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表达思维”为核心的习作训练模式之初探

2019-11-04郑恭

课外语文·上 2019年8期
关键词:核心

郑恭

【摘要】作文训练的核心,就是对思维过程与思维结果的训练,换言之,就是习作表达思维的训 练。习作教学,每节课围绕一个既定训练点,借用生活经验,通过多种训练方式,从而建构表达思维支架,从不同角度,层层铺开,训练学生的习作表达思维,会更具实效。

【关键词】表达思维;习作训练;核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作文训练的核心,就是对思维过程与思维结果的训练,换言之,就是习作表达思维的训练。习作表达思维的训练点很多,有文章结构、表达顺序、细节描写、内容立意的创新……习作教学,每节课围绕一个既定训练点,借用生活经验,通过多种训练方式,从而建构表达思维支架,从不同角度,层层铺开,训练学生的习作表达思维,会更具实效。

一、角色置换,走进生活真表达

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言: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修饰,而就是生活本身。既然习作来源于生活,那么在面对命题作文或看图作文时,就需要引导孩子置换成习作情境中的角色,走进习作情境的生活中,融入生活,与情境中的角色合二为一,达到“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境界,那么,学生的习作思维便会如泉喷涌,一个又一个的生活画面就会活泼泼地浮现在孩子的脑海里。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小鸭子过马路》,这是图文结合的习作素材。执教本课时,学生能根据文字很快理出五个情境画面:漫步街头、跌入下水道、求助巡警、救出小 鸭子、重新上路,可是,学生口头表达的内容千篇一律,听来索然无味。我引导学生:“此时,你就在现场,你就是图中的哪一位?”学生:我是现场中的目击者、掉下去的鸭子、记者……引导学生走进习作情境,进行角色置换,以记者、鸭妈妈等人物的角度,根据画面,把亲临现场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一讲出来,内容就异彩纷呈了。

角色的置换,使学生身临其境,心在现场,学生的思维就苏醒活跃了,表达也就真实而富有创意了。

二、戏剧表演,深入情境说细节

对于孩子来说,想要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必然需要丰富的体验和多样的经历支撑。教育戏剧是一种体验式学习的方式,孩子们通过表演(包括情节、动作、神态、语言),可以达到身心合一的体验。关键是,孩子不知道怎么演,这就需要老师当导演,用追问的形式,追问情节、动作、神态、语言,让“剧情”内化成感受,此举在于实现“表达思维”为核心的训练目的。当孩子调动内在的感受转化成文字时,一篇真情实感的作文就会应运而生。

还以《小鸭子过马路》为例,在学生走进习作情境画面后,我选一位同学演鸭妈妈,六位当小鸭子,一位当警察,一位当记者,六位当店主,六位围成井沿,其余当司机,用追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表演教育戏剧:

当小鸭子掉下水井后,水流怎样?害怕吗?小鸭子怎么做?鸭妈妈怎么发现小鸭子掉下去的?发现后着急吗?她会绕着井沿做些什么?当发现把脖子死命地往井里抻无济于事后,鸭妈妈接着怎么做?往警察跑去,屁股怎样?头怎样?翅膀怎样?整个身板怎样?有摔倒吗?好不容易跑到警察身边,鸭妈妈怎么做?一个劲儿地叫唤,可是鸭妈妈说的不是人话,警察听不懂呀,鸭妈妈又会怎么做?咬警察的裤管,是不是一次就成功了?咬几次?警察看到鸭妈妈奇怪的举动,会有什么反应?终于,警察来到井沿边,又会发生什么突发状况?手不够长?找什么工具?怎么捞?鸭子们重新上路,司机们怎么做?天气、环境怎样?

