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淮南片小麦品种(系)品质现状分析

2019-11-01王君张振永齐双丽赵月强黄杰于蕾宋丹阳乔冀良

天津农业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区域试验小麦

王君 张振永 齐双丽 赵月强 黄杰 于蕾 宋丹阳 乔冀良

摘    要:通过对参加2014—2018年度黄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的293个参试品种(系)的籽粒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籽粒容重的变异系数较小,年际间差异小;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说明近年来黄淮南片育成小麦品种在注重产量的同时,蛋白质和湿面筋的含量也在提高;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最大,不同品种(系)在不同年份差异较大。黄淮南片2014—2018年度区试品种(系)以中筋品种为主,其次为强筋、中强筋,没有弱筋品种(系)。因此,当前黄淮南片小麦品质改良的重点是稳定时间的改良、各品质性状平衡协调发展。

关键词:黄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品质性状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9.09.008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grain quality indexes of 293 wheat varieties (lines) in the regional trials of wheat in south huanghuai region from 2014 to 2018,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unit weight have comparatively lower variation coefficient,and relatively lower inter-annual difference. The content of protein and wet gluten were on the rise,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 of protein and wet gluten was also on the rise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emphasizing of production. The stability time have comparatively higher varia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variation of different varieties (lines) in inter-annual were great. Most varieties(lines) were classified into middle gluten type,followed by strong gluten and middle-strong gluten, and no weak gluten varieties (lines) in 2014—2018 of south huanghuai. Therefore, stability time improvement was still the key target in breed wheat breeding in the future,and we should improve grain quality parameters in balance and st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south Huanghuai region; wheat; regional test; grain quality trait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发展小麦生产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小麦产量的72%左右用于口粮消费。馒头、面条、水饺等中国主食产品面粉用量约占70%。黄淮麦区是中国小麦的主要产区,在生态区划上属中强筋小麦优势产区,近年来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产量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多数品种品质达不到此标准[2]。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面制食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大,优质品种匮乏导致中国优质麦缺口较大,每年要从国外大量进口。为了解近年来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品质现状及变化规律,对参加2014—2018年黄淮南片麦区小麦区域试验的293个参试品种(系)的籽粒品质进行分析,旨在了解黄淮南片麦区小麦品种品质改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小麦品质改良及优异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1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试验材料为参加2014—2018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的293个小麦品种(系)。

1.2 检测指标及方法

试验分析结果由国家种子管理站提供。品质分析结果由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提供。检测指标包括籽粒容重(GB/T5498-2013)、粗蛋白质含量(干基)(NY/T3-1982)、濕面筋含量 (GB/T5506.2-2008)、吸水量 (GB/T14614-2006)、稳定时间(GB/14614-2006) 。

1.3 品种(系)分类标准

参照《主要农作物(小麦)品种审定标准》,将全部参试小麦品种按表1和表2标准进行分类(不属以下类型的则归入中筋类型)。2017年国审标准修改后,新增加了吸水率,最大延伸阻力,拉伸面积等3项标准,强筋标准中稳定时间提高到10 min,并引入“中强筋”分类。

2 结果与分析

2.1 籽粒品质分析

2.1.1 容重 由表3可知,从各品质性状在年际间的变化趋势来看,参试小麦品种(系)容重的变异系数较小,在年际间差异小。由表4可知,2014—2018 年期间参加区试的293份小麦品种(系)容重的平均值为 805.57 g·L-1,变幅为760~844 g·L-1,其中 291 份的容重≥770 g·L-1,占比99.32%。全部品种品质指标中容重的变异系数最小,仅1.67%,说明随着小麦育种工作的推进,容重相对稳定,达标率较高。

2.1.2 籽粒粗蛋白含量 籽粒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平均粗蛋白质含量为14.45%,最大值达到17.73%,最小值为12.63%,变异系数为5.77%,表明黄淮南片小麦品种籽粒粗蛋白质含量较高,有204个小麦品种(系)达到中强筋以上水平(表5)且差异较小。

