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中的作用研究
2019-11-04宋周美
宋周美
摘 要:文章以学前美术教育课程为研究对象,对其教学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对具体课程类型的论述,说明学前美术课程的教育特征,并在合作学习模式概念的引导下,对具体的执行教学方案进行介绍。由此,在整体课程流程与教学内容的执行策略中,为相关教务实践研究提供参照材料。
关键词:学前教育;合作学习;美术课程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引导下,孩子的学前教育成为了家长关注的重点,也为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优化升级提供了动力条件。在学前美术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对课程教育的整体特征进行分析,在确定整体教育适应性的基础上,分析这一课程的指导方式,并找到与合作学习模式相适应的具体方法,以此保证教学工作的优化调整,达到课程分析的应用目标。
一、学前美术课程教育分析
学前美术教育课程,在幼儿进入小学学习前阶段的教育。此阶段的教育工作,应将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放在对孩子思维的启发上,其中的美术课程,也应当以艺术内容的鉴赏与分析为基础。而鉴于美术课程的专业性,需要对幼儿教师或准幼师进行具体的专业美术培训, 以确保岗位教师具备一定的美术鉴赏与分析能力,以便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促进幼儿美术素养的提升。
在此内容上,教师应克服自身的负面情绪,以免此类情绪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影响学生,给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带来风险[1]。尤其在心态调整的内容上,应当以艺术课程内容为引导,在熏陶幼儿的同时,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自身心理形象的塑造,并提升自身心态调整能力,以此,更好地适应教育工作。在具有耐心、热心、爱心的工作心境下,保证自己健康良好的成长状态,并通过对幼儿的积极引导,构建活泼的学前美术课堂,完成幼儿艺术情感与综合素质的教育引导工作。
二、合作学习模式概述
合作学习模式,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将课程项目作为对象,在分组学习的条件下,组织幼儿完成项目学习,是这一学习模式的形式表现。课程教学应用中,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对于课程内容的参与度,并在提高孩子实践能力的同时,优化教师的实践能力。尤其在教育事业的课程引导中,这种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帮助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学习能力,而且在课程学习的进程中,幼儿相互合作的实践行为中,总结出实践经验,进而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课程优化的效果。
另外,在这种课程合作模式中,教师应更加主动地对课程内容进行引导,并在设置小组学习项目的过程中,利用不同的学习小组,形成教学活动中的激励与影响内容,以此维护课程教学的指导作用,在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的同时,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以提升。
从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教学类型出发,教师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在课堂环境中,构筑更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并在对艺术内容的分析与解读中,提高自身的课程掌控能力[2]。在实际教务活动中,将这种轻松的心态应用在教学课堂中,不仅能保证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充分展现幼儿活动的成果,而且也可以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优化其岗位适应性。
三、课程实践应用的执行策略
本文在论述课堂实践应用方法时,以《马赛港的入口》鉴赏课为例,通过对课程整体设计思路与步骤的分析,确定课程教学优化调整中的关键控制点,并以此为引导,说明在此种分组课堂中的课程设计方案。尤其在教学能力塑造的内容上,对具体教学细节的控制作出说明,以此维护幼儿在课堂学习中的成长,达到教育优化升级的教学管理目标。
(一)合理调整课程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对课堂的分组管理,在课程的整体设计中,需要将课程分组的形式贯彻始终,并在每一后续的教学环节中都将这一分组作为基本的教学单元,推进课程教学活动的正常展开。
为此,岗位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分组管理,在建设学习小组的过程中,应对每个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分析,并在尽可能平衡的管理状态下,保证每个学习小组在整体学习素质能力上都带有自身的优势条件,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凭借这种相互独立的优势,维持课程设计的平衡状态。
例如,在《马赛港的入口》鉴赏课开始之前,教师将孩子分为了8个学习小组,并保证每个学习小组有5~6人。以此维持每个独立学习小组的平衡状态,使孩子可以在组内有效地完成课程项目的学习。
另外,这种小组状态下的合作學习交流,不仅仅存在于小组内部的合作中,也在小组外部形成以组为单位的竞争空间。通过不同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与比拼,更好地激发学习小组的成长动力,使其能够获得一种紧张感,并将这一心理状态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由此,在课程学习的内容上,形成一种独立于课程学习之外的主观动力,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以更加高涨的情绪投身到课程项目的学习中,以此达到课程优化的效果。
