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的国画意境
2019-11-04李扬
李扬
摘 要:艺术作品中的“意”,是一种看似无形但始终贯穿于整体的精神支撑。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意”素来是最重要的,“形”次之,如果作品单单是形象逼真,但没有内涵与意境可供寻味,对观者来说就是没有价值的。真正好的艺术作品,虽然是通过对形象的创作来表达思想,但不拘泥于某个具体形象本身,而是超脱于具象之外,化有形的世界于无形的意境之中。中共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我们需要重新树立起它独立而明确的特质,将其作为中国社会文化自主自律的内在支柱。
关键词:中国画;无形;意境;中国精神
一、“传神”的中国画
中国画本身很讲究一个“情意”,在对艺术欣赏中,能够打动人的始终是有着丰富而有力的“精神气”的作品,绝非那些外在浮华但内在空乏的作品。
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意”素来是最重要的,“形”次之,如果单单是形象逼真,但没有内涵、没有意境可供寻味,对观者来说就是没有价值的。真正好的艺术作品,虽然是通过对形象的创作来表达思想感情,但绝不拘泥于某个具体形象本身,而是超脱于具象之外,化有形的世界于无形的意境之中。
“照美术学理上分析起来,……中国画重印象,不重写实,所以透视、光线都不讲。……但是印象的精神很足,……原形虽然消失了,但是美的精神还在。这是中国美术的特点。装饰美术(Decorative Art)最合这种性质。”就像大众熟悉的《清明上河图》,其描绘的景物人物都栩栩如生,但其中的构成安排仍然是作者主观意象的表达,而非真正实实在在地描摹某个集市的一草一木。“看懂了别人的作品,得到了作者想要传达的深意,就相当于自己也有了和他同样的情绪或感受,这就是自己也得到了作者投递在作品中的享受。”
艺术作品中的“意”,是一种看似无形但始终贯穿于整体的精神支撑。“意动则情生,情生则力举,力举则发而为制度文章,其实不过本来之一悟,遂能变化无穷,规模不一。”邓椿在《画继》卷九《论远》中也说到:“画只一法,传神而已。”这正是对中国画艺术本质的诠释。“传神”,既是指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使观者透过形式看到意念,同时可以主导和控制观者的欣赏角度,除完整表达意义以外,还可以防止表现意图被任意歪曲、误读或忽略的可能性,这点非常重要。就像我们常常形容一些留白较多、内容元素带有禅意的作品是“中国风”,那么主张极简风格的北欧设计似乎也有这个特点,两者的具象区别于共性在哪里,少量元素传达丰富含义是否就能定义意境,人们是否也能透过这两种相似但又不同的设计形式准确判断其各自创造的意境,值得討论。
二、设计中的意境
设计,是艺术美学与商业产品的结合,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它与我们传统纯艺术的最显在区别就在于内容先于形式,形式需得服务于内容。倘若模仿艺术创作一样,重视自我表达,而忽视内容和传递实意,过度去追求设计形式,便是违背设计本质的做法了。因为视觉不是纯粹的度量和辨别事物的工具,而是通过形象表达概念,从被看见的事物中发现它内在无形的内涵和深意。“人们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主要不是为了它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寻找某种感觉,追求某种意义。”
对于设计中的美学应如何拿捏,如何做到既传递美学意境,又秉持设计服务的初衷,有着严谨的科学性和东方哲学思维的日本设计师杉浦康平先生有过一些见解。他一向呼吁亚洲各国珍重自身的传统文化,记得有一次在被记者问及为什么中国的茶杯上要绘上花时,他说:“天上下雨,滋润泥土,花草丛生,生命得以延续、成长。茶杯盛着水,我们喝下去,像花儿一样,得到滋润和灌溉,人类得以繁衍不息。”这段内容给笔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初闻这些想法,眼前就仿佛出现了春雨润物般宁静美好的景象,如果再捧起这样一杯清茶,更像是被唤起亲身体验着雨水滋润花朵那样的感受。究其内在,他所探求的本质,便是以具象的设计创造出的无形意境。
日本的自然美、朴素美的审美倾向投射在艺术与设计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熟悉的无印良品,它的设计就透露着一种朴实而自在的情绪,且这种感觉非常明确,让日本设计的特征非常容易辨认。越是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越是独立的风格体系,容易被世界环境所容纳,能够树立起自己的文化自主和自律性。
三、探索与传递
人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谈到设计,我们觉得它应属舶来品,北欧家居、日本广告、美国电影、韩国服装,都在各自的领域让我们产生或多或少的赞叹。就如同谈及动漫,大多数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迪士尼。中国早在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课题中,就有一项是“中外设计艺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近年来,艺术设计相关行业及其从业者们一直在努力着,不断推动中国设计的发展,从每一个相关领域、应用产业,到每一次对外交流展,都积极投入,不断突破,使得我们的生活内容中艺术设计的部分逐渐充沛。人们开始关注艺术,重视设计感,各类艺术设计活动也日渐丰富。
