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产教深度融合研究

2019-11-03刘建高宾敏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24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技术

刘建高 宾敏

摘要:产教深度融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效果不尽人意,如何将产教融合各方主体有机深度融合于一体是一项重大挑战。本文以湘南地区为例,分析了产教融合的相关内涵;挖掘出湘南地区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产教深度融合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对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困境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24-0144-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Deep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By Southern Hunan as an Example

LIU Jian-gao, BIN Min

(Chen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enzhou 423000, China)

Abstract: Deep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s the direction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t present, the effect of production-education integr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not satisfactory, so how to integrate production-education integration into each body is a major challenge. This paper takes southern hunan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the forms of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excavate the advantages and main problems of deep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southern hunan.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It is of grea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Deep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1 引言

近年來,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19年,随着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报告中指出高职教育今年要加大投入力度,扩招100万,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进入新的高潮,各地都在积极深化产教融合,提升社会发展和解决就业。连续的措施都表明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 产教融合内涵

产教融合是指学校依据产业需求开设专业, 依托专业服务产业, 形成产业与专业密切结合,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1]。是让“产”和“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合理配置资源,让政府、学校、企业、等主体能够共享信息、协同发展,从而达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专业群的发展。促进地方产业的升级。实现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是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成果、技术产品开发上的深度融合。目前,产教深度融合的形式主要表现的形式有“订单式学徒制培养”“校中厂合作”“厂中校合作”“行校合作”等方式[2]。

3 湘南地区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产教融合优势

3.1 谋划布局突显特色

湖南省委省政府为了完成好湖南的“一带一部”的战略定位,深化产教深度融合,确定了长株潭、洞庭湖、大湘南、大湘西四大区域板块,构建了湖南经济发展新格局,具体见下表。湖南高职教育围绕新发展格局,在全省70所高职院校布局了21所卓越院校,其中湘南地区共8所高职院校就布局了3所,卓越院校的占比最高。2018年,湖南省全面启动高职院校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共立项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 83个[3],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立项个数为15个,其中湘南地区就有3个。具体见下表。

从两个表上可以看出,这些的都表明了湖南省对大湘南板块地方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视和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全省的产业中作为重点产业来布局,而湘南又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来谋划。为湘南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2 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集聚,形成示范引领效应

2018年1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方案》,方案的出台,对湖南更好承接产业转移、打造开放高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4]。湘南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全国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能够为信息技术发展提高强有力保障,能形成信息技术类专业引领示范效应。因此,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培养已经刻不容缓。一方面湖南已经为湘南高职院校已经做好布局,信息技术专业已经做好对接新兴产业的准备;另一方面,湘南新一代信息技术性人才缺乏,急需大量信息技术类人才,这为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

4 湘南地区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产教融合主要存在的问题

4.1 高职院校整体实力相当弱、信息技术专业建设能力相对不足

湘南地区8所高职院校当中,6所高职院校开设新一代信息技术类专业,整体竞争力相当弱,技能实践水平整体偏弱。湘南地区整个地区还不是湖南的核心,生源主体的整体素质和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的实训资源相对短缺。现阶段,湘南高职院校的实训设施很多是依据以前学科建设组建的,设备跟新慢,存在滞后性。高职院校学科建设与企业市场存在偏差,虽然一直要更新市场,缺乏对企业动态追踪式分析,获取市场信息不及时。人才培养方案难以与实践指导中的岗位相贯通。湘南高职院校在阐教深度融合的专业路径上发展还不是很顺畅,信息技术类专业建设的过程虽然进行了一定的市场调研,但缺乏对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一方面湘南地方产业转型中需要大量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周期转变较慢,导致专业设置与区域的人才需求难以精准的融合对接。

4.2 政策制度不健全、深度融合力度不强

我国产教融合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湘南地区在产教深度融合过程实践中存在着政府保障制度不健全[5]。我国现行文件中体现了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的发展思路和精神,如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但是湘南地区没有出台与文件相配套的保障制度和实施细节。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各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产教深度融合,但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的出发点不同,站位角度不同,导致产教融合没有真正深入。没有统一的组织对于产教深度融合工作进行统筹和协调,有时还出现产教深度融合工作出现在校企合作的合同签订的形式上,企业简单的到高职院校招聘员工。没有对学生深度的企业相关培训等。

