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验与认知:《雪精来过》的可读性及其深度隐喻

2019-11-01李利芳

中国图书评论 2019年10期
关键词:汤汤儿童文学土豆

李利芳

汤汤是当前我国儿童文学界为数不多的优秀青年童话作家。在感知、理解、生成童话意象及创造童话世界方面,汤汤已表现了独特的天赋与优势,并形成了自我鲜明的艺术风格。童话是最典型纯粹的儿童文学文体,对这一最具历史性与经典性文体的传承与创新,也是考验我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艺术智慧的一个重大课题。汤汤的童话创作近十余年来备受业界瞩目,其所探索的本土化童话创作道路值得我们去做深入的总结与分析。

继灵气十足的“鬼童话”系列创作之后,近年来汤汤立足中国一个叫作“南霞”的村庄,书写了一个叫“土豆”的乡村小女孩的奇幻童年故事,其文学质地的饱满度与艺术呈现的新颖度均颇引人关注。能够扎根中国土地,朴素细致地持续映现中国小女孩“土豆”的奇幻童年,表明汤汤的童年生命关怀意识已经更为自主自觉,其对童话本体的理解及对中国童话发展通道的探索均已行进至一个新的阶段。

文学之所以能够作用于人的精神生活,大抵主要的机制原理在于与人既有经验世界的契合,以及同时借由感觉本质建造出现实物质世界难以或不能抵达的存在状态中。因此,文学便既是映现,更是生活的更新。儿童文学,或童话,在文学这一功能属性的呼应与阐释上,显得更为直接与充分。因为,写给孩子看的文字,其与儿童读者经验世界的贴合度、融人度可以说是“儿童文学”进入儿童世界的第一道“准人证”,此“通关”说着直白简单但实践起来却着实不易。因为古往今来,真正能够禁得起时间检验,为大多数儿童发自内心喜爱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其实也是数量不多的。在还原并逼出童年经验的内在真实性方面,汤汤看起来是有艺术天分与较强的文学能力的。对“土豆”奇幻童年这个系列的创作,她有一个清晰的理念:“从平常生活里写出奇妙童话,而不是从神奇里寻找神奇。”“平常生活”其实就是普遍的经验世界,它是文学唯一可靠的源泉。但对经验内在本质的把握,以及通过呈现经验本身而去勘探世界的真相,进而获取“神奇”,这又是最难的。因为,世界上原本也不存在现成的“神奇”,如果作家将“神奇”奉为圭臬,直接进货,现买现卖,那便也是假“神奇”了,如空中楼阁,不能存活,而真正的童话奇迹显然是发生在平常生活里面的。

一套六本的奇幻童年故事从土豆的4岁写到14岁,显然这个历时的跨度内蕴了儿童的成长性主题。我们以其中的一本《雪精来过》为例,来具体考察汤汤如何能做到深刻体察儿童的内在经验世界,并同时发挥童话的隐喻功能,实现价值引领,以在精神上扶助孩子成长。

汤汤自己说,《雪精来过》的灵感来自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童年印象中,“雪世界”的晶莹剔透是令人永恒向往的,将“雪”挽留下来,是孩提阶段每一个孩子本能的想法与心愿,这也正如他们对待世界上任何美好事物所持的心结一样。于是,还原并打通这种愿望实现的可能性,然后再以成年人的经验与智慧去演绎“愿望满足之后”的故事,让孩子在“亲身”的实践与体历中去领会其中更为复杂的人生况味,进而积极树立“理性”的、多样化的生命观与世界观,便是汤汤想通过《雪精来过》实现的一次童年成长。