不可否认,我们依然能看到不少艺术设计从业者并不仅仅只为工作任务而设计,更多的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探索事物的心,去发现生活中需要改善的点,并引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自主行为。正如许多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们都是因为自己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引发他们深入某个领域潜心研究,从而发现了新天地,在某一领域做出成就。
由此想到刘墉先生在《下一站,成功》里写到了安贝卡的一句话:“即使你穷得只剩下一件衣服,你也应该把它洗得干干净净,让自己穿起来,有一种尊严。”众所周知,精神层面的东西往往比外在形式更能触动人心,设计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即是对其所服务的产品或品牌本身的价值、消费观,以及企业理念等内在深意的传达。这就正如“中国风”这一近年来被不断强化的概念,无论是纯艺术美学中的意境,还是现代设计上的特征应用,无不传递着我们的民族文化和美学风格。这份国风的美感体验和传承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遥远,人们在节日里挂的红灯笼、贴的剪纸窗花,学过的诗句,写过的春联,还有旅途中探访的莫高窟飞天画,以及节目中的诗歌朗读、国宝赏析,林林总总,无不传承着、体验着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国精神。
四、回归中国精神
现如今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大量信息的流通以及新观念的形成,极大地丰富了全世界的文化,形成了多样化、市场化、标准化的社会环境。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全球化”的形成,本土文化的特征和面貌也曾随之渐渐模糊。以设计为例,在不少展览或赛事中常常有一些被误读的中国元素,并不是只要用到某个传统元素就有了中国精神,这显然是太浅显、太原始的表达方式。在这个多渠道、信息量巨大且更新迭代迅速的当下,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由内而发地通过结合当下数字媒体科学技术,不随波逐流或因循守旧地盲目模仿,不做没有内在的空壳表象,而是能够明确地传达出中国自己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的内容。
近年来,伴随我们的国力增强与文化自信的坚固,中国精神之于艺术设计的形态又渐渐突显出它的容貌。艺术与设计界开始出现许多本土文化或民族概念的主题展或交流会,从地域走向国际,无不获得多方支持。来自设计界的从业者们积极响应,从笔者看来,如今就是我们的艺术设计最好的时代。艺术设计在当下的发展背景中,如五彩流云,形式上变幻万千,又如上古祥瑞之神兽,内容上隐秘而有力。
此间种种,无一不是对中国设计的风格特点的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以大量艺术设计领域的实际成果,形成我们自己的精神文化推动力,正向循环,意识与行动相互促进,强化了中国精神,并于商业市场中也产生效应,形成了具有多种形式的“中国风”形象特征,在全球范围内亦是增强了属于我们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如今内容丰盛、角逐激烈的商业市场,我们的艺术设计更要有所坚守,不因急于求成而处于急功近利的境遇之中脱离艺术的意味、设计的初心,尤其是服务于市场的商业设计,更应重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正在继续坚定着文化自信,展示我们的中国精神、民族精神,用我们自己特有的形式与意境,与世界文化互通有无,为丰富世界文化做出贡献,这也是设计者们肩负的社会责任。设计大师安藤忠雄说过:“创造并不一定要否定传统,而是撷取传统历史的优点善加运用。”对于有着上下五千年磅礴文化的我们,无论经历多少朝代更替与社会变迁,中国精神依旧历久弥新。作为中华文化特征的风格灵魂,“中國风”仍需坚持树立起它独立而明确的特质,成为中国社会文化自主自律的内在支柱。对此,作为设计者的我们,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2]阿希顿.二十世纪艺术家论艺术[M].米永亮,谷奇.译.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9.
[3]朗格.艺术问题[M].滕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