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的新加坡地图

2019-11-01邹孝听向煜张小妹

现代苏州 2019年20期
关键词:教堂新加坡

○记者 邹孝听 向煜 张小妹

咦!这不就是月光码头吗?克拉码头,CBD里藏着24小时夜排档

到达Clarke Quay,从一个大型商场出来,被一缕夕阳晃到眼。紧接着,就是眼前的一条河流,以及河对岸的一排排餐厅。这里便是克拉码头,曾经用于卸货的小码头,现已成为新加坡夜生活最丰富的地方之一。这里怎么那么眼熟呢?没错,“翻版”的月光码头,只是一个在新加坡河边,一个在金鸡湖畔。音乐酒吧、西餐厅、露天咖啡店……悠然自得的临水生活如影如现。

沿着新加坡河,伴随着夕阳,一路向东,途经新加坡新闻通讯艺术部大厦,一栋有着900多扇五颜六色的窗户的大楼,宛若街头的一道巨型彩虹,为新加坡河岸绘制出靓丽的风景线。这里早期是旧禧街警察局,建于1934年,采用新古典建筑风格设计,如今这里成为观光客和摄影师造访新加坡的热门打卡地,不仅值得拍照,室内还可以进入参观,经常会有展览和表演哦!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每逢周六、日内部休息。如果想拍到阳光洒在墙上的画面,记得上午去啦!

继续向东,会遇见福康宁公园、新加坡艺术博物馆、政府议事厅、陈金声喷泉塔等地标,时不时在你身边穿梭而过的跑步族、瘫在草坪懒人沙发上的青年男女,以及在公园一隅上演的健身操课,不禁让人感叹狮城生活如此多娇,城市里的车水马龙与悠然自得的市民生活竟毫无违和感。

到达鱼尾狮公园的时候,天色渐暗,华灯初上,微风徐来,随便选一级台阶席地而坐,看着喷水的“大狮子”,河对岸的大榴莲——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还有拥有世界最美室外屋顶泳池的金沙酒店……湖畔慢生活洗去一日疲劳,心生神往。

从克拉码头到鱼尾狮公园短短3公里,应该是新加坡最具摩登气息的地方,本土商业巨头——凯德集团,金融大咖——大华银行、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大体量商贸——中央百货商场,以及其他多栋超高层建筑,让人深感自身渺小的同时,不得不感叹狮城的现代繁华。

折回克拉码头,在新加坡河的另一面,等待着大家的是隐藏在繁华盛世里的24小时大排档,一排多国美食餐厅沿河展开,城市夜生活好生热闹。如此接地气的CBD,让游客们流连忘返也不无道理呀!

记者推荐:鱼尾狮公园坐着吹吹风,放放空。

半坡的小资生活圈DEMPSEY HILL,咖啡、画廊、家居、古着

打开新加坡地图,面积不大,绿地众多。事实上,穿梭在狮城大街小巷的那些天,花园城市的确实至名归。从南洋女子中学去往Dempsey Hill的路上,掩映在大片绿植之中的住宅愈显高档。从巴士站Opp Peirce Rd下车,沿着细小的通道,行至被绿色掩映的山头,一派小资生活圈渐渐显露。

Dempsey Hill有个中文名叫登布希山,这里曾是有名的肉豆蔻种植园,后来变成英国驻军和负责招募兵役的新加坡中央人力局的驻地。10年前,高端餐饮以及贩售创意生活方式的咖啡店、画廊、家居空间、古着服装店等载体的进驻,使得这里成为新加坡最时尚奇趣的社区之一。虽然过去的兵营格局并未有丝毫的改变,但殖民时代留下来的黑白建筑,让这里看上去与众不同,吸引那些有着小众追求的商家和消费者。

作为集餐饮、娱乐、购物于一体的休闲目的地,Dempsey Hill必定有值得造访的去处。藏身于森林中的DSM传说是新加坡时髦人必打卡的一家店,这家像集市和展馆的买手店由日本著名设计师川久保玲及丈夫Adrian Joffe所创建。店铺独栋平层,陈列和装修风格大胆前卫,与其说是买手店 ,它更像一家陈列艺术品的展馆。

由英格兰艺术家马特迪瓦创办的REDSEA GALLERY,展示了光与影、混乱与秩序的主题作品,他的作品在五大洲的私人、企业和公共艺术中心随处可见。喜欢艺术的你,千万不要错过了呀!

