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卓:做新时代外语人

2019-11-01陈先云

山东画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外语

陈先云

时值暑假,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比往日安静了很多,蝉鸣却显得愈加高亢,尤其是到了夜晚,偌大的校园更显得空旷静寂。夜越来越深,食堂、图书馆、教室、宿舍……都先后熄灯了,文渊楼三楼有间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

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是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卓的办公室,这盏灯经常亮到深夜。灯下,王卓正在奋笔疾书,策划下一次学术会议,审读《山东外语教学》稿件、提交外语智库报告、撰写新专著……一件又一件在她专注而高效的工作中悄然完成。

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

我们第一次采访王卓的那天,她和团队正在主持召开“2019山东社科论坛:‘一带一路倡议与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我们也有幸聆听了她关于《外语学科服务我省“一带一路”建设》的大会主旨演讲。她畅谈了“一带一路”倡议中山东的机遇和外语学科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山东省外语人才需求以及外语学科服务山东省“一带一路”建设的问题、对策及建设体系等问题。她从外语学科服务我省“一带一路”建设的高度思考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问题,让人耳目一新。我们的采访也就自然从这个问题开始了。王卓笑着说,外语学人在这个新时代遇到了最好的发展机遇,也遇到了最大的挑战。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外语学人不能仅满足于关闭在象牙塔中,埋头做学问,而应该主动承担起我国对外发展过程中的智库角色,把自己的学问和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结合起来。

王卓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和她的团队通过召开对外话语领域的学术会议,在她主编的《山东外语教学》等学术期刊组织“中国形象建构”“中国文学和文化外译”等专栏以及多渠道参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等活动,把语言教育与国别区域研究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外语学科和外语教育助力国家战略的功能。因为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语种齐全,加上王卓的积极协调和推动,学院多个专业的师生有机会参与了山东省多个“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期间,王卓带领学院阿拉伯语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负责山东输出阿联酋的《探索生活大奥秘》和《数学王国奇遇记》两个系列25种阿拉伯语图书的阿语翻译。出版社编辑在审稿过程中发现了一处小问题,想与王卓联系商定,当时已午夜12点了,编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发送了一条微信。令编辑惊讶和感动的是,王卓竟然“秒回”。

让学术成为生活方式

在校内外的多次演讲中,王卓反复倡导“学术成为生活方式”的理念。在处理好学院和期刊事务性工作的同时,她依旧保持着学术研究高产的状态,奥秘就在于她本人把科研当作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她说,科研对她而言,就像每天吃饭、喝水般自然。她晚上在办公室加班常常到11点,而回家后才是她自己的科研时间,看文献写论文到深夜是生活常态。节假日和周末更是她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的黄金时间。“很多年来,我都没有假期和周末,只要不出差,我都在办公室,基本上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家,有时会到凌晨一两点钟。”王卓笑着说。“无论在飞机上、火车上,还是在各种场合,只要有空闲,哪怕只是几分钟,我都会看书或写文章。”

在大部分人看来,“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读书”就已很充分利用时间了,但是对王卓而言这还远远不够,“我每天平均睡四五个小时,保障高质量的睡眠就够了!”熟悉她的同事都慨叹:“王院长的精力永远都那么充沛,一般人做不到!”与王卓面对面,她身上那种积极昂扬的精神状态,会深深感染你。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而身兼数职的王卓是时间的女王,她像挤海绵的水一样挤时间,尽可能缩短睡眠,她把零星的时间充分运用起来,见缝插针,不给时间留空白,把各种看似烦琐的事务处理得有条不紊,同时做好学术研究,并传道授业解惑,送走一届又一届学生。

一分辛苦一分才。拼命三郎的精神,不懈的努力,科研成果自然就水到渠成。《多元文化视野中的美国族裔诗歌研究》洋洋洒洒,90万字,这部专著王卓写了10年。慢工出细活,这部专著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这也是她独立主持的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结题成果。此外,她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还有“意象派、黑山派、客体派诗学谱系研究”“《美国非裔文学史》翻译与研究”子课题“《美国非裔戏剧史》翻译与研究”、《丽塔·达夫研究》等。另外,王卓还在国内外高层次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多部,获得省部级奖项多项。鉴于王卓在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外语教育领域的贡献,2012年被选拔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与学生共同成长

王卓出生在教师之家,而当老师则是她从小的梦想。报考大学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师范大学,就业时更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当老师。她爱教师这个职业,爱她的学生。她说,在26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看着自己的学生完成学业,参加毕业典礼的时刻。在2019年的畢业典礼上,她含着眼泪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说:“看着你们离开是我们最伤感也是最幸福的事情,而等着你们回来则是老师们最浪漫的故事。”

