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留守学生现状的研究及应对策略探讨
2019-11-04舒卫利王春蓉
舒卫利 王春蓉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留守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学生难管难教育的问题越來越明显,下面我就近几年来我校班主任在农村留守学生工作中的努力和经验,展开对留守学生现状以及应对策略进行总结,和大家共谈。
关键词 外出务工;留守学生;父母;将康成长;策略
中图分类号:A,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137-01
纵观我校56个班级,学生人数2700多人。每个班级中近40%的学生,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让孩子在学校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整天风光无限的日子,但是家长很难相信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叫老师头疼,在家让监护人心寒,他们调皮捣蛋、纪律散漫、目无法纪,令人叹息不止,这就是学校和家长所关心的留守学生。留守学生问题在我校这样一个农村学校表现得尤为突出,结合近几年来的跟踪调查和研究,下面我就这一问题和各位同仁进行深入探讨,把我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现今留守学生面临的现状
在为期12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中,我对公办初高中学校跟踪调查显示留守学生在高中占到学生总数40%左右,小学和初中稍微低一点,各个学校占到18%~25%不等,虽然这个比例有所差别,但是留守学生却面对同样的现状:
(一)心理存在严重缺陷
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无人监护,使留守学生无法和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和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和社会出现了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性格方面
不少留守学生内向、自闭,逆反心理较重。据老师反映,由于孩子的人际交流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训,造成人际交流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因而很难和别人沟通。小学和初中是留守学生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监护人尤其是爷爷奶奶通常溺爱他们,造成了他们的任性;另一方面,和老人一起生活的孩子在反应力、思想行为方面相对其他孩子要缓慢一些,这也造成了日后和他人交流产生障碍。
(三)学习方面,留守学生的学习两极态度分化现象严重
据学校老师反映,学习不认真的往往是留守学生,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长的监督力度不够,他们的学习就无人过问,最终很容易形成双差生和问题学生。
二、从调查问卷中听听留守学生的心声
下面是多年的跟踪调查问卷,我将部分问题调查结果列举表格如下,数据取平均值:
从留守学生调查问卷中不难看出,关注留守学生,给他们创设一个温馨的家园,让学生身心更好的成长,不只是学生的心愿,而是学校和家长必须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否则将会对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
三、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的对策性思考
(一)完善家庭教育,加强父母与子女交流与沟通
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外出务工的父母及留守学生的代理监护人员,应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外出务工的父母也应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和沟通,尽可能做到多关心孩子。还要加强与代理监护人、学校的联系。尽量经常回家或打电话与孩子沟通、交流感情,和学校沟通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条件允许,让孩子跟随自己打工读书生活,与孩子一起生活,这种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
(二)学校教育要重视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为学生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关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生理、心理问题。注重留守学生的道德情操,心理教育,开展留守学生帮扶活动,弥补亲情缺失。通过宣传使学生家长转变观念,改变那种“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实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的错误观念,充分重视孩子人格的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