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电动汽车轨迹数据分析充电桩信息的方法研究

2019-10-31王桂琴冯亚北尚尔基杨秀文

智能城市 2019年20期
关键词:里程电动车轨迹

周 飞 王桂琴 冯亚北 尚尔基 杨秀文

(北京市城市管理研究院,北京 100028)

低碳经济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电动汽车已成为我国政府大力扶持的新产业[1]。作为电动汽车发展基础设施的充电桩的重要性也日益提高[2]。国内外都对充电桩开展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充电桩自身技术、运营模式和建设规划等方面[3]。通过轨迹信息分析电动汽车行为进而了解充电桩的位置和使用情况,有利于政府加强相关政策的导向性,增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电动汽车充电数据是安装在电动汽车内的车载信息采集传输终端(简称车载终端),利用GPRS无线传输技术,以一定的时间周期(例如30 s)定时地反馈车辆充放电状态数据,涵盖车辆位置数据、电池数据、车辆行驶状态数据等,字段主要包括数据时间、车辆ID、维度、经度、车辆状态、充电状态、运行模式、车速、累计里程、总电压、总电流、SOC、DC-DC状态、档位、绝缘电阻、是否有效定位等。其中,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简称SOC)是描述电池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它表示动力电池当前电量与电池容量的比值,是一个0~1之间相对的量,也是判断电动汽车是否充电的关键参数指标。

要对电动车的充电行为进行分析,首先要准确识别出真实反映车辆充电行为的数据,因此,本次研究首先对某一辆车(以下统称:A车)2018年9月的轨迹数据进行研究,并根据国标《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3部分: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GB/T 32960.3—2016)中字段解释,提出研究思路并验证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可行性。

1 数据预处理及概念提出

1.1 关键字段解释

根据国标《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3部分: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GB/T 32960.3—2016)规定,部分关键字段有如下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关键字段定义

1.2 数据预处理

本研究目标之一是要寻找充电桩地点,但是在对数据进行初步研究之后,发现关键字段“是否有效定位”存在“是否有效定位=1”即定位不准的情况,推测是因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进入了信号不佳地点(如地下车库等),导致信号恢复后,在进行数据补充传输的过程中,定位不准。根据此现象,采用“近邻修正法”将经纬度数据进行修正。近邻修正法即当出现“是否有效定位=1”时,用上一个“是否有效定位=0”的经纬度数据替换“是否有效定位=1”的数据。在具体分析中,如果修正后的地点判定为充电地点,则定义为地下充电地点。

1.3 概念提出

根据国标GB/T 32960.3—2016标准及A车充电时的数据反馈,提出电动车充电时以下几个状态的概念设定。

(1)停车地点,即车辆“累计里程数”大于等于30 min不变时的地点;

(2)充电行为,即电动车充电过程中,数据表现为“车辆状态=2,充电状态=1,总电流为负且在某数值范围附近波动,累计里程不变,SOC值增长”;充电行为又分为连续性充电和间断性充电;

①连续性充电,即电动车充电过程中,充电桩完好,车辆连接充电后,充电行为一次性完成,数据表现为“车辆状态=2,充电状态=1,累计里程不变且SOC持续增长”;

②间断性充电,即电动车充电过程中,SOC持续增长,但充电过程中出现充电中断现象,数据表现为出现“充电状态=3”的情况;间断性充电又分为固定桩间断性充电和换桩间断性充电。

a.固定桩间断性充电:电动车充电过程中,充电桩出现接触不良故障,经过拔插动作后,车辆继续充电的情况,数据表现为“累计里程不变且SOC持续增长,但是在充电过程中间,出现车辆状态=2,充电状态=3”;

b.换桩间断性充电:电动车充电过程中,充电桩出现损坏故障,车辆原地更换充电桩后继续充电的情况,数据表现为“累计里程不变且SOC持续增长,但是在充电过程中间,出现车辆状态=1,车辆状态=3”。

2 研究思路

通过对电动车充电状态的研究发现,电动车充电时必须保持车辆静止,即车辆停止累计里程不变,因此本次研究的研究思路具体如下:

第一步,根据累计里程数在超过0.5 h的时间内保持不变,确定车辆停车地点;

第二步,根据电动车在停车地点是否出现“充电状态=1”,确定车辆充电地点;

第三步,根据POI属性及停车点是否有“公用充电桩”,确定具体充电桩的属性,“公桩”或者“私桩”;

第四步,根据总电流,判断是快充还是慢充;

第五步,根据充电状态,分析充电桩是否出现故障。

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分析流程

3 研究结果

3.1 A车特征分析

通过对A车轨迹数据分析得出,A车是一辆来自门头沟地区,续航里程260 km,多以夜间出行为主的营运车辆。

3.1.1 A车来自门头沟地区

A车9月份停车地点(单次停车超过30 min)累计69次,具体如图2分布。其中,“红1”点停车10次,“红2”点停车28次,其他黑色点均停车1次。“红2”点具体地址为:门头沟区龙泉镇滨河临镜苑小区12号楼。因此,推定A车来自门头沟地区。

