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结构理论角度聚焦阶级与商品拜物教问题
2019-11-01王银辉
王银辉
马克思关于阶级与商品拜物教问题的理论思考始终是国际学术界与思想界关注的重要内容。2018年英国学者弗里德里克·哈利·皮茨的《批判资本主义:解读马克思的新方式》一书,针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核心内容,如价值、辩证法、阶级、劳动、危机及后工人主义等,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性思考,其中关于“阶级与商品拜物教”问题的论述,不同程度体现并融合了当前国际学术界新的流派思想[如德国新马克思主义者米夏埃尔·海因里希(Michael Heinrich)、英国开放马克思主义者沃纳·博内菲尔德(WernerBonefeld)、意大利左翼思想家安东尼奥·奈格里(Antonio Negri)等人,对马克思的新解读]。因此,掌握国际学术界关于“阶级与商品拜物教”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动向,洞悉西方关于马克思解读的新方式,对于我们全面理解马克思及其理论,坚持并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皮茨的社会结构理论
皮茨在《批判资本主义:解读马克思的新方式》一书中指出,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与商品拜物教的认识,是通过社会结构理论把注意力转向资本主义社会对抗的阶级性质来解释这一点。关于社会关系结构问题,他强调对商品拜物教的理解与认识,必须置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社会关系内加以解释”,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产品价值的实现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获得。因而,皮茨主张要坚持马克思所开启的对商品拜物教问题的批判,既要在交换关系的层面进行解码,又必须首先解读劳动分工,才能真正理解生产、价值、价格、钱币以及货物所有权等相关问题。
皮茨从马克思的观点出发,认为如幽灵般的商品拜物教在现实社会关系中有一个基础——关于商品价值的定位问题,“物品之间的价值定位不仅包含了劳动力的、卖方买方的‘有利可图的剩余价值的提取的预设,而且也正是这种提取,成为劳动力所赖以生活的内容”。皮茨立足于马克思所开启的这项工作——通过把社会视为具体且根植于现实的社会关系,来发展自己的社会结构理论。皮茨认为马克思对这一领域的开拓,不仅存在于他对商品拜物教批判的理论阐释中,而且始于他对黑格尔的批判。皮茨熟悉当代西方学术界(尤其是德国新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的新解读(the New Reading of Marx),特别关注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潜在的黑格尔概念:冲突(contradic.tion)、双重(doubling)、假象(sere-blance)、现象表现(phenomenal man-ifestation)等。皮茨认为什么导致以社会结构理论形式提出来的商品拜物教理论,这一问题始于马克思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接触,但马克思并没有完全展开探讨。黑格尔强调主体只能在一些外部对象中意识到自身,马克思则把黑格尔提出的绝对的、永恒的、理想的主体历史化,植根于一套历史和集体关系中,同时引入了否定性的元素。马克思由此实现把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转化为唯物辩证法,同时受费尔巴哈关于人类活动的创造以异己的形式反过来控制它这一关系批判的启发,从批判的角度向前推进。马克思认为,尽管《精神现象学》是在自我创造的世界中理解“人的疏离”问题时,“被遮蔽并使批评神秘化”,但在其“精神”的理想主义表述背后,隐藏着适用于现实真实的“所有批评要素”。皮茨认为,这种认识成为横贯马克思著作的联结疏离、异化和商品崇拜的一条主线:“‘没有对象化就没有主体的矛盾。”
皮茨指出,正统马克思主义思想倾向于把马克思早期著作与后期著作区分开,而德国新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对马克思的新解读,希望通過提出商品拜物教理论是《资本论》中价值形式理论的核心,来突破这一点,这些内容反过来又可以证实: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主客体辩证法以及疏离概念的延续。因此,皮茨认为,社会结构理论是以主客体辩证法为基础的这一概念性主线的又一表现,因为社会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客观性表现在社会具有一种包含并支配着细节的抽象的普遍性,主观性主要表现在社会只有通过人的存在才能存在和再生。这种二重性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它通过超出人控制范围的社会形式来调节、调控人的实际生活,是命运的冲突,因为人“本身的社会运动具有物的运动形式。不是他们控制这一运动,而是他们受这一运动控制”。
皮茨站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立场,从抽象与具体、客观与虚幻之间明确的辩证关系出发,坚信在社会结构中经济上的抽象并不是一种被剥夺了的不真实层面,而是客观的幻象,通过这种幻象将主体分类,由此我们发现自己处于生存的陌生境地,他主张社会结构批判并不是强调把他人从虚假的意识中解放出来。他指出对人类实践以商品形式出现的这种扭曲方式的任何“祛魅”,只能给我们揭示“世界构成的虚假性……这个世界声称自身独立于社会个体,而社会个体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组成、包含并维持着这个世界”,而却“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个我们所处的熟悉而陌生的世界。
