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GJB5000A三级的军用软件技术状态管理方法

2019-11-03史亭文赵琳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24期
关键词:配置管理软件技术基线

史亭文 赵琳

摘要:航空软件的技术状态管理是保证软件技术状态正确性,提高软件质量的有效技術保障。为了更好地管理软件技术状态,做好软件工程化工作,该文基于GJB5000A三级标准,提出了一种适用航空软件项目的软件技术管理方法,该方法经项目实践证明,有效提高了软件技术状态的正确性,保证了软件质量。

关键词:GJB5000A;技术状态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24-0082-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引言

在航空软件的整个研制过程中,为了确定和维护各个阶段的软件功能特性、性能特性和用户要求的一致性,技术状态管理活动必不可少。技术状态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和技术状态审核四个过程[1]。随着航空软件重要性日趋增大,规模日益扩大及研制周期越来越复杂,其研制周期内的技术状态管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GJB5000A规定了软件开发和维护活动中主要软件管理过程和工程过程的实践[2]。配置管理是GJB5000A三级体系中的一个支持类过程域,与质量保证过程一起保证软件的技术状态管理活动,配置管理过程通过建立基线、变更控制以及维护基线的完整性来对软件的技术状态进行管理,确保软件的质量。

本文提出一套基于GJB5000A三级的军用软件技术状态管理方案,详细描述了技术状态管理的各个活动。

2 航空软件研制特点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航空软件研制特点及问题日益显著,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研制阶段时间长。航空软件项目的研制阶段包括需求获取和策划、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实现、软件测试、软件验收与确认、软件交付以及软件维护。对于一个软件配置项来说,时间越长,中间的产生的技术状态就会越多,航空软件有时候一个项目包括几十个甚至几百个配置项,这样会导致产生的软件技术状态呈指数增加,控制其整个过程的技术状态难度大大增大。

2)部门协作多。一个软件项目,需要多个科室之间相互合作,这样子容易导致沟通不充分,造成技术状态混乱,不好管理。

3)需求变化多,其变更控制难度增加。在航空软件的研制过程中,往往用户需求前期不明确,属于边研制边更改的过程,这样会导致技术状态经常发生变化,软件项目技术状态管理困难。

4)时间进度紧。航空的软件研制都是有周期的,由于前期需求不明确,往往到软件研制后期,会有频繁的现场研制及调试工作,容易导致项目软件的技术状态不稳定。

综上所述,急需一种实施合理且有效的技术状态管理方案,来解读上述问题,否则会引发软件状态多、版本管理混乱、变更控制不到位、文档与源程序不符等问题,最终导致产品技术状态失效。

3 基于GJB5000A三级的技术状态管理方法

本文基于GJB5000A三级标准结合航空软件开发特点,提出了一种技术状态管理方案。从配置库建立、阶段审核控制、基线管理、变更控制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该方法的具体方法。

3.1 配置库建立

软件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刚开始时,依据项目信息,申请建立配置管理库,由所级配置管理人员负责创建,并根据项目情况设置相应人员权限。本方案采取开发库、受控库、产品库物理隔离的策略进行管理。

在实施配置库管理的时候,需要注意如下方面:

1)开发库和受控库的目录尽量保持一致,因为受控库中存放的内容是开发库中项目达到指定状态后,平移到受控库中,这样有助于项目CM入受控库时审核。

2)项目成员向开发库公共区域提交的工作产品应当可以供项目质量保证人员进行符合性检查,且已完成评审缺陷的修改。

3)项目开展过程中产生的评审记录、配置管理记录、验证及测试记录、测量分析记录等过程数据,应当及时入开发库进行管理,待项目结项时,办理受控库入库手续。

4)项目的工作产品完成相应的验证工作后,及时办理相应的受控库入库手续,文档需经过评审且评审问题已归零,源程序需通过项目规定的测试或产品用户认可。

3.2 阶段审核

在项目的生存期内,依据适用的标准、过程和规程,按照质量保证计划审核项目的过程活动和工作产品,向项目组和相关领导提供审核结果,标识并文档化不符合项,进行跟踪,直至不符合项得到解决[2]。在该过程中,应当注意如下事项:

1) 项目质量保证人员应独立于项目的开发和管理活动。

2) 项目质量保证人员对过程的审核可以采用评审或验收的方式进行。

3) 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应当及时记录且文档化,并进行跟踪处理,直至不符合项关闭。

