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新解读沁河历史上的那次特大洪水

2019-11-01温小国郑会春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9年8期
关键词:黄委沁河沟口

温小国 郑会春

沁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因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和洪水特性,在黄河众多支流中是唯一纳入国家统一规划治理,由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直接管理的河流。

从有史料记载的237年至1948年的1712年中,沁河下游共有117年决溢293次,淹没县城达18次之多,给沿岸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人民治黄以来,确定沁河的防御标准为:防御小董站4000立方米每秒洪水不决口,该防御标准为20年一遇。河口村水库投入运用后,其防御标准提高为百年一遇。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沁河发生的那次大洪水作为沁河规划治理和防洪管理的重要依据。将其流量推算为14000立方米每秒,在沁河历史上真的会发生这么大的洪水吗?

怀疑那场最大洪水的缘由

在旧中国,沁河没有管理机构和实测水文资料。对于一些大的洪水,沿河百姓会以一些特殊方式做出印记以告示后人。人民治黄以后,为了便于沁河的治理与开发,黄委分别于1954年6—8月和1955年4月,对沁河开展了两次洪水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推演,确定了历史上沁河发生的最大洪水在1482年,洪水流量为14000立方米每秒。其依据是,在阳城县的一些地方仍然保留有1482年那场洪水的碑刻记录,尤以九女台“成化十八年河水至此”石刻清晰可靠。

(1)九女台留下的记忆。坐落在沁河左岸东沟河与沁河交汇处的九女台,是一长约45.0米、宽约30.0米、高约30米的石质高台。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第9个女儿也就是九仙女喜欢这里的山水,经常来这里嬉戏沐浴而得名,台上建有九仙女祠。不知是九仙女祠的盛名,抑或是那场大洪水的原因,引来不少文人墨客在此抒怀畅饮,留下不少赞美沁河的诗篇。

在九女台的下游,修建了一座杜河水库。最大坝高38.0米,正常蓄水位462.0米(大沽高程),总库容2800万立方米。该水库的修建,使九女台成为一座水中孤岛。在九仙女祠庙门旁迎面石壁上,“成化十八年河水至此”的字迹依然清晰,洪水题刻的高程为464.78米,水库水位距1482年洪水位仅1.0米左右。

(2)文献对那场特大洪水的记载。在沁河流域的许多地方志中,都对1482年的洪水有所记载。《明实录》等历史文献中也有记述:“成化十八年八月,乙卯,河南自六月以来,雨水大作,怀庆等府宣武等卫所坍塌城垣共一千一百八十八丈,漂流军民有司衙门庙坛居民房屋共三十一万四千五百九十六间,溺死军民男妇一万一千八百五十七,漂没马骡等畜十八万四千五百六十九。”从以上的记载,可以肯定明成化十八年的这场洪水是历史罕见的。

也可从《明实录》其他记载中得到佐证。“成化十八年九月,丙午,以河南水患改派是年充军粮十万石于江西、浙江、湖广、山东南直隶补纳,每石加耗米一斗。”“成化十八年十一月,丁巳,以水灾免山西及潞州孝义等十二州县共粮六万八千一百九十余石,草十三万六千三百八十余束,其泽州曲沃等十六州县卫所粮三万六千四百余石,草六万七千六百余束于内免十之七。”

1482年洪水在当地群众中流传很广。据传该年洪水包围九女台长达49天,导致庙内饿死两个小和尚。大水过后,老和尚给小和尚塑了泥像,直到20世纪50年代泥像仍在。

(3)对那场特大洪水的疑问。洪水的重现期是确定一条河流防洪标准的依据。该河流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最大洪水对进行洪水推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黄委对沁河流域洪水调查后确定的如1482年、1895年、1943年和1954年几场大洪水,其中1895年洪水在《晋城县志》中有“清光绪二十一年丹河水涨”的记载,1943年和1954年的洪水在调查时有多人亲身经历,洪水信息可靠。

沁河五龙口以上为山区河道,洪水特点是“来猛去速”,一般呈“单峰”或“双峰”。一场洪水过程一般在3~5天。何况九女台以上积水面积仅不足8000平方公里。多年来,一直在讨论的1482年“大洪水”,主要依据是九女台洪痕计算的洪峰流量。不少專家对该洪痕的指示意义在认识上存在着分歧。

为此,根据水利部安排,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在2002年3月对黄委报送的《沁河河口村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勘测设计任务书》进行审查时,提出了“在已完成的勘测设计成果基础上,按项目建议书编制及相关规程要求进行勘测设计的补充工作,重点开展水文、气象、社经资料的补充收集;水文基础资料的复核、系列延长;水库工程开发任务及规模论证;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等工作”这一要求。随即在黄委的支持下,由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与黄委勘测设计规划研究院(现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组成专题项目组,采用古洪水分析与历史洪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1482年大洪水进行了调查论证,并相继开展了对沁河古洪水的研究。