2.1.3 面粉湿面筋含量 面粉湿面筋含量呈上升趋势。湿面筋含量最大值达到41.6%,最小值为25.6%,变异系数为9.82%,平均湿面筋含量为32.5%,有221个品种(系)达到了强筋小麦的标准(表5)。

2.1.4 稳定时间 不同品种(系)间面团稳定时间的变异较大, 变幅为1.4~18.6 min,变异系数61.84%,是所有测试指标中变幅、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由表6可知,年際间稳定时间相差3 min以上的相同参试品种(系)有11个(89个品种(系)连续参加两年区试),其中新科麦169在2014—2015年度的稳定时间为3.4 min,在2015—2016年度的稳定时间为11.6 min。说明同一品种(系)在不同年份、地区稳定时间差异很大。

2.2 籽粒品质分类

小麦籽粒年际间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达到强筋标准的品种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表6)。说明2014—2018年度黄淮南片小麦育种工作者重视品质改良,把品质要求作为育种重要目标之一。

2.3 参试小麦品种(系)分类

由表7可知,近4年黄淮南片区域小麦参试品种(系)达到主要农作物(小麦)品种审定标准的强筋品种(系)有21个,仅占总数的7.2% ;2017—2018年度达到中强筋标准的品种(系)有9个,占总数81的11.1% ,达到中筋标准的品种(系)有263个,占到总数的89.8% ,没有达到弱筋标准的品种(系);可见,黄淮南片区域试验小麦品种(系)以中筋小麦为主,弱筋类型最少。

3 讨 论

与主要农作物(小麦)品种审定标准单项品质指标对比发现,参试品种(系)中的大多数在籽粒容重、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可达到强筋和中强筋品质标准,主要制约因素是稳定时间,这说明稳定时间是影响黄淮南片小麦加工品质的最主要原因。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稳定时间变化趋势与前人[3]研究结果相似,虽然年际间波动较大,但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说明近年来黄淮南片育成小麦品种在注重产量的同时,蛋白质和湿面筋的含量也在提高。有些品种(系)年际间面团稳定时间差异较大,分析主要原因在于年际年气候差异,如2014—2015年度平均稳定时间较低,已知2015年4月份黄淮南片大部分地区遭遇“倒春寒”,是一个不正常的年份,说明年份间的气候条件差异对面团稳定时间的影响很大,与田纪春等[4]的分析结果一致。小麦面团稳定时间在年际间变异最大,地域稳定性差, 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5-7]。

黄淮南片是我国中强筋小麦生产区,在供试的293个品种(系)中,达到强筋小麦品种标准的仅占7.2%,达到中筋小麦品种标准的占89.8%。可见,生产上仍然缺少适应范围广、品质稳定的强筋小麦品种,这与李立群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当前黄淮南片小麦品质改良的重点是稳定时间的改良,各品质性状平衡协调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等.中国小麦生产发展潜力研究报告[J].作物杂志,2012 (3): 1-5.

[2]任雅琴,徐兴林,吕金仓,等.黄淮麦区小麦育种方向和策略探讨[J].陕西农业科学,2011,57(5): 118-120.

[3]胡卫国,赵虹,王西成,等.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品质改良现状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10,30(5):941.

[4]田纪春,胡瑞波,陈建省,等.小麦粉面团稳定时间的变化及其稳定性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1):2165-2172.

[5]杨学举,周进宝,万永红.优质小麦品质性状的环境变异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0,20(3):21-24.

[6]姚艳荣,贾秀领,马瑞崑,等.冀中南强筋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稳定性差异及地域和气候因子效应[J].华北农学报,2006,21(S2):23-28.

[7]王博.气候因子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及贵州小麦品质区划[D].贵阳:贵州大学,2009.

[8]李立群,张国权,李学军,等.黄淮南片小麦品种(系)籽粒品质性状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6):49-55.

猜你喜欢

区域试验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小麦测产迎丰收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现状及应对策略
2014-2015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报告
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