皮茨相信世界与社会个体关系的出现,并且在这些关系中,拜物教形式才得以产生并长期存在。为了更好地呈现并剖析这一问题,他借用阿多诺的观点来加以解释——“商品拜物教一方面是一种表象,另一方面又是终极真实”。用金钱的方式来定位物与物之问的关系,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金钱表达了两种商品之间的社会中介关系,看似“荒谬的”,实则表达了私人劳动和社会集体劳动之间真正的构成关系,使我们能够通过商品获得我们作为人类物质生产所需要的东西。不仅在物与物之间、商品之问的关系层面,在生产层面上亦是如此,对于工人来说,“他们的私人劳动的社会关系就表现为现在这个样子,就是说,不是表现为人们在自己劳动中直接的社会关系,而是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此,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的批判理论接受了社会中物的出现。然而,这一批判理论也存在部分问题,即该批判理论的特点是一种批判性的对表象的接受,只是为了谴责它们。因此,皮茨提出:“从我们创造中来,但我们却无法掌控,经济抽象的世界包含着既真实又虚假的现实表象”。
皮茨注意到,从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出发,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与社会结构主题有关的当代批判理论相接触。在挑战主流经济学中的同化方面,经济范畴的社会结构理论认为社会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社会”,即人类实践的总和,正如博内菲尔德所说的是“在社会关系中的社会个体”的总和,也是霍克海默所讲的“一个明确的个体,处于他与其他个体和群体的真实关系中,处于与某一特定阶级的冲突中,最后,处于与社会整体和自然的最终关系网中”。皮茨从马克思出发,综合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博内菲尔德、霍克海默等人的观点,进而明确提出,与社会结构主题有关的批判理论的“出发点”绝非一般意义上的“人”,也不仅仅是明确的社会关系,更要强调的是知识与事实的问题。在知识与事实的关系问题上,“一方面总是有概念化的知识,另一方面是事实又被包含在其中”。法兰克福学派所秉承的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立场,尤其是批判理论的否定性与批判性立场,在霍克海默、阿多诺那里有着鲜明的表现。皮茨认为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已经将实际生活概念化。他进而强调一方面在客观经济范畴中人类实践的抽象具体化本身产生于实践,另一方面,揭示了在客体对象之内社会结构本身理论化的蕴含。皮茨主张:“理论与事实之间的关系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批判理论在其中活动。被揭示的这种矛盾和对立不仅仅是一个表象问题,而是这个世界真实的、基本的部分,批判理论也是其中的一部分。”皮茨反复强调批判理论绝不是“外部”的,不是从外部的立场进行,而是内在的批判,它“通过对体制的阐述,实现对体制的爆炸,以及对既是社会结构的又是自然的体制的爆炸”。
皮茨将商品拜物教问题,融人批判社会理论的政治经济批判,既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传统,却又有所不同,他认为外在自然经济学属于经济范畴,然而,经济范畴的社会结构理论更需要集中于阶级对抗问题,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根植于历史和持续性原始积累之下的阶级,使个人“在毁灭的痛苦”中,又依靠抽象的经济运动来支配,“经济规律把自己强加于维系社会的行为主体背后,社会由真正的经济抽象的运动所支配,类似于神话中的命运观念以破坏性的力量强加于社会个人,在眨眼间将他们与生存方式相分离”。皮茨追问人类社会及其再生产为什么会采取这种社会个体与生存相分离的经济形式,他认为应该从社会结构中来寻求答案。在皮茨看来,“社会结构”不仅涉及人类实践如何形成一种社会形式的问题,而且涉及人类实践本身如何通过社会化中介的抽象进行活动的症结。进而,他明确指出:“通过这些抽象施加于生存个人的强迫是由阶级对抗所构成,即一群依赖出卖他们的劳动能力,通过神秘的以货币为中介的商品价格交换,而他们的劳动力是以工资形式来支付。抽象的社会形式与具体的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关系,经济范畴的社会结构理论开始着手解读。”
综上可见,皮茨以商品拜物教这一理论问题与社会现象为出发点,结合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些主要观点,从批判性角度,探讨阶级斗争、价值、交换、世界与社会个体等问题,提出并建构他的社会结构批评理论。
二、皮茨社会结构理论的特征
从皮茨对社会结构理论的论述中,我们隐约可以发现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对于解读马克思的几个重要信息。
首先,对马克思《资本论》及其中相关内容的格外重视。马克思《资本论》对社会财富、分工、资本积累等问题的阐述,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公平正义等领域的理解与剖析,具有划时代意义,今天仍然具有非常强劲的、广泛且深刻的影响。皮茨的《批判资本主义:解读马克思的新方式》一书,综合了当今西方学界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新解读的内容,主张打破正统马克思主义研究将马克思著作进行前期与后期割裂开来的局限,强调突破这一局限的关键在于《资本論》,回到马克思的基本概念,回到《资本论》中的核心概念。皮茨以当代社会的商品拜物教为问题的切人口,重点考察了《资本论》中众多的核心概念——商品、交换、货币、价值、世界、生产、劳动力等。该书的前半部分对这些概念进行了新的探究,既具整合性又富创建性,对马克思《资本论》既有继承又有批判与发展,其中一个理论贡献在于立足当代社会发展的具体现实,针对西方社会中的阶级问题与当代商品拜物教的症候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与探索,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作者以唯物辩证法和现象学等方法为基础,结合社会学、经济学与劳动生产领域中的相关观念,批判性地深入探讨,从而形成自己社会结构的批判理论。皮茨强调从社会结构理论的角度,来看待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价值、货币与交换等问题;对阶级与商品拜物教等问题的深人认识与批判,应该通过社会结构理论才能更有效地实现。
