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城购房对农户消费的影响分析

2019-11-04孔晴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农户

孔晴

[摘 要]以调研数据为基础对农户进城购房中的消费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农户的收入水平、近3年内家庭的收入主要用途、受教育程度、资金需求、借款用途均是影响农户进城购房的主要因素。收入水平越高,进城购房的意愿越强烈;近三年内家庭的收入用途影响着农户的进城购房意愿,其他用途对买房装修具有“挤出效应”;农村建房及其他用途的借款均会影响农户进城购房的意愿;受教育程度越高,在城市就业工作的稳定性越高,也就更加倾向于在城市购房;农户的进城购房意愿与资金需求呈正向变动,越是有购房意愿的农户资金需求越强烈。

[关键词]农户;进城购房;消费特征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农户非农就业水平提高,农户收入水平连年增长,农户进城购房已经形成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农户进城购房的经济现象越来越普遍,进城购房的农户已经成为城市购房大军的中间力量,这种经济行为带来了巨大金融需求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在农村内部推力和城市外部拉力的双重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农户的收入整体上得到稳步增长,农户的消费水平也逐渐提高,逐步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转换,农户为了享受城市的先进文化、良好教育等各种公共服务,产生了进城购房的意愿。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E.S.Lee提出了系统的人口迁移理论——“推拉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做出迁移决策是来自两种不同方向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迁移的推拉因素除了更高的收入外,还有更好的职业、更好的生活条件、为自己与孩子获得更好的受教育的机会,以及更好的社会环境,推拉理论为分析农民进城购房影响因素提供了理论支撑。国外对于居民的购房行为研究多以城市居民作为研究对象,Harloe(1981)指出居民购房的基本前提是具有稳定的长期收入,需要大量的资金。Luis(2005)研究结果显示,居民购房意愿与居民的预期收入密切相关,预期收入增加的居民倾向于购房,而预期收入减少的居民则更倾向于租房。Bourassa(1995)、Hseuh(1999)、Chambers(2005)等人认为居民的购房行为与出台的相关政策有关,研究表明住房贷款的放松,居民的住宅购买量显著增加,反之住房购买量则减少。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随着城镇化进城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入城镇成为产业工人,同时也有农民进城经商,这批先富人群具备了进城购房的经济基础。我国学者也开始对农户进城购房的行为进行研究,董哗波(2009)将农民进城买房的原因归纳以下几点:第一,由于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希望享受现代城市生活;第二,城市的医疗和教育条件及生活环境对农户有一定的吸引;第三,农村婚嫁观念的改变。文细光(2011)对农民进城购房的群体按经济条件进行分类,分别分析了富裕型农民和经济条件不高的进城农民的消费特征,并建议政府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我国对于居民购房行为的研究多以城镇居民为例,对于以农民为对象的研究不多,现有的研究中更多是偏向于规范研究。本文以甘肃省辖区的2000户农户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分析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农户进城购房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政府把握这一经济行为规律,做出更好的决策,促进城镇化进程。

2 甘肃省农户进城购房现状分析

2.1 家庭收入穩步提升,为进城购房提供经济支撑

调查显示,2018年农户①家庭年人均毛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2.84%、1000-3000元的占23.62%、3000-5000元的占27.06%、5000-7000元的占16.7%、7000-1万元的占15.57%、1万元以上的占14.27%。2018年农户家庭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显著提升,认为家庭收入同比持平或增加的农户占比达73.89%,其中: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占24.3%,收入同比持平的占49.5%。农户家庭收入的稳步提高,主要得益于国家近年来相继出台的粮食补贴、减免税收等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以及劳务收入的增长。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市用工需求增加以及劳务费用上涨,农村居民外出打工人数快速增加,农户非农收入快速增长。