图2 A车停车地点分布

3.1.2 A车续航里程260 km

根据A车每次行驶里程和SOC变化量,推断出A车续航里程为260 km。

例1:9月2号21:30出发,行驶到9月3号6:22,累计行驶8.9 h,行驶里程170 km,SOC减少66%。

续航里程=170/0.66=257.6 km。

3.1.3 A车为营运车辆

通过对A车行驶轨迹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

(1)A车9月份累计里程4 738 km,日均里程157.9 km;

(2)行驶轨迹遍布北京城区(图3);

图3 车辆位置信息还原

(3)A车行驶区域(轨迹点分布在各城区的比例)以门头沟、海淀、石景山、丰台为主(图4);

图4 A车轨迹点分布在各城区的比例

(4)单次长时间驾驶出行多在夜间(出发在21:00~23:00之间,累计8次),且单次行驶时间较长(平均7.5 h),如例1所述,其行驶轨迹见图5,黄色点为出发点和终点,整个行驶过程中没有单次停车大于10 min的行为。

图5 A车(9月2日夜间)轨迹(蓝色)

综上所述,A车为营运车辆。

3.2 A车充电行为分析

3.2.1 停车地点分布

根据“停车地点”的条件判断,A车9月份累计停车69次,具体如图2所示。其中,红1点停车10次,红2点停车28次,其他黑色点均停车1次。

3.2.2 充电地点分布

根据充电行为定义,分析出A车9月累计充电22次,充电地点5处,具体如图6所示。绿色代表地上充电地点,蓝色代表地下充电地点,其中,“绿1”充电17次,“绿2”充电2次,“绿3”充电1次,“蓝1”充电1次,“蓝2”充电1次。

图6 A车充电地点分布

3.3.3 具体充电点分析

(1)充电地点“绿1”,地上,私桩、慢充且状态良好。“绿1”充电地点为(图7):北京市门头沟区滨河居住区临镜苑12号楼,A车9月份在“绿1”累计充电17次,充电电流为“-10”,充电过程为连续性充电。因此,根据“是否有效定位=0”,可以判定“绿1”充电地点为“地上”“私桩”“慢充”,充电桩状态良好。

根据A车充电时间分布,6:00~8:00之间开始充电共计4次,单次充电时间均超过4 h,17:00~19:00之间开始充电共计5次,单次充电时间均超过3 h,符合营运车辆在“收车”之后,或者在“出车”之前进行充电的行为。

图7 “绿1”充电地点定位

(2)充电地点“绿2”,地上、公桩、快充且状态良好。“绿2”充电地点为(图8):特来电充电站(北京市门头沟区中门寺南坡小区26楼),A车9月份在“绿2”累计充电2次,分别是9月18日周二7:26和9月24日周一14:40,单次充电时间均小于1 h,充电电流为“-64”,充电过程为连续性充电。因此,根据“是否有效定位=0”,可以判定“绿2”充电地点为“地上”“公桩”“快充”,充电桩状态良好。

图8 “绿2”充电地点定位

(3)充电地点“绿3”,地上、公桩、快充且存在故障。“绿3”充电地点为(图9):国家电网汽车充电桩(老山南路),A车9月份在“绿3”充电1次,时间是9月20日周四22:20,充电时间不足1 h,充电电流为“-64”,充电过程为间断性充电,且属于换桩间断性充电。因此,根据“是否有效定位=0”,可以判定“绿3”充电地点为“地上”“公桩”“快充”,充电桩存在故障。

图9 “绿3”充电地点定位

(4)充电地点“蓝1”,地下、公桩、快充且状态良好。“蓝1”充电地点为(图10):大兴区会聚西红门购物中心停车场(入口),A车9月份在“蓝1”充电1次,时间是9月8日周六9:24,充电时间近4 h,充电电流为“-45”,充电过程为连续性充电。因此,根据“是否有效定位=1”,可以判定“蓝1”充电地点为“地下”“公桩”“快充”,充电桩状态良好。

图10 “蓝1”充电地点定位

(5)充电地点“蓝2”,地下、私桩、慢充且状态良好。“蓝2”充电地点为(图11):昌平区天通苑四区地下停车场(入口),A车9月份在“蓝2”充电1次,时间是9月6日周四16:30,充电时间不足1 h,充电电流为“-10”,充电过程为连续性充电。因此,根据“是否有效定位=1”,可以判定“蓝1”充电地点为“地下”“私桩”“慢充”,充电桩状态良好。

图11 “蓝2”充电地点定位

4 结语

通过对电动车A的轨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1)电动车停车地点,以及是“地上”或者“地下”;

(2)具备充电桩的停车地点;

(3)根据充电时的电流,可以判定充电桩是“快充”或者“慢充”;

(4)根据POI属性和结论3,可以判定充电桩是“公桩”或者“私桩”;

(5)根据车辆充电时的具体状态,可以判定充电桩是否存在故障。

因此,以上研究过程和结果证明了研究思路及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即利用电动汽车轨迹数据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得出充电桩位置及使用情况,为后续开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充电桩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一定科学指引。

猜你喜欢

里程电动车轨迹
电动车有可能没有高档和豪华车
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影响因素
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435万公里
轨迹
轨迹
电动车新贵
轨迹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进化的轨迹(一)——进化,无尽的适应
电动车来了 充电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