对资本及其相关问题的重视,从马克思《资本论》诞生以来,一直是许多学科领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时至今日,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本论》中的许多概念,更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不仅在皮茨《批判资本主义:解读马克思的新方式》一书中得到显现,而且也是当代西方学界聚焦的热点内容,如米夏埃尔·海因里希、沃纳·博内菲尔德等,对《资本论》中的相关问题都进行了独特的理论阐释。此外,资本问题的研究一直备受学界关注,不仅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文艺理论等领域,对其他学科的影响亦日益扩大深人。如在经济学领域中,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的《21世纪资本论》,一本数百页的经济学专著,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与世界金融危机频发的背景下,围绕“收入”“资本”“结构”“分配”“资本管制”等问题进行深人思考,探讨重心在于财富分配问题,2013年9月法文版问世,备受学界关注并引发讨论,2014年3月和9月英文版与中文版相继面世,被追捧为“经济思想史上具有分水岭意义的著作之一”“最近十年来最重要的经济著作”的同时,又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然而它成为畅销书,在欧美及亚洲各国影响之广泛已是有目共睹的。不难发现,马克思所开启的关于资本论问题,随着当代经济发展、金融问题、财富分配等时代发展中需要的增强,对相关资本问题关注的不断加强,许多理论家、经济学家重新回归马克思《资本论》所思考的重要理论,融人当代的时代精神与发展问题,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可见,回归《资本论》,对之予以重新审视并解读,已为当代西方学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增添了一道亮色。
其次,内在原则与内部立场。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来看,社会包括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问题。其实,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是一个动态的、辩证的、具体的发展过程,不是一个固定化了的、单一的理论概念。马克思在唯物辩证法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黑格尔法哲学和亚当·斯密古典政治经济学等思想,总结自己的社会历史观,从而形成的关于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市民结构、宗教结构、法律结构、意识结构等一系列理论思想,具体表现为:他详细探讨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国家与市民社会,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与小手工业者等各阶级之间关系和特征,等等。学界有学者将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分为“社会基本结构、社会功能结构及社会关系结构三个维度”,这样的努力有助于我们整体把握这一理论,但同时也可能限制我们对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全貌及其生成性、动态性及具象化的理解。
皮茨的社会结构理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唯物辩证法及剩余价值等理论,将阶级与商品拜物教的问题置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抗这一具体语境中加以考察,通过物的交换关系层面、劳动分工来予以展开,在冲突、双重、表现等概念的抽象化过程中,考察主体的存在,梳理人这一主体与对象之间的疏离与异化问题:在主客体的关系上,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客体辩证统一的观点,指出世界、社会既具有主体性的又具有客体性的双重性,作为主体的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在社会只有通过人的存在才能存在和再生;在现实世界与幻象的问题上,他强调个体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要真正意识到这个组成、包含并维持着我们的这个世界,在生产层面,工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皮茨认为传统社会结构理论批判从明确的社会关系出发,对于我们真正发现社会结构批判的局限性和阶级对抗均产生影响,批判的出发点应着力于理论(或知识)与事实之间的关系,因为“‘事实是‘由人类的观念和概念共同确定,先于‘理论化”。鉴于理论与事实之问的这种内在关系,批判理论绝不能采取外在的立场,应遵从这种内在原则,对体制进行阐述,实现对体制的爆炸。
皮茨主张通过内部的立场和原则来看待社会结构问题,以他的这种经济范畴的社会结构理论来阐明阶级对抗问题,经济规律以抽象的运动形式支配实践,使社会个体与其生存方式相分离,支配社会个体的存在。因此,社会结构理论应遵从内在原则和内部立场,从抽象的社会形式与具体的社会关系来探讨商品拜物教问题,解决具体的人与抽象的社会之间的问题,阐明阶级对抗与阶级斗争问题。
再者,阶级对抗或对立问题的淡化。皮茨的社会结构理论出发点是要以其理论来阐明或解决阶级与商品拜物教问题,以具体化的阐释实现对社会结构及体制的爆炸,然而,其理论自身却走向另一种哲理化、抽象化,而且如何解决阶级斗争问题,如何消除商品拜物教问题,他给出的答案也比较模糊。其模糊性不在于怎么看待阶级斗争或商品拜物教问题(皮茨本人主张从社会结构理论的角度来看待、理解阶级与商品拜物教问题),而是在涉及怎样根除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时,他与马克思却有着不同的见地。
