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教好小学三年级数学
2019-11-04郑婷
郑婷
摘 要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下,数学教师应该改变陈旧的小学数学教育模式,改变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數学教育当中引入新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课堂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此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同时,我们应当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教学道具,开放小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不仅让小学生学会数学,还要让他们会学数学。但是,目前小学普遍存在教学道具不足、教师资源匮乏、教学环境艰苦等不利因素。这种不利因素在偏远农村和贫困山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加上小学生学前接受的教育参差不齐,对数字的理解千差万别,这就使得小学数学教育更加困难。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生兴趣;教学道具;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069-01
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是集数据处理、数据观测、数据推理、数据演算于一体的一门学科。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学习当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是小学生以后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小学数学学习的内容、思维、方法是我们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当运用以下方法做好小学数学的教学。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小学有效教育关键的一部分。想要激发学生兴趣,我认为:(1)应当巧妙设计课前标语,轻松引入本节课堂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难点、教学重点,设计一段贴近生活、引人思考的导入语引出新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设计比赛情节,营造紧张、愉快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参与。抓住小学生爱表现、喜欢受人夸奖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应当进行适当地引导,加上一定的信心鼓励,让学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如在进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当中,我认为可以这样设计: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拿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道具,例如魔方、文具盒、课本、骰子等,都是日常所见的道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紧接着让学生辨认这些物体的形状,哪些是正方形的,哪些是长方形的,引出本节课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辨别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什么特点,以及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次,可以让学生联想生活当中还有什么东西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并进行讨论。最后以比赛的形式让同学们踊跃发言,师生一起进行讨论。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传统数学教育当中,因为数学是各个学科考试当中都要考察的项目,加上社会、学校和部分家长的影响,使得小学数学教学不敢随意改变教学方式,不敢创新教育形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有很多教师仍然按照传统课本教学的方式,在进行教育。小学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也是一门与生活紧密接触的学科,因此在数学教学的时候,必须要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多拿生活中的故事作为教育素材。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章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肯定不理解分数是什么意思,也不理解为什么要用分数。这就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个西瓜,让班里的同学进行分配。“同学们,你们刚才吃了多少西瓜呢?”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分数就是当整数无法对某一事物就行描述的时候,为了更准确地去表达,故而引出了分数。人多瓜少,不能一人一个,为了平均分配,就需要用分数,这样小学生就能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了,也可以理解分数的适用场合。
三、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小学数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儿童“街头数学”的延伸,就是对小学生在玩闹当中产生数学的解释。三年级数学并不是一门纯理论性质的科学,它是最为贴近生活的一门学科,教学不仅要从现实生活情境出发,更要培养三年级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习题(1):一个小飞机共有5个翅膀每个翅膀上可以坐3人,5个翅膀坐满后,一共有多少人?这一习题就十分接近现实生活,让三年级学生解决现实遇到的问题。这一习题有多种解答方案,第一就是让三年级学生用眼睛观察,动手去数数字,因为,总体数字不大,学生可以数得过来,既锻炼了观察动手能力同时也解决了问题;第二可以让学生通过以前的知识去解答这个问题,很显然通过一个简单的加法就可以知道答案,同时,也让三年级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复习;第三就是要用到本节课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当同样大小的数字重复出现的时候就可以运用乘法去解决,乘法相比较加法更加简练,效率更高。在这样的学习当中,三年级学生就会根据身边发生的相似问题,进行乘法计算,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锻炼了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三年级数学在整个小学数学阶段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对于以后数学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教学的创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邓婷婷.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障碍学生应用题关键词 识别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2]郎媛.对促进小学低中年级数学教学学习方式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