市长久价值。而存量用地将面临地块的小型化、分散化、类型叠加及成本的提高,规划更需从结构性、系统化、长效性视角予以引导和整合。本文以活力视角对滨水空间更新进行长效性方法的研究,以期在未来城市建设实践中不断积累完善,为落实人本精神的城镇化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