如此的创作思想以理论去概括与综述时,其实非常简明,也极其抽象。而真正转换成一个孩子喜欢读的故事,便体现的是童话家的本领了。在本书中,能够比较有力展现汤汤的创作功力的,是她对儿童文学“文学性”要义的良好把握,对“儿童”身体嵌人文学世界的精深理解,以及艺术上的圆满实现。此处,我们要引入的便是认知科学上的一个概念——“具身化”,以便从更新的儿童文学认知研究的视角来确立《雪精来过》的文学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科学中的“具身化”观念开始受到较大关注,它强调心智和认知是与具体的身体密切相关的。具身认知使我们关注在一个环境中的具体的身体结构和身体活动与儿童心智与认知发展的本质关联。那么,聚焦于文学世界内部,“具身化”作用机制又是如何实现的呢?这便是儿童文学认知研究中的一个崭新课题。汤汤的《雪精来过》在此论题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颖的素材与思想,这主要是因为她在本书中对儿童“身体性”的感受与细致刻绘,非常引人注目。

正是这一点,是保证汤汤的文字能够紧密贴合儿童经验世界的实体支撑。“身体之真”与“身体感受之真”是赢取儿童读者共感、经验打通的基石。或者说,就是儿童经验世界本身。这也使得我们明白,为什么儿童文学中动感的生命形态书写显得那么关键而普遍。即便是对没有生命的物体,也非得采取“拟人化”的方式去表达。这是因为“身体性”作为了认知的先决条件。对个体来说,在童年阶段与早期认知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充分。

“雪精”是雪的精神的抽象,在儿童的期待视域中,可以具象演化为一个有身体的人物,她就负责下雪。土豆看到了“雪精”,一个身体特征极度新异与美丽的精灵。雪精非常聪明地利用了土豆的喜爱之情,在该离开的时候却留在了人间。在随后的日子里,雪精更加肆无忌惮地利用自己下雪的能力,与土豆良心上的折磨,逐步控制了整个村庄……从晶莹剔透之美走向不可控的貪欲与邪恶,小女孩土豆完整地经历了这一震惊性的事件,而这一过程是以她与雪精彼此问交往时身体上真切的感知变化为主轴的。比如土豆很快觉察到雪精身上散射的神秘与诡异,土豆对“雪的细微感受,雪精让土豆睡够103天就能够变成雪精,以及村里人都陆续变成雪人等。为了战胜雪精,土豆必须克服“沉睡”的呼唤,努力让自己的身体保持警醒,最后走上了一个人的战斗之路。

儿童文学之于读者的影响力在于“替代性”的经验满足。即儿童读者通过阅读书中主人公的经历,以同理心同情心置换于自己身心,进而实现良好的情感与精神干预。从具身认知的观念看,故事中儿童的身体结构、身体活动、身体变化等均是儿童形成认知的重要前提,始终与精神成长构成有机的整体。看起来汤汤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确是自明的。整个故事都在密切围绕着土豆细微的身体变化展开,且土豆自我对自己的身体也一直处于自觉的省察与控制中。这些极具经验感的叙事使得故事变得非常好读。

“雪精”本是美好的化身,但当其一旦溢出自我存在的边界时,她给世界带来的便是巨大的灾难。《雪精来过》富含深度隐喻,它告诉孩子们,我们在“美”的面前必须具有“止步”的意识与能力。“美”在客观上是有限定性的存在。宇宙、自然,万千世界均有其运行的法则与规律,人类切不可因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去人为破坏。人类可欣赏沉浸于万物之美,世界本是多样化的。但如果止于一端地去纯粹地占有与沉溺,于主体于对象便都是可怕的灾难。我们看到,如此具有普遍价值的哲理命题,汤汤在文本中通过小女孩土豆的“亲身”经历去做了精彩的演绎与呈现。通过经验的共感去获取儿童的良好认知,在故事的可读性中实现深度隐喻的潜移默化,这便是优秀儿童文学一个共性的规律特征。《雪精来过》可以作为这样的样本去做个案关注。

猜你喜欢

汤汤儿童文学土豆
小绿的樱桃(下)
哪怕是只丑丑猪(中)
刊首语
她就在我书架上
土豆喝水
土豆的问题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许白与周汤汤
发芽土豆带着毒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