理想中充满阳光的周末是什么样的?有人会告诉你:去了Dempsey Hill就知道了,虽然新加坡地处赤道,长夏无尽,但在这里待上一天,会觉得一周周一到周五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尤其在PS. cafe,再热的盛夏,也会无比惬意。

另外,Dempsey Hill还有儿童专门店和家居店,说不定能偶遇心仪的物品哟!

记者推荐:PS.Coffee牛排三明治,黑松露薯条,冰拿铁,选择靠草坪的座位,度过悠闲的午后时光;MAYWELL家居艺术空间,售卖中国、柬埔寨、印尼等国的手工物件。

土生华族聚居区加东、如切、芽笼,一路向南的彩虹天堂

坐落在新加坡东海岸一带的加东、如切、芽笼,是新加坡土生华族生活的地方,也是本地传统建筑保留最完整的区域,充满了人文气息,散发着历史的魅力。乍一看,五彩斑斓的房屋跟小印度和哈芝巷大同小异,但细细观察,便会发现窗户的形状以及雕花别具民族特色,房檐下或是墙壁上都有凹凸有致的花型或者几何纹的雕刻,木窗微开,像是神秘的主人在窥探外面的世界,不禁勾起络绎不绝的游客的猎奇心。不同颜色的传统联排店屋和带花园的居民住宅,满溢出迷人的南洋风情。关掉手机导航,随意穿梭在大街小巷,或偶遇安静的居民区,或经过生意火爆的网红店,行程切换自如,悠然闲适。

加东是一个片区,如切是一条很长的路,沿途有非常多的餐厅、酒吧和咖啡店,傍晚时分,坐在十字路口喝上一杯,特别有情调。如果想体验娘惹文化,不妨选择一家娘惹餐厅或者索性找一家店铺换上娘惹服饰,做一回“当地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也是古董爱好者的天堂,很容易找到家具博物馆和古董店。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部分店家只接受预约参观选购。如果你有心一逛,记得提前打电话,以免吃了闭门羹哦!

夜色渐近,启程芽笼。不得不说,芽笼是新加坡最具东南亚特色的地区,初来乍到,甚至觉得“乱”才是它的特质。沿街夜市热火朝天,百姓超市人来人往,出租车、摩托车、公交车交错纵横……这个地方为何如此接地气?据打探,原来芽笼是新加坡著名的夜生活风情街区。每年五月到六月,在芽笼士乃市场还会有斋月夜市,500多个清真摊位足以让人解放味蕾。

有意思的是,芽笼还聚集了很多田鸡粥铺和榴莲店,一甜一咸,美哉!大快朵颐过后,逛逛当地人的超市,融入本土生活,变得那么得容易。没错,旅行,未必就是走马观花,它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

记者推荐:明辉田鸡粥,建议两人同行,葱姜爆炒田鸡,买二送一,再来一锅粥,美滋滋。

去牛车水,感受中国风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会有一条“唐人街”,在华人占据总人口超过70%的新加坡自然不例外。新加坡的“唐人街”有一个很有趣的名字,叫“牛车水”。据说是因为当时没有自来水,这里的居民要靠牛车运水而得名。如今,牛车水是新加坡华人聚集最多的地方,也是游客来到新加坡必看的文化景点之一。

牛车水的交通非常方便,坐MRT到Chinatown站便到了。出了地铁站,你便能感受到这一带街道的繁华之景。这里的建筑融合了多种中西方的风格,特别是经过保存和翻新后,已经成为了一个新旧共存的特色街区。

对于游客来说,来牛车水有几个景点肯定是必去的,离地铁站不远的牛车水原貌馆便是其一。原貌馆通过图片、采访口述和逼真的复原展览向游客讲述了牛车水的文化渊源,对于想了解新加坡早期中国移民生活历程的游客来说,这是一个好地方。

牛车水还有一个很大的特色——这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条在同一街道上汇集了佛教寺庙、回教堂和兴都寺庙的唐人街。以唐代建筑为原型的佛牙寺龙华院,高四层,存有亚洲最大的纯金打造佛牙舍利宝塔。寺院于2005年正式开放,主要塔身由35尊佛环绕,201颗红绿宝石装饰,重达480公斤,是由信徒捐献的420公斤纯金所铸成。