而从教师的角度讲,教师需要借助分组学习模式优化自身的教学状态。尤其在教学引导的课程要求下,将学习单元调整为小组,可以更好地节省教师精力,针对每组独立负责的项目进行必要的教学引导,从而使针对具体幼儿研究思路的引导也可以变得更加清晰,也凭借这种教学方式优化师幼之间的合作学习状态,完成课程教育的优化升级。
(二)细化管理课程教学目标
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控制,并将这种目标性的学习思路与思维方法传授给幼儿,使其可以初步自主地在目标线思维的引导下,学习掌握相应的方式方法,完成系列课程的学习。
而执行这一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需要从宏观的目标入手,帮助幼儿了解课程学习的必要性,并确定课程教学指导的目标作用[3]。例如,开展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就要对美术鉴赏的课程指导价值进行说明,使幼儿理解这一课程内容对于自身能力塑造的积极影响。
在课程学习的具体教学项目中,也要对分组学习内容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以此保证课程内容学习项目的正常推进,也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目的性推进,优化幼儿课程学习效果的同时,提高教学的指导作用,完成课程项目的优化调整。
例如,在《马赛港的入口》鉴赏课中,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为幼儿布置小组活动要求,借助家长与学校合作的方式,让家长通过网络调查与文献查找,明确这一画作的背景信息,并在分析作者,确定艺术形式、宏观艺术类型等方面与幼儿共同学习。课程活动开始时,让每个学习小组,都针对这一课程内容进行分享,在保证幼儿课前学习的效果同时,在幼儿心目中巩固项目学习的目的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设置相应的阶段性问题,帮助幼儿突破课程活动重难点,同时,通过问题的方向性内容,对幼儿的知识理解进行引导,以此保证课程内容的正常推荐。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加强项目阶段任务的执行和幼儿之间的配合状态,在强化其合作能力的同时,综合性地完成幼儿对课程的理解。
(三)具体落实课程引导内容
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在幼儿课程教学活动中,这种教育思想的塑造尤为重要,需要教师突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在保证适应幼儿发展的同时,优化课程的指导效果。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有很强的适应性,教师还需要通过高效率的教育沟通方法,补充对个体的引导教育。由此保证整体教育工作的引导效果,完成主动教学空间的塑造与优化。
例如,教师在组织课堂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为小组预留一定的合作讨论时间,在补充幼儿思维内容的同时,调节课堂推进氛围。尤其在鉴赏类型课程中,这一课程环节的设置尤为重要,是保证幼儿保持对课程活动内容关注度的有效方法。在幼儿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进行巡视,对每个小组及幼儿的学习状态进行观察。当发现孩子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产生问题时,可以适当地为他们提供引导,以此保证幼儿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另外,在课程引导的内容中,还需注意到不同孩子对于美术内容理解的差异。例如,女孩子大多专注于色彩的理解上,并注重对细节的观察。而男孩子在研究此项内容时,则将课程的重点放在教学计划的逻辑性上,注重对逻辑内容的教学引导。教师在发现这一差异性条件之后,应适当地进行教学控制,在平衡两种思维模式的同时,形成一种兼顾感性与理性的课程设计方案,并以此作为课程教学的标准引导策略,优化课堂的教育指导效果。
(四)明確规划课程合作时间
在《马赛港的入口》鉴赏课的教学工作中,针对这种带有时间控制条件的教学活动,需要在分组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加入对于时间的规划,借此塑造幼儿的时间观念,使其可以在后续的活动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时间,把控各区域活动的节奏。方法上,教师需要在课程设计中,加入时间控制点,在课程预习、项目分析、合作探究、成果分享等各个课程学习阶段,都要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成果分享与内容介绍中,更需要严格控制时间,强化幼儿合作状态下的进度管理,并在说明研究内容时,掌握时间的高效管理方法。
综上,学前教育美术课程需借助合作学习模式,发挥课程内容的最大优势,保证幼儿课程学习的有效性,并在开发幼儿综合素质能力的过程中,提高教师自身的学前教育能力与素养,进而优化自身的实践教务能力。在具体应用策略中,应以学习小组的设计为基础,对整体课程模式进行优化调整,在适应学前幼儿学习方式的同时,完成对教育模式的升级建设,保证教学方法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刘冰,刘丽丽.提升艺体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探讨:以多模态理论为视角[J].文教资料,2019(3):216-217,224.
[2]顾传甲.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6):86-88.
[3]李里.地方应用型高校特殊教育人才培养实践探索:以昆明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2018(24):3-9,47.
作者单位:
荆楚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