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的情景创设
2019-11-04贺玉兰
贺玉兰
[摘 要] 数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科。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创设数学情景,能够帮助小学生直观地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思维能力。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在教学情景的创设中,应该注意选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规避创设数学情景时可能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情景;教学策略
数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小学生刚刚进入以传授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技能为主要目的的小学,会有种种的不适应。为了缓解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合理创设教学情景,把数学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以便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一、为什么要创设数学情景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不违背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合理创设数学情景。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数学情景呢?
1.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思想还不完全成熟,无法很快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因此教师需要合理运用数学情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百以内的退位减法为例,可以用他们在幼儿园常玩的家家酒的形式创设一个百货店的数学情景,让一个学生扮演百货店老板,老师将一些课本、文具盒等作为教学道具标上价格,例如我们可以假设某个东西的价格是6元,让另一个学生假装顾客来买这个东西,给学生43元,问百货店老板应该找回多少元,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用退位减法的方法,先算40-6=34,再算34+3=37,得到结果,也就是百货店老板应该找37元。这样,以后学生在进行百位数计算的时候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想起退位减法的方法,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从教者培养的是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不能让学生只靠看和听来学习,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再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长度单位学习为例,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对身边的物体进行测量,学习钟表等知识点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钟表。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很多家长认为数学学得好的孩子一定更聪明,这种说法当然是错误的,但是学好数学也确实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虽然想象力足够丰富,但是数学抽象思维欠缺,教师应该利用小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学习加减乘除的时候,可以问学生“5+5+6+5等于几”。因为学习过加减乘除的基本概念,所以有的学生就会立刻想出借助乘法,将这个式子变成3×5+6的形式,这时,教师就可以询问其他的解题办法,经过思考,就会有学生提出,把题目中的6变成5+1就能更快地解决了。
二、如何创设数学情景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只有让学生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后,才能完成对知识的内化,进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1]。因此,为了实现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内化,教师应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创设数学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积极性。
1.故事法
相比于学习,小学生自然更喜欢听故事,所以教师在创设小学数学数情景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法。
案例一:教学片断——0
师: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小熊掰玉米的故事,说在大森林里有一只小熊,有一天它去熊爷爷的苞米地里掰玉米,他先掰了一个玉米抱在怀里,然后又掰了一个,这个时候……
生1:小熊有两个玉米了。
师(点头):回答得非常好,但是小熊把最先摘的那个扔掉了。
生2:那小熊还是只有一个玉米。
师:非常好,就这样摘一个扔一个,摘一个扔一个的,很快就到了傍晚,小兔从小熊旁边走过去,看到玉米非常喜欢,就用一根胡萝卜换走了小熊怀里最后一个玉米。这个时候小熊有多少个玉米呢?
生3:一个也没有了。
师:一个也没有用数字应该怎么表示呢?
生4(经过思考):小熊有0个玉米。
在学生还没进入小学的时候,家长会教孩子数手指头,所以大多数小学生入学后都有对数的概念,但是对数字“0”的理解就会显得有些困难,案例中老师通过小熊掰玉米的故事,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回答出“0”这一概念。故事法比较适合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小学生觉得数学很有意思。
2.游戏法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寓教于乐,通过游戏的方法创设数学情景,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
案例2:教学片断——可能性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玩猜拳游戏好不好?
生(开心的):好。
经过几轮猜拳游戏后。
师:如果我和小强再进行一局猜拳游戏,那么谁会赢?
生1:小强会赢。
生2:不对,我认为是老师赢。
生3:他们还可能会打平手。
生4(想了一会儿):我觉得都有可能啊。
师:大家说的都没有错,其实这些都有可能发生,今天我们学的就是可能性。
游戏法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案例中老师采用猜拳的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在游戏结束后,又利用这个注意力进行了引导,进而教授可能性的知识。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应该注意不要耽误学生的正常学习,要避免学习中学生出现偷偷继续和同学玩游戏的状况。
3.悬念法
在小学生的学习中,适当采用悬念法,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悬念法不仅可以当作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也可以用于一节课的导入。
案例3:教學导入片断——年月日
师:大家喜欢过生日吗?
生1:喜欢,过生日可以吃蛋糕。
生2:还可以收到礼物。
师:那么你一共过了多少个生日呢?
生3:我今年9岁了,所以我一共过了9个生日。
师:但是我有一个朋友叫小明,今年12岁了,他才过了4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案例中教师采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让学生跟随老师创设的数学情景进入到这节课的数学学习中去,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三、创设数学情景时要注意的问题
在对小学生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情境教学是一种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很好的方法[2]。但是在创设数学情景的时候,教师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学生的独立地位。素质教育要求从教者是学生的朋友,所以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要无条件尊师重道的心态,讲课中,要注意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按照学生不同个性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按照科学的发展规律指导教学,要重点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创设数学学习情境时,要考虑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创设好教学情境以后,也要尽量多地让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立的数学思维能力。
3.结合教材开展教学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虽然要合理创建数学学习情境,但是不能脱离教学计划的要求,教师应该结合课本和小学数学知识点进行数学情境的创建,让学生在这些数学情境下学到数学知识,培养自身的各项能力。要引導学生用发现美的眼光看待小学数学的学习,发现小学数学的乐趣,加深对小学数学知识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合理的数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也是对现代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这一理念的实践,但创设数学情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在创设情景之余还要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徐莹.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初探[J]. 江西教育, 2018,(9).
[2]韩平燕. 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实现——从教师角度分析[J]. 好家长, 2018,(39).
责任编辑 邓 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