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对于丰富中学生语文修养的功用
2019-11-04陈志强
陈志强
【摘要】古诗文阅读是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文化修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将结合中学语文文本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自主的古诗文阅读、朗诵和鉴赏活动,丰富学生语文修养,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
【关键词】古诗文阅读;语文修养;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古诗文阅读现状
中国古诗文仿佛巍巍昆仑,巍峨壮丽,神奇高大,蕴藏着无尽的宝藏,是我们走向现代化所依凭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超越时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和智慧的结晶。
复杂而艰辛的历史,曲折又坎坷的岁月,是血泪,屈辱;是抵抗,斗争;是自豪,骄傲;是悲哀,伤痛;是仇恨,是愤怒,全都融成了一首首诗歌,一篇篇妙文,表现着生命的深刻,社会的本色,在中国文学史上谱写了一段段华彩的文章,筑起了一座座雄伟的“万里长城”,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成就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俗、心态、文艺等整个文化范畴。然而,在一段并不算短的岁月里,中国传统文化备受冷落甚至否定,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在由封闭到开放的剧烈变动中所引起的文化失序和道德混乱,使人们渴望重新认识和评估传统文化的价值,力图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当今乃至未来社会生活中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不可抗拒的社会潮流。但是,当代中学生对古诗文相当疏远,对云蒸霞蔚的古代智慧和思想的了解极其浅薄。接触古诗文的范围仅限于中学语文课本,数量有限,这对于丰富中学生的语文修养极为不利。
二、“语文修养”内涵
“语文修养”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智育修养
语文是一个以语言为核心的多元体系,语文知识也是一个以语言为核心的多元知识体系。2002年5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语文知识的内容主要包括:词语的积累和掌握、语境和语义、结构复杂的句子,句子之间的关系和句子的变化、语言的规范和锤炼、文章的整体和局部、文章的情和理、行文和修改,以及文言文鉴赏知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固定格式等等。
(二)美育修养
中学语文的美育目的是培养“健康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1.审美观是人们对美和审美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在审美领域的具体体现,审美观制约、指导着人们的审美把握和审美体验。
2.审美感受能力是指对美的事物的感知能力。
3.审美鉴赏能力是指对美的事物的分辨识别和整体领悟评价的能力。主要指:一是对美丑的分辨能力,对美的事物的性质、类型、程度的识别能力。二是对美的事物整体领悟评价的能力。
4.审美创造能力。
(三)德育修养
《大纲》规定中学语文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古诗文阅读的功用
语文阅读是一种语言实践的复杂过程,它是通过视觉器官将文字符号反映到大脑而引起的一种心理活动,文字符号是一种外部语言,阅读要获得意义,就必须将其变为内部语言并内化吸收,它既是一种理性的思维过程,又是一个充满个性体验的情感过程。
概括地讲,阅读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学生从阅读中吸取知识,充实知识,积累知识。(2)学生通过阅读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增强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3)学生通过阅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学习语言表达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古诗文阅读是丰富中学生语文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积极的意义。
唐代诗歌是千花齐放的花园,万珠咸集的宝库,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且不说那些遗珠或遗葩,仅《全唐诗》所收录的诗作,就将近五万首,作者多达两千余人,作品最多的,是李白、杜甫、王昌龄、李贺、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巨匠大师;《蜀道难》《将进酒》《望庐山瀑布》《春望》《登高》《出塞》《雁门太守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山行》《无题》等等,都是千古名篇,风格迥异,气韵生动,情感激越,如《宋书·谢灵运传论》所说:“绝唱高踪,久无嗣响。”西鄙人《哥舒歌》便是其中之一:“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但是,古诗文阅读绝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唐诗,再如宋词、诸子百家、《古文观止》《史记》《资治通鉴》《文心雕龙》《红楼梦》《水浒传》等等,都是非常优秀的阅读文本。
词至于宋始臻于极盛,达到顶峰,与唐诗媲美,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宋词调式繁多,题材广大,艺术境界高妙,最为著名的词人有晏殊、柳永、晏几道、苏轼、周邦彦、辛弃疾、姜虁、吴文英、李清照、李煜等,其作耀若日月,神韵飞流,言近旨远,词浅意深,真可谓“夕阳芳草寻常物,解颐都作绝妙词”。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先秦诸子分为儒、道、法、阴阳、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主要代表作有:《论语》《孟子》《荀子》(儒家);《老子》《庄子》(道家);《墨子》《韩非子》,等等。儒家的思想集中表现在《论语》中,主张行仁政而王天下,“民为政”,反对暴政,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等级制度。在文学上的特色主要是言约义丰,精练含蓄,例如“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道以德,齐之以礼”。这些语句言简意赅,富有哲理,发人深省。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返璞归真,有无相生,天人合一。宋人叶适说:“自周之书出(指《庄子》),世之悦而好者有四焉:好文者资其辞,求道者意其妙,泊俗者遣其累,好邪者济其欲。”
四、指导学生古诗文阅读方法
中学生的阅读面比较狭窄,目光总是集中在语文课本和现当代文学作品上面,这将导致文学思想成长中的断层,也极不利于语文修养的提高。“古为今用”是我们学习的原则,缺少继承就没有创新,应该要求学生加大古诗文阅读的力度,在历史中认识社会,在阅读中了解世情,在吟诵中感受悲喜,在文字中体味辛酸。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古诗文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指定必读书目,构建中学生的语文修养大厦,做好读书笔记,诵读千古名篇,认真分析文章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和语词技巧等。指定的必读书目,应该是人类精神食粮中的珍品,品味这类佳味美馔自然能起到潜移默化、振奋精神的作用,使学生耳聪目明,开发巨大的语文潜能。这些书籍,应该是散文与政论异彩、古代与现代交辉,不管是写自然美或社会美,理性思想或情感认识,都能丰富、美化学生的情操,如果在此基础上加以正确地引导,多读一些与这些古籍有关的解说书、参考书,则对思想的启迪、意志的陶冶、美感的培养,效果会更好。笔者认为,必读书目应该推荐:精美简约的古代神话传说,充满爱国与正义的屈原辞赋,含蓄质朴、意味隽永的《诗经》,简洁明快、叙述准确的《左传》,充满思想与智慧的诸子百家,宏美华丽的汉代文赋,古朴优美的乐府民歌、充满田园情趣的陶渊明,豪情奔放、竞写人生风流的唐诗,悲凉衰怨、气韵流转的宋词等等,这些古诗文,“与山河同在,与日月齐光”。二是指导学生积极使用图书馆。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是知识最为渊博的老师。古诗文阅读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本地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培养学生经常去图书馆查阅书籍的良好习惯,激发学习的兴趣。
五、結语
古诗文阅读对于丰富中学生语文修养的作用是积极的、显著的、不言而喻的,但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良好习惯,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当务之急是转变教师的语文教学观念,突破课本对于语文学习的束缚和限制,科学合理地利用语文教本与阅读教学,大胆探索,精心指导,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古诗文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