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学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19-11-04马凤云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马凤云

【摘 要】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小学生对抽象的事物理解起来比较吃力。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具的运用,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在操作中思考,从而在探索中获取真知。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具;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243-01

动手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学具的运用在数学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这个观点来谈谈在这方面的看法。

1   借助学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小,精力集中的时间短并且好动。根据这些特点选择合适的学具,让他们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圆柱圆锥的整理复习》这节课时,教师给每一小组准备了一小段圆柱形木块,让学生根据这一单元所学的内容,展开想象的翅膀,看能提出哪些有创意的问题。学生一听,看着木块议论纷纷,很快有十几个同学举起了手。“老师,我来说。”“老师,我也想说。”学生一会儿就总结出了“刷”木块求面积,刷木块侧面,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刷整个木块,就是求圆柱的表面积。“切”木块求增加的面积,横切也就是与底面平行切求增加的面积,纵切也就是沿底面直径切求增加的面积,“削”木块,求最大圆锥的体积等问题。通过这一段小小的圆柱形木块,学生就把这一单元凌乱的知识连成了线,织成了网,找到了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取得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2 借助学具,能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让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迎刃而解

小学生正是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太过抽象,难以理解,致使他们对数学知识不感兴趣,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学起来轻松自如,便于理解。如在教学《圆面积》这节课时,考虑到圆本身就和前面学习的平面图形相差甚远,学生看到它更是感到手足无措,无处插手。教师就给学生准备好学具,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把圆转化成以前学习过的图形,学生通过切一切,拼一拼等方法把圆转化成原来所学的图形。有的小组把圆平均分成了4份,有的把圆平均分成了8份,有的小组拼成了近似的三角形,有的小组拼成了近似的梯形,大多数小组拼成了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发现把圆平均分得份数越多,所拼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无形中还为下学期学习圆柱的体积打下扎实的基础,更主要的是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借助学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独木不成林,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与他人的合作。而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唯我独尊,是说一不二的“小皇帝”。学校这个大家庭正是培养他们合作意识的大环境,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利用操作学具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节课上,在测量圆的周长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滚动法,一种是绕线法。滚动法一人也可以操作,而绕线法则需要两人互相配合才不至于出现太大的误差。其实在很多的操作过程中,都需要学生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创造机会来培养他们相互合作的精神。

4   借助学具,有助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有些问题光凭老师的讲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身边可利用的学具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在学习《分数乘分数》时,学生对于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很难理解,教师就让学生拿出一张纸,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算一算等方法从而解决了这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总之,在数學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借助学具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学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