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勿轻易下“逃避式考研”的论断
2019-11-04钟洪尧
钟洪尧
这个夏天,新一轮考研大潮又到来了。对于一些考研“一战”失利的大学生来说,这个暑假他们或是在家中备考、或是在学校附近租房备考,都已开始考研的“二战”征程了。近年来,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其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考研为何成为众多学生心中的执念?在各类分析中,“逃避式考研”的说法较为普遍。
有数据表明,大学本科生毕业后马上选择就业的人数逐年减少,考研人数却日益增加。于是有舆论认为,部分大学生缺乏进入社会的勇气和能力,以考研来延续自己在校的时间,从而逃避就业、逃避社会,不惜“屡败屡战”、多次复习与重考。
但是,究竟有多少人是因为逃避就业、逃避社会而选择考研?鉴于调查对象不具有普遍性,我们不能因为一小部分学生接受采访时的言辞,就轻易得出“考研是出于逃避就业、逃避社会”的结论。应该明确的是,考研动机因人而异,总体来看,考研学生数量的增多,离不开时代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作用。
过去,由于很多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太好,不少寒门大学生既承担着“跳出农门、光耀门楣”的家族使命,又承担着尽快毕业工作资助弟妹上学的责任,因此,以前大学本科生毕业后选择考研的较少。而如今考研人数逐渐增多,未尝不是社会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更多大学生有意愿、有条件选择自身發展道路的一种证明。
当前,就业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是不争的事实。以笔者所在的广东中山地区为例,十年前一般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已经拥有进入高中任教的资格,但如今高中所有文化科目教师的入职门槛绝大多数均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甚至要求第一学历必须是“211高校”或“985高校”。就业岗位的高要求必然倒逼更多大学生选择考研,追求名校头衔更成为一种风尚。因此,不少大学生不惜多次考研,只为换取获得一张较为理想工作的入场券。这有什么需要隐瞒或刻意回避的呢?正如有网友指出那样,如果在就业时本科学历足以让我们(本科毕业生)得到足够多的选择权利,谁又愿意选择在校园里多蹉跎几年呢?
同时也要看到,还有一部分大学生选择考研,是出于其个人对名校或学术理想的追求。不少学生由于高中时期偏科或高考失利,被一般本科院校录取,但是以其学业水平和学习意愿,他们有资格、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而考研则为其提供了一条重新认识自我、证明自己能力的路径,这样的追求又哪里是在“逃避就业、逃避社会”呢?
由此可见,包括考研人数大幅增加在内的绝大多数教育现象,都应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中进行综合分析和考量,不宜断章取义或以偏概全。毫无疑问,考研的大学生中肯定有一部分人持有“逃避”的心理,但刻板印象下的聚焦报道、大肆渲染只会加剧大学生的就业焦虑,造成对就业形势的误判。因此,请勿轻易下“逃避式考研”的论断,倘若让这样的论断过分盛行,对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是极其不利的。
(责编 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