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学写 一波三折
2019-11-04黄立新张芳
黄立新 张芳
俗话说的“人贵直,文贵曲”强调了文章写作重在曲折有致;清代袁枚也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是说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那样,喜欢奇势迭出,最忌平坦。如果说,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涌,那么行文之妙则在于起伏曲折、跌宕多姿。本期,我们编选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来阐述如何引导学生写出曲折动人的作文。
《难忘的“第一次”》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内容,要求写清楚“第一次”的经过和从中得到的启示。六年级学生对“难忘的事”这样的题材写了许多次,但是学生受阅历和认知所限,所选事例均为日常琐事,写作时只是平铺直叙,没有任何波折,缺乏吸引力。一言以蔽之:学生不会讲故事。
会讲故事的人,哪怕是司空见惯的生活琐事,也能从中找到切入点,将故事情节发展描述得一波三折,绘声绘色。讲故事离不开模仿和借鉴。而课文就是我们的最佳学习范本,笔者便借助本单元课文《顶碗少年》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何将生活琐事写得一波三折。
探究任务一:什么是“一波三折”
首先,笔者指导学生画出《顶碗少年》这篇文章的情节线,形象直观地感受事情发展的一波三折。顶碗少年的杂技表演一共表演了三次。笔者让学生用一条直线表示故事的开始;第一次表演很精彩,笔者让学生把折线上升;可是碗掉了,表演失败,学生自觉把直线下降;他鞠了一躬,重新开始第二次表演,笔者让学生再次将折线上升;但是碗又掉了,第二次表演又失败了,学生又主动将折线再次下降;他深深地鞠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学生一直把直线上升到了顶端。就这样,通过师生合作,用一根曲折起伏的线段,代表文章的主要情节变化,直观再现了顶碗少年表演杂技“失败——失败——成功”的过程,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一波三折,一目了然。
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对照自己的习作,画出自己作文的故事情节线,并思考:“在我讲述的故事中,有没有这样的一波三折的情节线呢?”经过分析,绝大多数学生发现,自己的习作用线段勾勒出来后,只是一条直线。笔者相机指出:写事,必须一波三折,否则,就是平铺直叙,也就没有了曲折变化,这样的文章是没有吸引力的。
一条直线的文章和一波三折的文章,孰优孰劣?笔者接着引导学生进行第二个任务的探究。
探究任务二:为什么要“一波三折”
《顶碗少年》中,作者为什么写顶碗少年“三次表演”,而不是“一次、两次”或是“四次、五次”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居然引发了一连串问题。
为什么不是写“一次”?笔者引导学生先看情节图对比,一次成功的情节转化成一条直线,或是一条缓慢上升的斜线;而写了三次的折线图就像一座连一座的山峰。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看山和看平地的优劣显而易见。再引导学生对比内容,如果只写一次表演就成功的情节,看似表现顶碗少年技艺高超,演出完美无遗憾。但是“曲折的三次”既体现少年表演难度非常大,又体现成功的来之不易,更能体现少年经受失败的考验,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的勇气。而这样的情节不是能更好凸显文章的中心吗?再对照自己的文章,学生不难发现自己文章里的问题:炒土豆丝也好,学溜冰也罢,只是写了一次经历。画图时只能用一条直线来表示,文中的情节就好像走在平地上,平淡无奇。看了文章的开头就能够知道文章的结尾,毫无吸引力。
为什么不是写“两次”?在“曲折的三次”中有两次失败、一次成功,仔细对比看似相同的两次失败,学生发现,少年的内心有着强烈的情感变化。第一次失败,他“歉疚地微笑”,可见他对表演还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第二次失败时,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可见勇气锐减。那么我们在画情节折线图的时候,为了表现出这种强烈变化,要把第二处折线的高度超过第一处,一山更比一山高,当然更能激发奋力攀登的勇气。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如果没有文中一次比一次更出乎意料的失败情节,读者怎能深切体会顶碗少年面对挫折时巨大的压力呢?
那为什么不写“四次”或“五次”呢?学生分歧很大。有的说可以写,因为自己学滑冰,可不是摔倒一次、两次就能学会的,学写毛笔字也不是三次、五次就能写好的。有学生当即反驳:“如果你摔倒十次、二十次,每一次都写出来,不是重复吗?”还有学生说“不管是摔十次还是摔八次,过程都一样,摔倒了,爬起来。用情节线来表示,就是画十座八座相同高度的小山,没有必要。”
经过争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不是说四次五次、十次八次失败的经历不能写,而是因为篇幅限制,为避免重复,我们需要从类似的经历中挑选典型的情节进行详细描写,否则,就是无意义的重复。
是不是非得写“三次”不可?有学生说,他学炒土豆丝的过程,虽然炒菜的味道不好,但是爸爸妈妈把菜也吃了,他也没有重炒一遍的经历啊。难道为了体现学习炒菜困难重重,非要去编一编,凑齐三次吗?笔者再次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例子。学生通过回顾《唯一的听众》《别饿坏了那匹马》,并绘制出这两篇课文的情节线和情感线,明白了“一波三折”的“三”并不限于同一件事情重复三次,“三”是泛指,就是说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关注不同程度的困难和挑战,或者是让故事的结局出乎意料,都能让文章情节一波三折。
于是,学生对照自己的作文原稿,仔细寻找事情的切入点,绘制情节线,比较波折之间是否层层递进。笔者欣喜地看到了学生作文的变化。
《登山》第一稿写在登山的过程中,因为家长的鼓励,登上高峰。第二稿添加爬山过程中的小波折:先是一路狂奔,意气风发,结果体力不支,败下阵来。在爸爸劝说下,鼓起勇气,继续攀登。结果,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妈妈劝说放弃,爸爸露出期待的眼神。最后,自己咬紧牙关,坚持到底,从而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蛋炒饭》第一稿写妈妈教,自己学,炒熟的蛋炒饭很香。第二稿添加自己在蛋炒饭的过程中打鸡蛋的小波折:第一次小心翼翼,动作太轻,弹壳纹丝不动;第二次,用力一磕,蛋黄蛋清破壳而出,手上身上、碗里碗外到处都是。最后,总结经验,成功炒饭。
《煎蛋》第一稿写外婆教,自己学,煎蛋成功,很开心。第二稿添加煎第一个蛋,煎煳了,外婆说是油少了;煎第二个蛋,听到爸爸说加油加油,结果油倒得太多,溅了一身。后来才知道,爸爸是在看球赛,喊“加油”!出乎意料,多有趣!
瞧,还是平凡小事,有了这些小插曲,叙事就一波三折了。
探究任务三:写好一波三折,还要注意什么?
要想把故事写得一波三折,还要注意次要人物的描写。学生叙事基本能抓住主要人物的神态、动作等进行描写,对于次要人物关注不够,所以文章显得单薄,内容不够丰满。次要人物有哪些?写次要人物的什么內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结合课文思考这些问题,十分有必要。比如,《顶碗少年》的次要人物是观众:随着少年的三次表演,作者相应写了观众的三次反应和三次掌声,观众的反应与情节遥相呼应,一同起落,不仅突出了少年的技艺高超,也让表演的经过更加扣人心弦。
通过这样的指导和研究,学生修改作文有章可循,笔下的故事也就有了“一波三折“的意味了。
(作者单位:黄立新,黄石市教科院;张芳,黄石市广场路英才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