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维码上的中国

2019-11-01陈先云盛德久

山东画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扫码二维码交通

陈先云 盛德久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曾经这是平民百姓的生活必需品。随着科技的发展,当前开门的首要事情是打开手机。买早饭、乘坐公交车、使用共享单车或汽车、购物等等,甚至是交友都离不开手机,离不开二维码。扫码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阔步进入“扫码时代”。

二维码涉及我们的衣食住行,成为金融支付、身份识别、信息查询等各类应用的载体。二维码,方寸间,便利了我们的生活,蕴藏着无限商机。在5G崛起、万物互联的趋势下,二维码愈加举足轻重。

看似简单的二维码,承载着丰富的信息,利用加密和解密技术,二维码图形可以记录文字和数字信息,并通过光电扫描迅速识别,并实现信息自动处理。据专家介绍,二維码将图片、声音、文字、指纹等信息数字化后进行存储,一个二维码可储存1850个大写字母、2710个数字或500多个汉字,还能储存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寸之间,海量信息,着实不可思议。

恰恰是二维码这些独有的优势,它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不断催生新产业,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在交通领域,二维码是智能交通创新和数字交通建设的重要内容,二维码技术已渗透到交通出行服务之中,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大大提高了我国交通运行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在智能城市建设过程中,二维码是重要的载体。城市居民可以实现二维码数字身份认证;二维码的数据共享可以使政府各个部门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政府机构间的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重点城市智慧平台、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了二维码技术应用落地。未来,二维码技术将在综合交通运输领域、企业高效运行、政府精细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方面,二维码也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进入5G时代,二维码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二维码作为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正渗透到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受到全球各国的高度重视。二维码产业链的布局也正在逐渐形成。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二维码将成为“万物的身份证”,并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但目前,公众对二维码还有不少担忧,最突出的是二维码的安全性问题。标准,是目前二维码最大的“痛点”,缺少统一的标准,二维码难免乱象丛生,为扫码带来了风险。

可喜的是,二维码国际标准的建立,已经“在路上”。8月23日,在广东佛山举行的2019国际二维码产业发展大会上,“标准化”成为与会者的关注焦点,建立全球性的二维码合作组织和编码标准,成为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共识,正式成立了国际二维码产业合作组织筹备委员会,向国际标准体系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在本届国际二维码产业发展大会上,二维码的标准体系也有新进展:万物互联编码标识命名系统“码标”正式发布,面向全球开放服务。码标可广泛应用于贸易流通、智能制造、网络安全、产品追溯、城市管理、社会服务、医疗食品等领域,对于促进各国信息安全和数字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走向标准化,有了“国际护照”的二维码,有望扫出新天地、畅行全世界。

(编辑/陈先云)

猜你喜欢

扫码二维码交通
浙江海宁“云证通”开启“码上生活”新方式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中国进入“扫码”时代
二维码
银联发布二维码支付标准
二维码,别想一扫了之
图说交通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