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音乐,中学民族乐团训练的有益“补充”

2019-11-01陈莉

北方音乐 2019年18期
关键词:小调名家乐团

陈莉

【摘要】本文以地方音乐在中学民族乐团中的运用为论述重点,阐述融入地方小调、借助多媒体、邀请名家指导和巡回展演等对丰富乐团训练的促进作用。依据地方音乐特征,多融入民族乐团训练,有利于丰富乐团训练内容,便于学生开阔认知视野。

【关键词】高中音乐;乐团;民族;地方;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促进其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发展是音乐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注重以校本课程资源活化音乐教学,利于学生在开阔眼界的前提下丰富艺术素材,增强热爱家乡和热爱生活的激情。我校在成了民族乐团后,有意融入了地方音乐,形成了特有的校本资源。地方音樂融入民族乐团,能在充实乐团资源和力量的前提下使乐团训练更有广度。同时,能够给民族乐团训练注入新鲜的活力。地方音乐融入民族乐团训练,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训练,开阔视野;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情感态度,增强其热爱音乐的兴趣。

一、融入地方小调,丰富意境

中学民族乐团作为校本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地方音乐元素应该是首当其冲的。融入地方小调能够乐团输入一股清泉和新鲜的活力,利于学生真正融入乐团中深入了解意境,获得丰富感知。融入地方小调,也是对民族音乐的一种补充,利于学生在博采众长中获得丰富音乐知识。

融入地方小调,让乐团训练更有地域文化特征。如,在训练《梁祝》《歌唱祖国》《最炫民族风》等歌曲时,可从祖国的美好河山出发,根据演唱的曲调让学生用歌声来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劳动人民。在演唱的过程中,我结合当地的小调,有意融入了时调的演唱方法,结合《五卅运动》《十送红军》等曲调进行演唱。学生通过吟唱的方式,一方面,能使演唱的歌曲更富有趣味,利于学生在主动歌唱的过程中形成深刻印象;另一方面,请部分同学主动登台演唱,帮助他们在深入体味中明白小调的运用方法;融入地方小调,能够给相应的训练歌曲提供必要的帮扶和参考。在教学训练中,可结合相应小调特征,引导学生将小调与民族歌曲相融合,并且形成丰富意境。

依据地方小调特点,请学生找出训练歌曲与此相关的地方,让学生在相互比较异同中有针对性地予以拓展延伸。教师可根据小调的特点,建议学生变换演唱的风格,让学生尝试运用小调的方式进行歌唱。根据小调内容,可以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与意境,鼓励他们在深入揣摩的前提下深化识记和灵活运用。

二、电教媒体展示,丰富内容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方音乐,可以赋予音乐更多的时代感和生活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眼球。借助电教化设备展现,有利于学生在形象的音乐情境中获得深刻感知,有效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电教媒体展示,能赋予地方音乐更多动感和形象,学生可根据电教媒体展示主动跟进哼唱和模仿,赋予地方音乐更多的精彩和活力。

结合媒体的展示,多给学生展示其中相应的元素内容,能让学生从中获得深度感知。如在训练江苏民歌《茉莉花》以及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时候,不妨利用多媒体展示茉莉花的形象,让学生轻缓的音乐节奏中感受到茉莉花的形、色、味等特征,感受其中特有的内涵意义,感受“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其中的浓浓喜爱之情。在《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教学中,可展示山丹丹花开的情形,从“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呦,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中感受人们盼红军的急切之情。很多同学在多媒体展示的情境中能主动融入相应的歌曲,从相关的演唱中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丰富其深刻理解,利于他们准确理解地方音乐的深刻内涵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充分利用多媒体,鼓励学生在主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不一样,能有效丰富教学形式,更利于学生在深入探知中强化实际运用。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音乐作品视频,让学生从中感受其中的精彩。在展示中,可引导学生深入体味歌曲演唱时演唱家的手势、眼神,让学生在积极模仿中诠释作品时候的神态,与演唱者产生共鸣,体会作品的内涵, 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鉴赏水平。

