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创新研究
2019-11-04温晓荣
摘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特点不适应日益发展的网络环境,导致传播效果低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超越了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要创新传播过程管理、创新传播内容、创新传播者的思维观念等。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网络传播; 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以培养和训练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以思想的、政治的、道德的内容为核心的网络信息的流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是一个特殊的教育传播活动,承担着特殊的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努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优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的特点和缺陷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传播过程,在以往的实践中常常表现为一种自上而下将思想信息传递给受众的单向灌输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居高临下,信息是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单向流动,带有浓重的强制性。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是高度集中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受教育者的情况越来越复杂,这种教育形式对各种思想行为的认识达不到全面、深刻、精确的程度,往往导致传播效果低下。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传播者一般都是专业性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组织机构,传播者具有对信息资源的垄断优势,他们对信息掌握着控制权,通过他们各自所拥有的物质媒介向外部发布信息,同时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一般采用集中型的传播方式,虽然信息能传达到一定的范围,但都会因传播媒介的原因产生限制。受众在接受到传递的信息之后,只能和周围有限的人进行讨论和交流,很难找到更多与自己有相同或不同意见的人进行交流,也很难把自己的认识和意见传递到更广泛的领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大多数是单向传播,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反馈机制迟缓,普通受众即使想表达见解也往往难以实现,依靠简单的人际传播显然无法使自己的见解产生多大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1.网络环境复杂。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的传统传播方式发展得比较完善。传统媒体有强大的采访、编辑、审核能力,他们有信息来源也控制着信息的传播。对于传统传播方式而言,传播者获得传播资格是严格控制的,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胜任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则不同。网络用户在虚拟社会中形成了虚拟的人类社会。这样逼真的社会交往活动有可能使人们尤其是青少年陷入网络中难以自拔,也给一些不良分子以可乘之机,所以,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需要更加谨慎。
2.分辨网民心理需求困难。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可以说是说服别人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他人有敌意的人听从劝服的可能性较小; 冷漠不合群的人听从劝服的可能性较小; 缺乏想象力,冷淡的人听从劝服的可能性较小; 自卑感情重的人容易听从他人意见; 性格外向的人比性格内向的人容易听从他人意见; 想象力丰富的,对事物敏感的人容易听从他人意见。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中,整个空间是虚拟的。“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个体是隐蔽的、虚拟的、数字的,人被符号代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现为符号和符号之间的互动。这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活动如果不能研究和分析网络用户的个性及心理,也就不可能针对不同的心理需求进行因材施教,发布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3.外来文化冲突。很多青少年网民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思想活跃,充满好奇,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可塑性强。但是,“在开放的超越国界的网络世界里,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会受到各种各样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和冲击。”网络的自由性使得西方发达国家将西方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带入网络并且传播开来。网络空间难以管制极易导致思想、价值观念的混乱。青年对于这些新鲜的外来文化从无意识模仿到内在的理性追求,无法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解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精神支柱,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激励导向作用减弱,甚至倒向歧途。面对这样的网络上的思想侵蚀,我们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对我们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4.信息的泛滥、失真、无归责。如何剔除不良信息,维护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导向,成为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管理面临的一大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中,需要学习的个体一般首先要过滤不需要的信息,剔除众多的垃圾信息,否则与个体无关的信息过多,不仅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上的阅读障碍,还会使作为教育对象的个体无法有效地判断和选择对自身发展和健康成长有利的信息。信息的自由化和价值度的失衡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形成冲击。
三、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创新
1.管理创新。加强思政教育网络传播过程管理体系和机制的建立,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網络传播过程的管理规程。保障网络传播过程的有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管理规程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和行为准则,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这一特定领域中比较稳定和正式的组织体制与规范体系,是过程管理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一方面把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管理部门建设纳入组织整体发展规划,遵循“统一规划、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目标考核”的原则,建立从过程管理领导体制、直接责任人、建设目标、工作考核,到人员、资金、设备等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管理机构建设的外部保障体系。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管理内部要建立健全各类相应的管理制度,建立涵盖整个队伍建设、信息管理、日常运作等方面的制度,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管理的内在制度体系。明确管理负责人及采编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及舆情监控人员等的任职条件、岗位职责,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管理工作的管理责任和工作要求。
2.传播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传播给受众的有效信息,它是连接传播者与受众的信息纽带,是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的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内容,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而确定的。在实践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现实国情出发,坚持分层次,讲求针对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保持真理性、真实性、先进性来确定具体的教育内容,使信息内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趣味性的特点,这是传播过程正常开展并取得成效的基本保证。由于网络受眾群体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要做好调查工作,了解受众的需要、构成、心理、行为等特点,必须考虑到受众不同层次的认知水平,有意识地区别对待,争取受众对传播内容的认同和理解。确保受众接收到正确的有利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有价值的信息,使受众不至于在过量异质的信息干扰下失去思维的尺度和人生的方向。注重受教育者的选择性心理和个体差异,确保教育信息能够进入到受教育者的注意范围、理解范围和记忆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得以顺利完成,真正地深入人心,真正地取得成效。
3.传播者的思维观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者作为传播的源头,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树立正确的网络观以便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传播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者只有在正确的网络观的指导下,投身网络实践,融入传播过程,真正使网络成为自身生存的工作方式,深入体验网络对社会、对个体、对人的精神、心理的影响,才能理解受众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 传播者应该熟练掌握相应的网络技术,通过不同的网络传播方式对不同的受众进行传播实践。例如在网络人际传播中,能够利用电子邮件、聊天工具和受众点对点的交流,及时获取反馈意见;在网络组织传播中,利用BBS发布信息,扩大受众覆盖面,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在网络大众传播中,利用建立正规运营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集中搜集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实践的信息,丰富受众的选择空间。
4.优化和改造网络传播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外部环境,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积极创设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形成文明高尚、自律负责的良好网风。首先,对网络传播媒介的职能进行划分,提高思政教育传媒的影响力与渗透力。对传媒种类进行划分,建立思政教育的网络传媒 ;对传播时段进行划分,限制影响青少年不良信息的传播。其次,加强网络环境的净化,建立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在净化网络环境的时候,为防止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无归责性”通过研发技术软件的方式,堵截不良信息的传播;铸就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公信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正效果,维护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价值度。通过举行网络文明教育的方式,增强受众群体的网上道德;通过网络执法与监督的加强,对受众群体的行为进行规范等通过创设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氛围,激发网络文化情感和网络传播的责任意识,提供特殊的环境条件。
作者简介:
温晓荣(1977--),女,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培训学院干部,中教一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社会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