离开佛牙寺,沿着桥南路走不远,就能看到马里安曼兴都庙,这座美丽的印度教寺庙,也是对新加坡大熔炉文化的见证。据悉,马里安曼庙建于1827年,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庙。从外观来看,寺庙的塔门楼十分壮观,庙里的神明与雕像也是五彩缤纷,样貌与我们平时所见全然不同,总之非常值得欣赏。

当然,除了了解历史的原貌馆、华丽气派的佛牙寺、供奉印度神明的马里安曼兴都庙外,还有伊斯兰世界的詹美回教堂、牛车水大厦以及有着超级人气美食天天海南鸡饭的麦士威熟食中心等,都是必访景点。

逛完牛车水,你会发现这里的规模虽然不算大,但即使业态复杂,整体环境依然是非常干净整洁的,不知不觉中就能耗上大半天。

记者推荐:每当中国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时,牛车水过节的氛围都非常好。如果有机会在春节时候造访新加坡,一定要去看看。

要了解一座城的历史,博物馆一定是最佳选择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历史可追溯到1849年,在当时,博物馆仅仅是新加坡公共机构中一个图书馆的一部分。在经过几次变革和布置之后,于1887年成为了一个独立而永久存在的场所。博物馆经历过一次长达三年半的修复工程,后于2006年12月2日正式开放。

这座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以面向广大民众的设计理念,以生动有趣且深具启发的形式,述说新加坡的历史,诠释传统博物馆崭新内涵。

先来说说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建筑本身,博物馆由新旧两栋建筑构成,均为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经典建筑。旧楼是当年英国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具有几百年历史,也算得上是这个年轻国家的“古老文物”了。新楼则给人高大典雅之印象,特别是圆形的穹顶,彩色玻璃绚烂多彩,夺人眼球。

当然,博物馆的重点肯定还是展览本身。整个博物馆有两大永久展馆——历史馆和文化生活馆,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来展示新加坡的过去和现在,用历史和具体的生活元素呈现一个国家的前世今生。

踏进一楼的历史馆,门口的二维幻灯片很是抓人眼球——一张地图徐徐展开,地图上有一艘小船扬帆起航,来到了新加坡,至此,整个国家的历史也拉开了序幕。整个历史馆,从700前年的狮子城开始,一个个有间隔的小厅,带着参观者一步步走过十九世纪的英国殖民地,走过二战期间的昭南岛,再走到如今的新加坡。大不的展厅,通过口述历史、照片、文物、老电影播放等先进和多元的展览方式,串起了属于这个国度短暂且丰富的历史。

在文化生活馆中,则保留了新加坡本土多元种族、多元文化风格,让人们从传统美食、潮流时尚、摄影技术和电影戏剧这四个方面,去认识新加坡的历史面貌。

事实上,相较于其他地方的国家博物馆,新加坡的这家博物馆应该是最迷你、最可爱的了。这里展示的内容没有为讲述历史而讲述,也没有刻意地展出各类奇珍异宝,有的是将短暂历史里,整个国家发展的点点滴滴尽情展现出来,虽然不足以让人震撼,却比一般博物馆多了一份人文关怀和感人的温度。

记者推荐:从建筑本身到展览内容,都非常吸引人,无论拍照、发呆、涨知识,这里都可以满足你。

在没有比赛的日子,打卡新加坡F1

新加坡的国际性赛事不多,F1应该算一个。每年9月中旬,成千上万的F1车迷来到新加坡,只为现场体验一把速度带来的激情。

这条现役的F1赛道位于新加坡南边的滨海湾,既是F1历史上首场夜间大奖赛,同时也是亚洲的第一条街道赛。F1新加坡大奖赛全场5.067公里,共有61圈的争夺,比赛总里程超过300公里,一场比赛下来车手要瘦掉3斤水份。

通常来说夜晚比白天故事多,在F1的赛场上同样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2008年,阿隆索赢得了首届F1新加坡大奖赛的冠军,但深陷臭名昭著的“撞车门”事件;瓦特尔在这里赢过5次,是站上最高领奖台最多的车手,但2017年的那个夜晚,瓦特尔杆位发车却和队友莱科宁双双首圈退赛,堪称法拉利惨案;既然是街道赛,安全车的出勤概率高达100%,每一次撞车都意味着变数,刺激着滨海湾夜晚喧嚣的空气。