2.2 进城购房需求强烈,住房支出不断增加

调查显示,2018年农户调查中,农村居民为子女或本人进城购房情况是:14.74%已经购买城镇住房;42.57%的家庭有确定的城镇购房意愿,其中,13.68%近期正在攒钱准备购买,28.89%未来几年肯定要买;有23.92%确定不需要购买,还有18.83%的农户说不清未来是否会购买。从2012-2018年甘肃省农户进城购房的趋势变化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农户进城购房的行为逐年增加,从2012年8.21%的农户进城购房到2018年的14.74%。而与此同时,选择不需要购买的农户从2012年的35.77%下降到2018年23.92%。可见,在农村人口向城镇流转过程中,进城购房已经成为农村居民消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3 农户进城购房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借鉴现有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选取农户进城购房情况来考察农户金融服务需求情况,并从农户金融需求和家庭特征角度选取最能影响农户进城购房的变量(收入水平、资金需求、借款用途、借款来源、打工与否、受教育程度、年龄),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农户进城购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思路如下:首先,根据对20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对这七个变量进行设置;其次,建立模型,实证检验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以农户进城购房情况为因变量,其他变量为自变量,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反映出各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3.1 模型设定

模型选取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是成熟且应用广泛的分类模型,主要用来预测离散因变量与一组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常用的是二值型logistic,即因变的取值只包含两个类别,在实际工作中,多元型logistic回归使用范围更广,因变量可以是包含两个以上不同水平值的分类变量,且水平之间不必存在等级顺序关系。logistic回归法是通过回归方程,确定概率的期望值,与回归分析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回归方程计算权重,以所观察的对象作为自变量,通过权重影响观察样本事件实际发生的概率,典型回归分析试图直接获得观察值,而逻辑回归在于推导观察值发生的概率。

农户家庭主要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影响着农户进城购房的意愿。受教育程度越高,在城市就业工作的稳定性越高,相应地具有更强的经济实力和更好的生活水平,因此也就更加倾向于在城市购房。农户的进城购房意愿与资金需求呈正向变动,越是有购房意愿的农户资金需求越强烈。现在县城的房价一般在4000-5000元,一套房子花费30-50万,因此大部分农户购房都需要借贷。即使支付了首付款,农民工办理贷款也并不容易。房贷起码在5年以上,且需要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而农民存在收入不稳定、未缴纳社保、住房公积金,还贷信誉低等诸多问题,对此,银行方面一般都是慎贷。

借款用途影响着农户的进城购房意愿,农户进城购房通常是举全家之力,现在农村建房成本略低于城市,大多数农户需要借款来完成这一目标。打算在村里建房的农户,这些人的住房需求确实存在,而这种需求也可以通过进城购房的途径来实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户就会面临农村建房和进城购房的选择并进行心理上的比较,农村建房及其他用途的借款均会影响农户进城购房的意愿。

注释:

①本項调查在甘肃省辖区内所有人民银行县区支行开展,每半年开展一次调查,由各县区支行派出调查人员在调查村选择30户的村民进行调查,全省共调查农户2000户。在调查对象的选择上,由村支书协助选定调查农户,在农户家庭经济情况“好、中、差”中各选三分之一,以确保问卷调查能够代表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在调查中,成功发放农户调查问卷1930份,回收有效问卷1689分,问卷填写合格率为87%。从问卷发放、填写和回收情况看,样本分布合理,问卷质量较高,是比较成功的抽样调查。

[参考文献]

[1] 虞晓芬.基于居民住宅负担能力的房价合理性评价研究——以浙江杭州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4(11).

[2] 虞晓芬.我国居民购房消费行为特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房地产,2001(09).

[3] 张良悦.户籍对价、劳动力迁移与土地流转[J].财经科学,2011(01).

[4] 胡建坤,苏强.农民进城买房行为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02).

[5] 陈文哲,朱宇.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动态变化和内部差异——基于福建省4城市的调查[J].南方人口,2008(02).

[6] 毛丰付.城市流动人口居住状况与安居意愿调查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06).

[7] 文细光.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进城购房的消费特征分析[J].时代金融,2011(10).

[8] 王悦.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问题的新探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6).

[9] 朱宇.国外对非永久性迁移的研究及其对我国流动人口问题的启示[J].人口研究,2004(03).

[10] 成德宁.我国进城农民工的居住问题及解决思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4).

猜你喜欢

农户
农业产业链组织与规模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
金融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
狗、猫和母鸡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研究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农户的社会资本对农户民间借贷的影响
公平偏好对“公司+农户”型供应链运作的影响研究
农地承包权退出的影响因素
全国42%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