马克思强调商品拜物教问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是由劳动力创造,由人创作完成,但人却产生对物、对商品的崇拜,物、商品、资本支配人的命运及存在。他通过对劳动力的物化、物转化为商品、商品与生产的关系,以及货币与资本的关系、商品价值、交换等内容的分析,揭示生产者与商品的关系,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關系之问各种错综复杂的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如何被物化、被异化,变成冰冷的物与物的关系,从而建构了他的拜物教话语谱系。马克思不仅分析了这一物化、人的异化及商品拜物教产生的具体过程,而且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及社会形式具有的拜物教性质,尽管我们不能“把一切社会形式都看成资产阶级社会形式”,但要消除这些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拜物教性质,离不开从资本批判、剩余价值批判、意识形态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等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理论基点来审视并细致剖析,更离不开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消灭剥削,消除私有制,因为只有消除“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才会成为可能。同样,卢卡奇明确提出:“商品拜物教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即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个特有的问题。”他将拜物教问题与阶级意识,尤其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相结合,主张增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通过阶级斗争、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来最终实现消除商品拜物教问题。然而,皮茨的社会结构理论涉及更多的是“阶级对抗”(class antagonism),很少有更全面、更深入的阶级斗争方面的内容,他对有关货币的价值理论、非物质性劳动、创意产业、后工人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与价值理论等问题有比较详尽的探讨,且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感和当代性,然而却停留于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西方左翼思想家对当今资本主义批判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仅揭露了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种种弊端,而且深刻地分析了产生这些弊端的根源”,然而却极少涉及消除私有制问题。就皮茨个人而言,“资本主义的彻底革命取决于认知、信息传播(com.munication)和创造力方面的非物质劳动,他们将最终实现我们的解放”,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由上可见,尽管皮茨认同马克思有关价值、货币、劳动力、商品拜物教等方面的理论,但他们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却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马克思坚持消灭私有制,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皮茨则认为解放的实现在于通过认知、信息传播和创造力这些非物质劳动的彻底革命。
三、结语
在《批判资本主义:解读马克思的新方式》的丛书总序中,开篇便强调“马克思的复兴”问题,明确提出:“马克思的复兴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无论这个难题是中国的经济繁荣还是‘西方的经济萧条,毫无疑问,马克思如今在媒体中常作为宗师出现,而不像以前那样被视为一种威胁。”不难看出,为了解决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难题,西方社会今天仍一如既往地把对马克思的研究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源,而且正在不断加强、深化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人新的时代,发展中将面临新的问题、挑战与困难,要坚持并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离不开“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实现“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项重要任务,离不开对马克思的坚持与不断深入研究,中国学界既要加强自己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又要放眼世界,借鉴国外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皮茨的《批判资本主义:解读马克思的新方式》一书,对社会结构、阶级及商品拜物教等问题的探讨,尤其是货币价值理论,综合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成果,如沃纳·博内菲尔德、米夏埃尔·海因里希和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里卡多·贝洛菲奥雷(Riccado Bellofiore)等人的相关成果,从社会结构理论的角度为我们理解阶级与拜物教问题展现了一个不同的视角——知识(理论)与事实之间关系的内在性,从内在的立场看待社会、阶级及拜物教等问题。尤其是关于商品拜物教问题的分析,为当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意义。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加之经济化全球背景下消费社会与消费文化的影响,消费经济在我国社会的主导地位日趋显著。由于“我们置身于消费社会的各种景观之中,满眼都是符号化的物品和物品化的符号”,社会发展中出现了愈来愈鲜明的物崇拜现象、偶像崇拜现象,这种社会存在意义上的拜物教,已不为西方发达社会所独有,已成为我国的一种社会存在现象。吸收并借鉴西方国家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揭示人把商品作为物加以崇拜的现象,探析拜物教在现代消费社会中这一病症存在的“病理”及根源,清晰认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利于更好地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回归为人服务,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亦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