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与突破

2019-11-04朱金城李红

广西教育·D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顶层校本校园文化

朱金城 李红

随着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民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一些具有区域民族特色的民族中小学校,以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为办学目标,将民族特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迸发出勃勃生机。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有的民族中小学校因为缺乏核心理念和顶层设计,导致了其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重形式轻实践等问题。

一、民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

(一)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的缺失

1.学校管理层缺乏对办学定位的思考

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是指综合考虑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部分、维度、要素,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实现教育目标,其中校风、教风、学风是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的核心,加上学校的校训,合称“三风一训”。我们对广西20多所民族中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发现,部分学校“三风一训”的产生和凝练过程,不是建立在学校对本民族文化内涵的剖析与理解之上,也没有对学校的办学定位展开讨论,更没有经过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师生讨论,而是由少数学校管理者决定。究其原因,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管理模式仍然采用科层式结构,权力集中在少数管理者手中,而这些少数管理者又是学校决策的制定者,凡事都由校长一人做主,不注重收集和采纳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管理模式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建设中各种信息的传达、沟通与交流,尤其是具有民族文化精髓的民族学校“三风一训”难以得到概括与表达。以LY县某民族中学的“三风一训”为例,该校的校训是“用心教书,用心育人”,校风是“团结文明,勤奋进取”,教风是“敬业严谨,改革创新”,学风是“勤奋守纪,乐学虚心”。“用心教书,用心育人”是对教师的要求,作为“校训”显然不恰当。可见,该民族中学不仅忽视了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而且對本校的实际情况也缺乏理性的思考。

2.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没有凸显民族文化特点

有的民族中小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思维模式,认为只要在学校的建筑物上写一些字、画几幅画,或者悬挂几条口号标语,就是体现了学校的民族文化特色。其实,这只是一种在复制与粘贴中完成的校园文化“建设”。有的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初期没有开展学校文化建设专项研究,导致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凸显民族文化特点。如:据史料记载和专家发现,广西的壮族、侗族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少数民族之一,稻作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岭南留下了具有浓郁农耕色彩的“那”字(状语念naz,意为水田)地名。据统计,“那”字地名在广西有1 200多处。我们对20多所广西民族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调研发现,面对如此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这些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却少有体现。可见,顶层设计的缺失和对本地域民族文化的了解与认知不到位,致使大量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未能在民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得以充分利用,更别说对民族文化进行提炼和创新了。

(二)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建设质量低下

1.民族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匮乏

民族文化校本课程是民族文化教育和传承的有效载体。课程资源是课程开发的前提,但部分民族中小学校没有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收集和梳理,并认为课程资源的收集和整理无非就是搜集少数民族使用过的劳动工具、乐器等,建立一个民族文化陈列馆供学生参观就可以了,或者是把民俗活动、礼仪风俗等资料打印装订成册,将其当作民族文化校本教材。由于缺乏对当地民族历史与民族文化的认知,学校难以凝练出与校园文化建设相匹配的课程资源,也就无法形成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

2.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与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文化难以融为一体

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框架下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作为一种补充课程和特色课程,成为民族学校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载体。在民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始终绕不过去的坎儿,就是如何将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与义务教育课程相融合。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民族中小学开发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与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无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缺乏对国家课程标准的研究,难以找到二者之间的交叉点;②民族文化校本课程资源缺乏,学生较少参与互动,无法通过民族文化课程的学习获得真实生活情境的体验。

3.脱离民族学校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实际需要

尽管民族文化校本教材装帧精美,但缺乏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需求的关照与思考,难以真正响应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初衷。另外,民族文化校本教材基本上是介绍民俗风情和民族旅游景点,更像是一本旅游手册;民族文化校本课程表现形式单一,很多都是堆砌而成的文字读本,缺乏可读性;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在低、中、高年级通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发展及其对民族文化的理解程度。许多学校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还停留在文化知识的单一呈现上,缺乏对民族文化内涵与学生生命成长规律的探索,无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有趣的民族文化活动当中。更有甚者,某些学校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读本存在抄袭和重复现象,其中一所乡村小学的民族文化校本教材与市内某一民族中学的民族文化校本教材内容完全相同。

(三)民族文化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缺位

1.民族文化教育专业师资缺乏

当前民族中小学教师绝大部分毕业于师范院校或综合性大学,毕业于民族教育专业的教师凤毛麟角。因此,大多数民族中小学校教师极少涉猎民族文化知识,加上没有受过民族教育的专业指导,能够把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两种文化融会贯通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就更少了。在缺乏地方民族教育知识与民族文化的情境下,民族文化教育研究活动在时间和质量上都受到了影响,阻碍了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发展,不利于民族文化教育科研成果的生成。

2.民族文化教育专项培训不足

为解决主流文化知识体系与当地民族文化知识体系相互割裂甚至冲突的问题,国家出台了多项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政策,试图通过民族文化教育专项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现实是,这种专项培训机会对于民族教育专业师资严重缺乏的困境而言,不仅“僧多粥少”,而且存在培训实效性低下的问题,如缺乏系统的民族文化专项培训、培训周期短且无后续指导与跟进、重理论轻实践等。

二、突破民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困境的建议

(一)找准定位,科学规划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

1.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的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民族中小学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特色,学校管理层要用发展的眼光观察、发掘和整理已有的文化特色,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好未来发展定位,这是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的前提。在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中,学校管理层需要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进行专项学习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制定学校未来发展的顶层方案,发挥民主协商的精神,吸收和采纳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对校园文化建设做系统而充分的思考与论证。