4.3 信息技术类专业产教融合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不匹配

湘南8所高职院校中,虽然开始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有6所院校,但6所院校的信息技术专业发展能力不强,有几所院校主要是为生源结构而设立,甚至被称为万精油专业,缺乏专业特色性。与湘南地区把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成优势产业所需的人才需求不匹配。受到专业师资力量和传统专业的转型慢的影响,信息技术类专业在湘南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湘南的郴州和永州两市与产业结构存在严重不匹配现象。

5 湘南地区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产教融合对策

产教深度融合是地方政府、地方高职院校、地方企业三方面的共同目的点,只有三方面的协同合作,找到自身的精准定位进行深度融合,才能保障产教深度融合的顺利进行。

5.1 加强自身专业建设、主动服務地方区域经济

专业内涵建设是培养专业职业能力的关键,高职院校应进行市场调研,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做好地方区域专业人才需求的预测,确保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交流技术,共同指导学生;通过实训基地的平台建设,建立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培养基地,让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和实践流程;利用学校的科研力量和企业的先进技术,共建科技研发平台,学校积极与政府、企业、行业开展协同创新。如湘南郴州的巨神电子、星源智能、天珑芯等已经在这方面开始着手搭建平台,与高职院校一起进行着很好的信息技术类专业产教融合的尝试。已达到共同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校环境和生产环境的深度融合。

5.2 优化高职院校教学环境、探索深度融合新机制

对高职院校而言,要优化教学硬环境,提升产教深度融合认识度,同时更要优化教学软环境,解放思想,更新高职教育理念,湘南片区是湖南的先行先试区,在产业转移和产业建设上面有这先行先试、敢于担当的勇气和魄力。是促使湘南经济成为湖南经济发展增长极,但是在高职教育上,还缺乏先行先试、勇于改革的魄力,信息技术类专业上面的课程改革也是如此,专业建设一直缺乏核心团队,一般都是等到省教育厅发放文件下来之后才开始尝试课程改革建设或者别的地方院校如长株潭高职院校已经实施了课程改革才开始进行。信息技术类专业相关技术更新快,目前我们的教学课程已经相对滞后于当前市场了,要奋起直追,做到法无禁止抢先干,掌握区域市场动态寻求,积极探索适用于产教深度融合的学校运行机制。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人才,必然会收到企业的青睐。

5.3 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健全融合保障制度

建立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师资队伍包含高职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的队伍建设。优秀的高职专业师资队伍可以吸引企业长久深度融合的意愿,同时专业教师参与到企业的建设也实现教师本身双师型能力的转变。可以将信息技术相关的新动态、新产品、新信息及时地融合到课程建设当中去。大大提高信息技术类专业竞争力。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做好统筹规划,健全保障制度,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地方人口就业的企业,培养出服务地方产业的信息技术类特色专业群学校给予一定的政策保障,支持和鼓励高职院校参与企业建设、企业行业指导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将政府、企业、学校有机的深度融合为一体。

5.4整合外部资源,建立校企产教融合联盟

2019年两会中在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提到,鼓励企业牵头实施科技项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6]。由于湘南地区的区域发展限制,整体科研成果落后,因此,协同多方主体开展产教深度融合,开展跨区域合作。整合高职院校没有的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利用中南大学在湘南地区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积极与争取清华大学深圳新材料研究院、涂布在线的功能膜研发中心合作等外部资源。注重科技引领作用,大力进行科学创新,实现成果转化。

共建校企产教融合联盟机制。实现企业和高职院校共同建基地,共享师资、共建课堂、共同实施、共同管理,共同解决就业,达到学校学生毕业即就业,企业接收学生即上岗。使企业与高职院校真正融合一体。

图1   产教深度融合联盟机制

6 结语

做好产教深度融合是地方高职院校转变发展方式,形成专业特色、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产教深度融合是推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只有将政府、企业、行业、高职院校通过良好的运行机制、紧密协作的融合模式,协同创新的平台搭建等方式深度融合在一起,才能實现将产教深度融合的理念渗透到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中去。渗透到企业实际生产中去。

参考文献:

[1] 赵金中.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9(3).

[2]刘志敏.产教融合:从“融入”走向“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 2018(2).

[3]朱赛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SWOT分析[J].教育管理,2018(11).

[4]崔民日.地方本科高校、企业、政府产教融合对策研究——以协同创新为视角[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5(4).

[5]许芹.深度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教书育人,2019(4).

[6]邵甫华.江西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5.

【通联编辑:王力】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