三、邀请名家指导,提升素养

多给学生邀请相关名家大师予以指点,能帮助学生在增强演唱基本功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深厚音乐基础知识。邀请名家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在原汁原味地欣赏地方音乐的基础上获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学生通过名家指导,能在尽情享受地方音乐艺术灵感的基础上补充自己的艺术素养,有利于他们真正关注地方音乐,并能灵活运用于民族音乐的训练过程中。

根据地方音乐的特点,可建议学生多到当地的文化馆聆听地方的特色曲调。如在每周的课外活动中,笔者都要根据民族音乐的训练要求,请学生主动跟随当地的名家大师学习歌唱。像学习《最弦民族风》的时候,可要求学生聆听凤凰传奇演唱,让他们从中掌握演唱的风格。除此而外,可请当地文化馆的大家运用地方小调的形式演唱《最弦民族风》,以此来使学生感受其中的内涵。学校可聘请当地的大师为学校的课外指导老师,欢迎他们多来到学校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学生领悟地方音乐的特色和与众不同。结合当地的音乐,我校的课外老师纷纷从地方音乐的起源、演唱风格、风格发展、社会意义等方面主动予以讲解,帮助学生从相应的歌曲情感中体味浓浓的地方民情风俗和习俗人情。很多同学在名家大师的指点下认真研究地方音乐与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联系,从中找到了学唱的元素。

多邀请名家指导,能够给学生更多的丰富理解切入点,有利于其在接受指导训练中获得真经。教师可结合名家指点,多将地方音乐与民族音乐进行融合,让学生在比较异同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特有的情感意境。关注地方音乐的特色,多请学生按照名师指点主动演唱,可以帮助他们在积极的实践中发现有价值信息,捕捉其中的深刻内涵。

四、组织巡回表演,展示技能

利用乐团对外宣传的优势,多组织学生进行巡回表演,让他们在主动享受表演过程中获得深厚认知。在巡演中,可借助地方音乐来给民族音乐作补充,让学生从相应的演唱中收获真正的知识。可借助巡回表演,鼓励学生多相互学习,可以帮助他们在尽情展示自我才华的过程中有效捕捉丰富的思想情感。

在指导学生巡回表演中,可建议学生多将地方音乐的特色和风格主动融入到表演曲目中,便于他们在真正感受其中特有内容中获得灵感和顿悟。在校园艺术节或歌舞演唱会上,可利用民族器乐演奏让学生从相应的民族音乐中找到更多的有效切入点和结合点。在表演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继承发展,要求学生从相应的歌曲中主动找出相应的可学习素材,让他们从相关的音乐中发现有效的切入点;另一方面,可组织学生深入总结反思,让他们在自我归纳提炼中获得深刻印象,主动转变为发展进步的动力。组织学生在巡回表演中深入交流,鼓励他们从地方音乐中摘录筛选相应的信息,利用地方与民族音乐的相关关联性主动深入联合,可以帮助他们从相应的演唱中找到相通之处,在主动转换中丰富情感。

组织巡回表演,能给学生更多的尝试和运用机会,便于其在主动演奏中激活自身的思想情感。跳出单独训练模式,有利于学生在真正感受民族音乐的精华中获得深层次的感悟,便于他们从中发现更多的音乐精髓。

由此可见,注重地方音乐与民族乐团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在真正深入关注音乐的基础上形成多元化的构思,有利于其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突出地方音乐的多元化、开放性和趣味性,定能使学生在真正融入音乐训练的过程中强化识记运用,增强其主动参与的激情。“地方民族民间音乐中驻足脚步,在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的浓郁芳香中沉思!”这是我们的庆幸,更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猜你喜欢

小调名家乐团
名家与楚雄
和声小调音阶
名家题词
Colorful you
名家推荐:2018暑假阅读书单(下)
名家寄语
愿你以梦为马,随处可栖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