对那场大洪水的研究

(1)在河道内未找到其沉积记录。据1955年的调查资料,在润城水文站上游的下河口村,过去日本人修的公路上有块石碑,碑座还在,即1482年大水至此的主碑。此碑座距润城水文站下游九女台处有10余公里。还有民谣证明,说明1482年确实发生过一场大洪水。

课题组调查的重点布设在1482年大洪水九女台洪痕所在点上下,从润城至五龙口区间长达70余公里的河段内。在对40多个古洪水沉积有利的地点选择低阶地前沿、高漫滩沉积取样,找到了碳-14年代小于300年的次生粉沉积,未找到1482年的洪水沉积。

(2)堰塞湖造成九女台洪痕的可能性。第一,主河床存在残余的巨砾堆积。在九女台下游大约5公里的梯沟口下游方向,主河床上存在一长约1公里的巨砾堆积,巨砾数量有数万块之多。砾石直径在1~2米,有些甚至达到4~5米,河道形成近5米的落差。这些砾石与下游河道展宽处的砾石堆积明显不同。此处的砾石磨圆度差,多为棱角状,说明这些砾石并非河床推移质床砂,是来源于附近河岸的就地堆积。从其堆积厚度看,河床中巨大砾石堆积层的平均层厚为1.5米以上,巨砾底部或缝隙中有细砾或粗砂沉积,砾石直径多为3厘米以下,磨圆度好,是推移质沉积。根据现有的河床堆积体形态,现在河道中保留的堆积物长800~1000米,宽度为100米左右,以最小数值估计,梯沟口河道中巨砾堆积体残留量达12万立方米。

在沟口巨大块石表面残存粘贴在巨石块垂直面上的泥石流堆积——泥沙岩块混杂堆积物,表明沟口巨大的块石曾经是被泥石流堆积埋藏而且在重压之下产生的粘贴。之后,泥石流崩塌,堆积的大量泥沙块石被冲刷,使该巨大块石再暴露出来。因此,可以肯定这里存在一次较大规模的泥石流崩塌过程。

第二,梯沟口残余着崩塌堆积体。梯沟流域面积约6平方公里,地表形成大量风化碎屑物质。沟谷狭窄,沟底深切,纵比降大,沟底存在大量崩积物,成为泥石流通道。

梯沟口的基岩为水平厚层灰岩。在沟口左岸保留部分崩塌堆积的残余,长50米,宽40米,高30米,估计体积约2万立方米,岩块直径1~10米,甚至更大。经分析与沁河主河道里分布的崩塌堆积物为同一事件形成的产物。

第三,堆积体发生年代。课题组在野外调查中,从堆积体中发现的古树,可能有几百年历史,对埋在崩塌体底部的朽木进行了挖掘和采样测年,经检测,与1482年发生大洪水的时间相一致。

综上分析,1482年的洪水确实存在,且流量也有一定规模。但流量达到14000立方米每秒是不合理的,分析其原因是滑坡体形成的堰塞湖所致。

该研究成果于2003年10月就得到了黄委专家组的认可,并在沁河河口村水库建设中得到应用。黄委规计局为该成果提供的应用证明这样描述:“该项研究成果,结合治黄生产任务实际情况,解决了长期不能确定的沁河1482年洪水重现期及洪水来源问题。采用该项研究成果,落实了设计洪水、降低了坝高7米、减少了投资。为尽快兴建沁河河口村水库工程提供了可靠的设计洪水分析计算依据。”

十几年过去了,该成果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现在,从事沁河研究与管理的多数同仁,以及沿河从事沁河防洪指挥的地方行政领导,思想上依然一直延续着“沁河曾发生过14000立方米每秒特大洪水”这一固定概念。笔者曾参与和关注沁河下游防洪与治理多年,撰写此文旨在提醒同仁们该重新解读那场特大洪水了。

猜你喜欢

黄委沁河沟口
黄委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荣获第十一届中华环境优秀奖
水利部与黄委创新团队在流域系统科学与工程泥沙控制论领域再出新成果
沟口雄三的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基体论述评
黄委开展水土保持法修订施行十周年宣传纪念活动
沁河
沟口
《金阁寺》中“斩猫”与“纵火”的内在关联探寻
副省长贺天才在沁河巡河调研
黄委信息化“六个一”推动智慧黄河建设
新疆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墓地和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