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导学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19-11-04张玥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导学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张玥

【摘 要】导学案是以新课标为指导的,将素质教育作为主要目标而编写的,由教师集体研究制定的一种教学方法。导学案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评价作用。然而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数学素养形成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不能以固定的导学案模板作为教学与评价的标准。在课堂上导学案利用不当可能会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降低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导学案的组成方式为蓝本,合理设计导学案,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导学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253-01

1   把握课堂 以合作教学组织课堂讨论

在利用导学案教学时,一般会采取以教学模式作为标准的教育,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学生也会形成相对应的数学学习模式,僵化的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并不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同时也会使得数学课堂呈现教师“一言堂”现象,课堂活力不足,教学质量下降。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架构,同时避免因导学案教学而养成的机械学习习惯;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也能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绝佳场所,也是教师观测受教育者学习状态和学习进度的重要时间段。小学阶段的课堂时间普遍为40分钟,所以要确保每一次的讨论都是推动教学发展的。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熟练把握时间和次数。如在小学二年级下册的“图形运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出对称的图形,然后让学生积极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对称的图形,从而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图形”上,加强学生的联想思维,帮助他们更好的运用图形概念。

2   合理提问 活跃课堂氛围

提問是发挥导学案导学功能的重要载体。在实践中,问题导向式教学也越来越被教师所重视。教师在导学案中合理设计问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由于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不高,其理解能力、逻辑能力都处在塑造阶段,而大部分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较强,其本身也比较抽象,不便于小学生理解。如果教师一向以固定的导学案教学,可能会使得学生失去数学学习兴趣,同时对活跃课堂氛围也有不利影响。提问教育以学生为主导,以问题作为导入,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行主动思考,从而锻炼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问题的设计,教师要充分研读教材,从学生的角度在导学案中设置合理的教学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要注意问题设置的合理性,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导学案教学目标,要贴切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和思考。如在《认识立体图形》一课中,可以利用身边常见的黑板、桌椅、足球、粉笔等,让学生通过触摸、观察的方式深入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和圆柱体的区别。这样不仅生动形象的传授了数学知识,还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引发学生对其他新事物的思考。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圆柱体与正方形的区别是什么?”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切实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发挥课堂评价作用

导学案最后阶段,也是体现教师的作用阶段——即教师评价,我国的评价手段一向以期中、期末等考试作为基本评价手段。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即时评价有助于教师合理发挥引导者、监督者的作用,也有助于更好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学成绩。

教师可以根据导学案的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在讨论完毕后直接在课堂进行评价。教师要给予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对发言学生以及整体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要总结每次讨论的结果和意义,为下一次的讨论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教师也可以在学生讨论过后带领学生总结讨论的经验和方法,让以后的讨论具有更好的效果。如在除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完讨论学习之后就要积极对学习的知识点和重难点以及在除法的计算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掌握这部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导学案教学素材,以教学目标创设情境联系等提高导学案教学的质量,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导学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