接着,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写一个画面,写出来的文段,或因细节显真实,或因俏皮显有趣,或因跌宕的情节显灵动。

戏剧表演,丰富了习作情境的画面内容,蕴含了神态、动作、心理、神态等细节,构思了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

三、你读我诵,以读促悟练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詩也会吟。古文中的读,多为出声朗读或是诵读。基于此,朗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也就可见一斑了。为什么这样说?当你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时,就能与作品的语形交心,就能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就能有效形成良好的语感。习作的表达思维能力强,关键取决于学生好的语感,朗读是指向培养语感的一条渠道,可见,做足做好朗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思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

我在执教三年级下册“用不同表达开放的词语,写自己喜欢的花”的任务时,解读《花钟》第二自然段,写到一吹(喇叭花吹)、三笑(蔷薇、万寿菊、昙花笑)、三醒(睡莲、烟草花、月光花醒),我以此为凭借展开表达思维训练:我和学生逐句对比读,我读的是把花的不同的开放的词改成“开了”,学生读的是原文,一对比,学生马上体会到原文中“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绽开了笑脸”“从睡梦中醒来”“欣然怒放”“苏醒”“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含笑一现”等词语,写出了花开放的不同姿态;再让学生读该段,用比动作、扮表情的方式,读出上面词语的样子,这一环节,学生在读中品析到,要把花的开放姿态写活,得写上不同的动作;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扮演读“一吹”“三笑”“三醒”,学生读得入情入境,感悟到写花开的时候,不但可以写形,更要写心情;最后出示牡丹花、向日葵、蝴蝶兰的图片,让学生用上不同的词写三种花开放的样子,学生就写出“蝴蝶兰张开粉红色的翅膀,翩翩起舞”等生动形象的句子了。

用上你读我诵,让花开放的姿态在感悟中描绘生成,同时,学生表达思维之花自然绽放,让花在学生的笔下开得那么富有灵性。

四、巧用绘本,补白反复写情节

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较为成熟,而文字符号尚未成熟的关键时期。绘本色彩明艳,图画有趣,能让他们快乐地阅读图文,聆听故事,满足了他们的阅读爱好与创写欲望;绘本留白很多,有观察与想象的特质,给学生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而写作,恰需要插上想象的翅膀;绘本的情节多为反复,是积累语言的有效形式,成为学生仿写情节与语言形式的优秀资源。

如我在执教二年级下册“看图写几句话”时,遵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低段写话的具体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巧用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进行引导拓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热情高涨,笑容与思考弥漫了课堂始终。第一次捕捉(三幅图),我利用每一幅图与三幅图之间的留白,引导学生想象:狐狸心里想些什么?怎么扑上去的?扑上去后发生了什么?母鸡萝丝呢?孩子们在咯咯咯的笑声中交流,我再适时抛出范文,引导孩子从心理、动作、语言三个方面,把话说得更丰富些。

图1  暗处偷窥

图2  背后偷袭

图3  当头撞上

接着出示第二次捕捉的情节(如下两图),还是引导学生交流:狐狸心里想些什么?怎么扑上去的?扑上去后发生了什么?母鸡萝丝呢?一番交流后,学生不但能写几句话,还能写出一定的情节,写出狐狸与母鸡的动作、语言、心理等。

图4  再次扑上

图5  意外落水

五、思维导图,开枝散叶谋创新

“文章最忌随人后”,文章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从立意到内容到表达要新颖才好。实践表明,描绘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力与创造思维,提高学生习作的创新能力。

六年级下册,执教“一事一理”的习作,我班孩子刚好过美食节——包饺子,我因势利导,就让他们写包饺子的事,关键是悟什么理呢?果不其然,学生几乎都说“做事要一心一意”“做事不能怕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之类的老套路。我这样引导提问,北京人过春节必备饺子,这是为什么?生:代表团圆、喜庆、幸福。我:班级美食节,你去吃别人包的饺子,别人也来吃你包的饺子,只是为了分享饺子的不同味道吗?生:还有分享快乐。我:其实这些都是饺子的味道,饺子还有其他味道吗?又要怎么写出你想要的味道呢?请画出思维导图,以下是我根据学生作品整理的思维导图:

图6  《饺子的味道》思维导图

学生围绕饺子的味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思考,写出的理(味道)就各不相同、不落窠臼了。如此,老树发新芽,老事赋新意,学生所述的事所写的理都有了新的内涵。

以“表达思维”为核心的习作训练模式,关键点在于建构表达思维支架;表达思维支架的落脚点在于“写什么与怎么写”,关键点在于思维的建构方式。笔者坚信,經过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建构更多操作性强的表达思维支架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文章例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2]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系列丛书[M].叶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3]管建刚.我的作文训练系统[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4]李重.贾志敏语文教学艺术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本刊核心证书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核心机系列发展
让改革直入核心
王丽平:核心是“认可”二字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