2.提高对民族特色的认识

民族特色指的是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独特性。民族特色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随着民族交往和社会进步逐渐改变,是民族风格和色彩的外在表征。民族地区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这个媒介就是对民族特色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因为民族特色文化包含了人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形成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如舞蹈、音乐、服饰、饮食、习俗等,集娱乐性、知识性、实践性于一体。民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凸显特色,需要厘清本民族特色“是什么”的问题,以及校园文化“建什么”“怎么建”的问题。在理论层面,学校管理层需要提高民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水平,加大教师校本培训与主题研修力度;在实践层面,应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社区,实地考察民族文化,了解民族发展历史与进程。民族中小学要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发挥办学优势,积极思考如何将民族文化融入主流文化知识学习中,并将其作为学校的文化顶层设计呈现出来,成为全校师生认同并共同遵循的文化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学生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民族文化教育。

(二)立足校本,着力开发民族文化传承精品课程

1.保障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条件

开发校本课程,学校首先要对本校有全面的了解,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传统等;其次要注重对课程资源的收集、挖掘和整理,充分考虑校本课程的使用对象、教师的能力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学校管理层要给予多维度的关注和支持,建立课程开发的智力资源库、人力资源库、财政资源庫等;最后是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评价主体应当包括教师、学生和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以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2.校本课程资源的收集与整理

在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过程中,学校要拥有丰富、实用、鲜活的课程资源。例如,广西壮族的“那文化”“绣球文化”“歌圩文化”就是当地民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课程资源,民族学校要善于收集和整理。以百色市那坡县某民族中学为例,该校依靠社区资源,与当地的民族博物馆合作,从博物馆收藏的民族文化的各种物化成果入手,编写了富有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的“那文化”(农耕文化)校本教材,涵盖了植物文化、动物文化、历史人物、民俗文化等;同时,学校还开展了多样化的体验活动,把县博物馆的解说员请进课堂,为学生讲解民族文化知识,促进本校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3.在学校课程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

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与学校义务教育课程的相互融合是民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难点。民族文化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是民族中小学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从辩证唯物论观点看,校本课程与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不是对立冲突的关系,而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因此,学校应当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把校本课程放在国家课程的大框架之下,充分研究课程标准,立足学校课程建设这一整体,实现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与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文化融为一体的目标,以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合理设置两种课程,保证国家主流课程开足开齐的同时,给予校本课程必要的课时保障,以局部发展推动学校整体的发展。此外,学校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在学校课程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以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某民族小学为例,该校聘请民间艺人授课,把少数民族传统舞蹈改编成学生喜爱的铜鼓舞,改编后的舞蹈舞姿优美且富有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气息,凸显了当地少数民族特色。贵港市覃塘区某民族初中把民族文化融入学科教学,不仅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还以民族文化社团的方式,开展学科知识学习与民族文化融合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获得成长,提升了民族认同感。

4.丰富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在这方面,师生完全可以成为登台唱戏的主角而非台下看戏的观众。比如:师生可以共同设计具有本校特色的民族文化标识;在民族文化长廊陈列学生的手工作品、绘画作品、手抄报等,给学生展示的平台;师生共同建设民族文化体验展馆,收藏与展示民族传统服饰、劳动工具、绘画作品等,体现少数民族勤劳、勇敢、善良的传统美德。

(三)重视培养,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1.开设民族文化与教育公共选修课程

为解决当下民族教育教师缺乏的问题,师范类院校可以通过开设民族文化知识课程或选修课程,供有意愿到民族中小学任教或从事民族文化教育工作的学生选修,让其掌握相应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主动学习和接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通过师范类院校课程改革促进民族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2.提高民族教育师资专项培训的实效性

专项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形式。民族中小学的大部分教师没有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背景,并且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的是理论知识,缺乏实践体验。提高民族教育教学水平,要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首先,加强民族教育师资专项培训的顶层设计。针对教师民族文化知识缺乏、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帮助民族教育教师提升知识储备、锻炼能力、培育素养。其次,将专项培训规范化、常态化。针对培训周期短、缺乏跟踪指导的问题,建议成立工作坊,构建学习场域,由工作坊的导师给予专门指导,将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时段有效地衔接起来,实现“培训专家授课、坊内相互学习、导师跟踪指导”的“三位一体”学习模式。最后,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载体。专项培训要改变以往仅限于课堂讲学的方式,可以组织教师深入学校,在实地观摩、走访参观和学习交流中获得启发。

3.开展基于民族文化建设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研究者为了改进工作质量,将研究过程与实践结合起来,在现实教育情境中通过反思性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活动。行动研究突出实践导向、协同研究、反省思考三大特征。相对于其他科研方法,行动研究对教师科研能力的要求较低,可操作性比较强,更适合民族中小学教师。民族中小学可以从本校实际出发,结合当地民族特色开展民族文化建设的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中,遵循“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研究过程,以问题解决为导向,针对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开展研究,注意把握“行动性”的显著特征,促进行动的改进与问题的解决。此外,民族中小学还可以寻求高等院校的支持,与地方高等院校建立联系,借助高等院校完善的科研平台,寻求人才和技术的支持,建立从大学到地方中小学的纵向联系。只有多方参与,综合多方智慧,才能切实提高民族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水平。

民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发挥学校育人功能的有力抓手,也是学生回归真实生活,促进能力品性发展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学校在顶层设计中科学规划、合力开发精品校本课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加强民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朱金城,硕士研究生,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李红,教授,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梁庭望.壮族文化概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2]史洁,冀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5(05):84-85.

[3]朴正男.传承民族文化特色,打造民族特色学校[J].民族教育研究,2010,21(S1):114-116.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顶层校本校园文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加快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