由于是城市赛道,观看比赛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离开拥挤的看台,你可以趴在酒店的落地玻璃窗前喝着香槟听着轮胎摩擦的声响,也可以爬上飞行者摩天轮,在165米的高空往下俯瞰,赛道在大约1700个投灯光的勾勒下,宛如黑夜中的长龙。如果你足够有钱,甚至可以换上泳装,在金莎酒店顶部的无边泳池里一览众山小。这些观赛姿势也许会让端坐在VIP包厢里的人露出羡慕的神情。

记者去的时候,还有一些设施没有拆除,包括车手与车队所在的Pit Stop。在法拉利的PIT房前,就偶遇来前来打卡的意大利车迷,他们说自己是来新加坡旅游的,虽然没碰上比赛,但能在赛道走一走,在PIT房感受下偶像留下的“气息”,也是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

对于F1脑残粉来说,即使没有比赛,来这里打个卡也是很不错的选择。但对新加坡居民来说,F1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困扰。因为是城市赛道,市区封路、巴士改道在所难免,对于在那里上班的人来说,倒是大多都期待盛会可以速战速决。

记者推荐:没有什么比在比赛日,体验一场城市里的“速度与激情”跟令人心动了。明年9月,相约新加坡吧!

遮风挡雨的避难处,和平年代的福地圣安德烈教堂、赞美广场,纯净美好的天堂

圣安德烈教堂(St Andrew's Cathedral)是新加坡最大的教堂,从地铁口出来,就能看到洁白靓丽的外墙、哥特风的建筑,这是圣安德烈教堂给人的第一印象。

自从1819年总督斯坦福·莱佛士爵士登陆,大量的外来移民迅速涌入,各种宗教文化也在此落地开花。早在1823年,莱佛士就选定了现址作为建设教堂的保留地。1834年,作为新加坡圣公会的第一间教堂,圣安德烈教堂举行奠基礼,1837年落成并开始使用。

当时建造教堂的初衷是为了照顾英国的侨民,给他们一个做崇拜的圣殿,后来渐渐转变为向本地各民族居民传播福音。由于曾经两次遭雷击,教堂于1852-1856年间关闭,后在原址重建。1942年,新加坡沦陷为日本占领区之前,这里还曾被改建为救死扶伤的紧急医院。世界大战时期,又作为避难所为无数群众遮风挡雨的教堂,在和平年代则成了传递幸运的福地。

走进教堂的正门,只觉得眼前豁然一亮,给人以高大、肃穆的感觉。中央的地毯两边的桌椅陈旧而整洁,桌屉里放满各种文字的《圣经》和赞美诗。桌子下方的地上,是一个个小垫子,给人们跪拜时所用,上面装饰着不同的宗教图案。墙壁上偶尔会嵌上石碑、雕塑或金属牌,以纪念重大宗教事件或人物。

圣安德烈教堂周围,绿树成荫,芳草萋萋,院落四周由围栏围住。在一面围栏上挂着白底黑字的巨大横幅,上面写着《马可福音》中的一句经文:“耶稣说:你们来,同我暗暗地到旷野地方去歇一歇。”

与圣安德烈教堂临近的还有一处欧式建筑群尤为瞩目,就是赞美广场建筑群,赞美广场以一座宏伟的哥特式大教堂为中心,周围环绕一座宽阔的内庭院,其中还有一个下沉式庭院广场以及内庭院周围的二层和三层的欧式建筑。教堂如今已成为一座多功能大厅,可以举办音乐会、歌舞戏剧表演,也可以出租举办典礼、聚会和婚礼。

历史上,赞美广场曾是一座天主教圣婴女修院,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沉寂多年后,这里经过翻新改造而后华丽转身,现在已然成为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汇集了许多酒吧、高级餐厅、精品商店和艺廊的时尚高端餐饮娱乐休闲中心。尤其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分,广场内大大小小的酒吧餐厅都开张了,庭院内火树银花、灯红酒绿,吸引了很多当地人以及游客来这里休闲享乐。