4) 项目质量保证人员在每月末或每周末、里程碑点处统计所发现过程和产品的不符合项总数及其关闭情况,总结质量保证活动,进行分析,通过邮件发送给项目相关人员。

3.3 基线管理

基线是正式通过复审和批准的某规约或产品,它可作为进一步开发的基础,并且只能通过正式的变化控制过程改变[3]。基线建立的前提条件是基线配置项均已纳入受控库受控,且建立基线的审批手续已通过。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可能形成的基线主要有:功能基线、分配基线、代码基线和产品基线[2]。

航空软件产品的生存周期一般分为方案阶段(F)、初样阶段(C)、试验阶段(S)、定型阶段(D)、批产阶段(P)。该管理过程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C阶段转S阶段前,应已经形成功能基线和分配基线。在此基础上,建立产品基线,通过转段评审后,产品基线内容直接转入产品库并按照要求归档。

2)S阶段转D阶段前,同样应已经形成功能基线和分配基线,完成项目规定的软件测试,才能建立产品基线,通过转段评审后,产品基线内容直接转入产品库并按照要求归档。

3)定型前或者定型前转入批产,应按照要求完定型测评,形成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通过转段评审后产品基线内容转入产品库并按照归档要求归档。

4)代码基线虽然只包含源程序和可执行程序,但是必须有与当前代码基线版本一致的软件任务书、需求、设计等文档。

5)代码基线主要是为了解决项目联试时间紧张,未及时完成相应的回归测试工作而建立的状态,待状态确定后,应及时完成对应的回归测试工作,形成相应版本的产品基线,冻结状态。

3.4 变更控制

实施软件变更控制时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1)变更的原因需明确,且在问题报告单中描述清楚;若是由于用户需求变化导致软件配置项变更,则需有用户签订完成的技术协调单或协调纪要;或是由于软件自测试或者三方测试问题修改发起的变更,则需在软件问题单后附上测评机构提出的软件问题报告,说明问题的来源、类别、级别和详细内容;若由于外场联试需发起变更,则需联试版本的产品库出库手续完成后,才可办理版更手续。

2)受控级別不同,审批级别不同。需要根据所变更配置项的级别,确定需审批的力度,审批人员应当重点关注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影响域,并权衡其他的变更策略和方法,变更所需的资源是否合理、充分,发起变更是否会对整个项目进度有影响[5]。

3)变更入库时,确保待入库版本正确;变更审批通过后,软件项目负责人应确定待入库的软件版本是否正确,更改是否正确,确认版本无误后,方可办理入库。

4)若重新建立基线,需详细记录;项目的配置管理员利用配置管理台帐记录软件项目的变更、出入库及建立基线情况,如果变更后需要重新建立基线,则需要项目配置管理员在台账上记录清楚该基线修改的原因、内容及重新建立时间。重新建立基线后,应当及时通知项目成员知悉。

变更控制指的是在软件生命周期中,被更改的配置管理项必须正式取自配置管理的受控库、产品库[4]。为了准确把控软件技术状态,需要规范软件配置项的变更流程,变更控制的流程如图1所示。

4 结束语

本文基于GJB5000A三级标准对技术状态管理过程进行明细化,通过严格规范配置库建立、阶段审核控制、基线管理和变更控制过程等四个过程,确保软件技术状态正确、清晰;在航空软件项目中,实施本文的软件技术状态管理方案后,软件项目在管理力度和质量保证方面均有了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GJB3206A-2010. 技术状态管理[S].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2010: 1.

[2] 卫一芃.基于GJB5000A 三级的软件配置管理技术研究[J].航空计算技术,2017,47(2):101-104.

[3] 韩万江.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173.

[4] 周艳会,刘海,丁皓.软件配置管理简化实施方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6): 51.

[5] 仇雯钰,朱宏涛,杨罗兰,等.基于GJB5000A的软件技术状态管理方法探讨[J].遥测遥控,2018(2):39.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配置管理软件技术基线
汽车委托外加工零件自动化配置管理
适用于MAUV的变基线定位系统
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
一种改进的干涉仪测向基线设计方法
基于长三角地区需求的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
利用Java开发智能软件技术研究
建设CMDB任重道远
基于PLM 的IRIS 配置管理的实施和应用
技术状态管理——对基线更改的控制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