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微课的整合实践分析

2019-11-04黄佳明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年级微课教学策略

黄佳明

【摘 要】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方式被引入到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无疑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利于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高效数学课堂,改善以往教学模式下存留的教学问题。本文主要以部编版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为例,探讨微课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运用策略。

【關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微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202-01

微课教学实际上就是依托于教学视频这一基本载体,围绕着具体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知识或者某一教学环节来展开的教学过程。因此,要求教师能够在上课之前就制定好相应的教学课件,或者制作辅助课堂教学的教学视频。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不少的抽象性内容,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阻碍,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微课教学来帮助学生突破困难,提高学习效率。

1   微课与小学数学整合的意义

当前已经有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将微课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而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之间的整合,可以发挥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其意义可以体现在:首先,微课的引入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局面,让新时期的数学课堂更加鲜活生动。微课是新课改倡导的新型教学方式,其与小学数学教学之间的融合运用是当下教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微课教学中,教师一般通过动态教学视频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1]。其次,微课的运用可以改善师生间缺乏交流的问题,教师能够在微课教学过程中获得学生自主学习的反馈,并且帮助学生克服教学重难点知识的学习困难,有利于强化教师的教学指导功能,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引入微课教学之后,对其进行充分利用,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2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与微课的整合运用策略

2.1  利用微课件演示功能优化数学教学展示效果

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微课件的演示功能来优化当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展示效果。尤其是一些几何类的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利用微课来展开教学,可以将抽象的内容转化成为具有一定直观性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高年级数学内容的理解能力,甚至锻炼学生的空间几何想象能力。如在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本节课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规律,则可利用微课视频来展示立体图形转变成为平面图形的过程。以正方体这一立体图形为例,教师可利用教学视频将正方体沿着棱剪开并平铺成平面图形的这一具体过程生动又形象地展示出来。这一展示可以让学生更清晰直观地了解到立体图形表面积与平面图形面积之间存在的关系,帮助学生利用这一关系来推导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有利于学生掌握这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2.2  利用微课细化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切入点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件来细化具体教学内容的切入点,以优化当下的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提高相应的教学质量。如在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着“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其圆心角大小存在关系”这一重要知识点来制定微课件,然后以其为切入点展开有效的教学,即教师可利用微课件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同一圆中的圆心角变化情况,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究其中蕴含的知识,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总结出“圆心角越大,则扇形会越大,如果相反,那么扇形会越小”这一结论。在这一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的增强。

2.3  利用微课增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加强自身对知识的巩固效果至关重要,可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很好的数学学习基础。尤其是高年级学生面临着小升初的学习压力,对数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学习环节。因此,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复习与巩固指导,尤其是要注意调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可利用微课来指引学生自主复习和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

总之,在当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微课教学是比较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注重充分利用微课教学法来优化数学课的教学过程,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高年级微课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