教学相长,做学问,写专著,为王卓的课程不断注入养分。外国语学院是山东师范大学最大的院系之一,有教师160多人,本科生1600多名,研究生300多名。作为院长,王卓教务繁忙。她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她是为数不多的给本科生上课的博士生导师,此外,她还带着多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王卓说:“现在科技发达,给学生们上课要不断创新,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要求我们要在教学方面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把课上好。”王卓的研究生商轶说:“王老师的课很有趣,她注重启发式教育,非常有吸引力!我的一位同学就是因为本科的时候听过王老师的课,才决定报考王老师的研究生!而且王老师很容易沟通,在治学方面非常严谨!”

作为教学管理者和研究者,王卓非常注重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她是我国“跨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和研究模式的倡导者之一,她发表的《从简单复合到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谈新时代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师范类英语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等文章,在我国外国语言文学领域产生了较大反响,对我国新时期外语人才培养和研究具有引领性作用。她创办的“雅阅·跨学科文学沙龙”也成为这一人才培养理念的拓展,通过邀请学界名家,在“跨学科”的视域下,为她的学生们打开一扇通往“文学圣地”与“学术圣地”的新大门!

做现代高校管理者

王卓不仅承担着学院管理和学科建设的重任,还担任《山东外语教学》的主编和《基础外语教育》的联合主编。这两本刊物都有过辉煌的历史,《山东外语教学》更是首批外语类核心期刊,在外语界有很大的影响,但它们在发展中曾遇到过困难,比如编辑团队、机制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刊物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王卓提出了“外语学刊和外语学科协同發展”的理念,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组建新一届编委会、全面改版、 全面数字化、编辑团队学者化、期刊平台化等,使得这两种期刊重新焕发活力。

8月20日,“新时代外国文学研究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作为此次活动的策划人,王卓主持了本次研讨会。王卓介绍,像此类活动,每年要举行七八次,甚至更多。策划组织此类活动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王卓说本次研讨会准备了大半年。外国语学院的教师翟乃海说:“王院长的组织沟通能力非常强,人缘也非常好,从这次研讨会就看出来了!”

我们在办公室采访王卓时,她刚从青岛参加会议回来。“作为外语学院的院长,做好学术、上好课的基础上,还要谋划学科的发展,宣讲我们学院的优势,这样才能招揽到优秀人才!”因此,王卓经常忙于参加各种活动和会议。

行政、教学、学术、会议……让人应接不暇,但善于打理时间的王卓总是游刃有余,把各种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人们看到的总是精神饱满、热情洋溢的学者形象。“我会集中统筹安排不同的事情,有时开一上午会,会场上不断变换着一波一波的人,我在那里稳坐泰山!”王卓笑眯眯地说。严谨的治学态度,并没影响王卓由内而外的温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王卓取得的成就不是一日之功。大学毕业后,她进入高校当了一名英语教师,从小喜欢写文章的她,结合自己所学的英语专业开始写论文,并频频被国内重点期刊采纳。“当时同事就很羡慕我,觉得我这样年轻就发了这么多论文很幸运!其实,拒稿量和发稿量是成正比的,他们没有看到而已!”光环背后往往是艰辛的努力。

王卓认为学习是终生的事,30岁那年,身怀六甲的她备考研究生,复习考研对一个准妈妈而言非常不易。“复习的时候,心理和生理都很不适。当时和我一起考研的有两位同事,后来由于各种原因都放弃了,好在我坚持了下来!”王卓欣慰地说,“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在我身边走来走去,大概看我大腹便便,很为我担心。”读研对王卓而言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读研期间,孩子小,需要照顾,白天由公公婆婆帮着带孩子,我去山东大学上课,晚上回来照顾孩子。” 40岁,她又考上了博士。考博期间,王卓的母亲生了重病,她想放弃,但是妈妈鼓励她一定坚持。王卓就边照顾母亲,同时兼顾各种事情,边复习考博,终于如愿以偿。

2012年8月,读博期间,王卓申请了国家留学基金,去宾西法尼亚大学英语系深造一年,这次访学她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和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元文化视野中的美国少数族裔诗歌研究》。2018年12月,王卓又去马萨诸塞大学阿莫斯特分校非裔研究中心访学,此次访学的目的是完成她的国家社科重大招标子课题“《美国非裔戏剧史》翻译与研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王卓践行了这种可贵的奋进精神,并在治学的道路上不断攀越高峰,看到越来越亮丽的风景。

(未署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吴洁)

猜你喜欢

外语
六月记事簿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改革开放后的全民“外语热”
外语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我要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多一点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