记者推荐:静静地坐在教堂内,倾听内心的声音,小心,可别睡着了。推荐到赞美广场的庭院内绿地上“瘫”上一小会儿,感受闹市里的宁静与祥和。

这里是圣淘沙,不是金鸡湖圣淘沙,蓝天、白云与海浪

第一次听说圣淘沙Sentosa,是在一部叫《苏州情书》的微电影里,电影里主人公来自新加坡,她记忆中的圣淘沙很美,来到金鸡湖畔,她也总是恍惚回到了圣淘沙,一直在提醒自己“这里是金鸡湖,不是圣淘沙”。

也许圣淘沙与金鸡湖,确实有它的相似之处。最早,圣淘沙只是个小渔村,二战时期被英国占领后改造成了军事基地,后来又被改造成休闲度假地,直到1972年才正式更名为“圣淘沙Sentosa”,Sentosa在马来语中是“和平与宁静”的意思。

不来圣淘沙,只能算到了半个新加坡。圣淘沙被誉为新加坡最迷人的度假岛屿,位于新加坡本岛南部,占地390公顷,有环球影城、海底世界、海事博物馆等三十多个景区,各个年龄层的人都能在这找到属于自己的乐土。

进岛的方式有很多种,缆车、小火车、巴士、渡轮、出租车等,新加坡交通尤为便利。如果乘坐缆车进岛的话,可以与蓝天更接近,俯瞰被热带植物覆盖的圣淘沙岛。

在岛上,有新加坡最著名的地标建筑——鱼尾狮,新加坡建有7座鱼尾狮雕塑,圣淘沙岛上这座建于1995年,高37米,内部中空,游客可购票乘电梯直达鱼尾狮顶端鸟瞰整个圣淘沙。不过,上个月, 圣淘沙鱼尾狮公园管理方One Faber集团宣布,圣淘沙鱼尾狮将被拆除,最后一天运营定在10月20日,隔天正式关闭,之后将正式拆除。据了解,拆除鱼尾狮是为了给圣淘沙新项目让道,网友纷纷留言表示反对。此行还能赶上看最后一眼鱼尾狮塔,还是非常值得的。

记者推荐:在圣淘沙岛上,穿过一座吊桥,就能抵达传闻中的“亚洲大陆最南端”。

穿梭在色彩的海洋,与涂鸦对话哈芝巷,盛满艺术梦想的摇篮

在新加坡,有一片马来人的聚集地,叫Kampong Glam (甘榜格南),位于桥北路和美芝路之间。最初,这里只是梧槽河 (Rochor River) 河口的一个小渔村。由于马来语“kampung”意为“乡村”,而这片地区曾以种植格南树(gelam tree,也称为千层树)而闻名,因此得名Kampong Glam。

哈芝巷就位于Kampong Glam (甘榜格南)附近,哈芝巷名字源于马来语“Haji”,原意“朝圣”,现结合现代年轻人的语言习惯,取名“HAZZY”。据说,因为一百多年前,从印尼、马来西亚等地准备朝拜麦加圣地的人会先集中在这附近,等待上船出发而得名。

这里曾是战前遗留的旧巷,且街道两旁的房屋都保留了英殖民时期的建筑风格。后来由于一大批设计师和年轻创业者的进驻,在现代本土原创气息和活力热情的推动下,哈芝巷摇身一变,成为新加坡最短、最狭窄,但却深受游客们喜爱的缤纷小巷。

在这里,肆意挥洒想象力的艺术家们,把房屋墙壁当画板,把五颜六色涂抹上,流畅的线条、大色块的对撞……于是,原本空荡荡的街道如今成了一条令人眼前一亮的涂鸦街,每一幅壁画都是艺术家们费尽心血的作品。

除了走走拍拍,这里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创意小店,大家可以光顾附近的时装精品店、杂货店、咖啡馆、餐厅、酒馆等,要是走累了就找一家小店喝个下午茶休休息。小巷里的商铺门面都不大,经营着颇具个性的精品时装、新潮佩饰、手袋包包、乃至水杯、靠垫或其他小玩意儿,却“玩”出或复古或新奇的独特设计,精巧而雅致。

到了夜晚,尤其是周末,这里则是另一番不同的天地,快节奏的嘻哈音乐,让这里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这条小巷的不同面孔,也正是它的迷人之处。

记者推荐:街拍胜地!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猜你喜欢

教堂新加坡
Tikkurila教堂及住宅多功能综合体
布尔诺Beatified Restituta教堂
新加坡
《教堂之夜》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在新加坡乘公交车
教堂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球赛来了——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