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十八届亚洲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参赛保障营医疗工作分析与展望

2019-10-31吴金富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雅加达运动员医疗

金 晨,张 璐,吴金富,高 璨

第18届亚洲运动会于2018年8月18日至9月2日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和巨港2个赛区举行。亚运会共设40个大项、465个小项比赛,中国派出845名运动员参加其中38个大项比赛[1]。出于提升印尼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比赛保障条件,并为未来东京奥运会医疗保障积累经验,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成立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赛保障营(以下简称保障营)。保障营运营时间从8月11日至9月3日共计24天,文章分析保障营医疗工作,为今后的此类保障提供资料。

1 保障营医疗组概况

1.1 团队结构及人员组成

保障营由办公室、综合保障组和项目保障组3部分组成,其中综合保障组又分为医疗保障组、科研保障组和信息保障组,共计169人[2]。

保障营医疗组是代表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代表团参赛人员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同时又是各支运动队和团部医疗工作的重要补充。医疗组共计27人,包括负责人1人,医疗专家(全部具有主任医师或同级职称)5人、医师13人和康复治疗师8人。人员来自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四川省骨科医院等。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13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人员22人。

1.2 医疗设备及治疗方法

医疗组备有升降式治疗床、干扰电、激光、短波、冲击波、超声波、热磁、肌肉电刺激、电针、加压冰敷、药物离子导入、肌肉深层放松仪和筋膜枪等治疗仪器,同时携带了肌骨超声、心电图、血压计、血糖仪等检测设备,以及肌肉贴布、粘膏支持带、针灸针、碘伏、采血针、耦合剂、压舌板、棉签、扶他林、法斯通、护具和弹力绷带等耗材。根据代表团团部医疗组建议,保障营医疗组提供运动损伤辅助检查、常见运动损伤诊断、物理因子治疗、身体功能康复指导、运动防护支持和运动后肌肉筋膜放松等服务(包括手法、仪器、拉伸等)。

1.3 场地设置及人员配置

由于比赛场地分为雅加达和巨港两座城市,医疗组将25名医疗人员安排在雅加达,另外2名医疗人员(包括1名医师和1名康复治疗师)安排在巨港展开医务工作。保障营工作人员不属于代表团成员,无法入住亚运村,出发前原计划是在距离雅加达和巨港亚运村直线距离2 km以内的酒店设置营地开展保障工作,雅加达保障营治疗面积170 m2,并将治疗区域细分为接待区、诊断与检查区、针灸理疗区、手法治疗区和功能康复区等以达到分流患者,提高诊治效率。巨港保障营治疗面积55 m2。在抵达目的地后得知代表团为保障营在亚运村内申请获得了6间宿舍用来保障工作,其中雅加达医疗组获得3间,巨港医疗组获得1间,每间宿舍建筑面积35 m2。根据以上变化,保障营随即临时决定将雅加达医疗组分为进村治疗和营地治疗2组开展工作,将巨港医疗组全部安排进入亚运村开展工作。其中雅加达进村治疗组配备4名中医骨伤科医师和4名康复治疗师,雅加达营地配备7名中医骨伤科医师、5名运动医学科医师、3名康复治疗师和1名急诊科医师。

1.4 工作流程

根据保障营与团部医务室以及各支运动队队医协商,将村内和保障营两支医疗组与亚运村医务室进行资源整合,制定了新的就诊流程(图1)。

图1 中国体育代表团就诊流程Figure 1 Flow chart of medical support for Chinese delegation

保障营医疗组严格按照图1展开医疗工作,同时为方便运动员进入保障营治疗和医疗人员进入亚运村开展医务工作,安排摆渡车接送相关人员往返亚运村和营地。保障营医疗组同时实行24 h听班制度。

2 研究方法

2.1 专家访谈法

对相关人员进行两轮问卷调查,第1轮在比赛期间通过座谈会形式对所有27名医务人员以及4名保障营管理人员在工作期间所遇到的问题和建议解决方式进行调查,第2轮在比赛结束后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电话等方式采访到18名医务人员。

2.2 个案分析法

本文通过采访3名参与亚运会保障期间代表性案例处理过程的医务人员,以及相关运动员和教练员,对个案进行分析。

2.3 数据统计法

文章根据亚运会期间雅加达和巨港赛区保障营医疗组工作记录,利用EXCEL2007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单位时间内的治疗量和接诊运动项目进行数理统计,制作图表并行评价。

2.4 实地调查法

第1作者与第2作者在保障营运行期间全程参与工作保障活动,第1作者实地考察亚运村中国澳门体育代表团医务室设置情况,第2作者实地考察亚运村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日本体育代表团医务室设置情况,并收集了相关文字、视频、照片等资料。

3 研究结果

3.1 访谈人员意见反馈汇总

表1显示了访谈人员的具体构成,访谈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建议。

3.2 代表性案例

2018年8月27日,曲棍球女子运动员XXX①由团部医务官转诊至保障营。患者主诉腰部疼痛已超过1周,在当天上午分组对抗中做挥杆腰部旋转动作时疼痛加重。由于第2天有比赛,队伍希望通过理疗和手法减轻队员腰部疼痛感觉,佩戴护腰后能够坚持上场比赛。虽然通过治疗,运动员视觉模拟感觉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由8月27日评测的83分降为28日的67分,但其本人在当天训练中再次感到腰部疼痛,医疗组为保守起见决定在8月28日派出一名医务人员陪同运动员前往亚运村指定医院行脊柱磁共振检查,检查结果腰部没有病理性变化。在继续使用激光和脉冲短波治疗2天后运动员参加了半决赛和3、4名决赛,取得了亚运会女曲铜牌。

3.3 医疗情况统计

保障营医疗组共为341名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接诊801人次,治疗量共计2 855次(包括雅加达和巨港数据,上述为保障营医疗组晨例会公布数据并以此为准,也有报告为329名,2 769次治疗量[3])在8月28日达到人次数与治疗量的双高峰(图2)。

表1 访谈人员构成与主要观点一览Table 1 Interviewee's structure and their suggestions

图2 治疗人次与治疗量每日变化Figure 2 Daily variation chart in frequency and quantity of treatment

雅加达医疗组(巨港因人力所限无统计数据)治疗人次每日时间段统计上19:00~21:00达到高峰204人次,治疗量同时达到高峰756次;11:00~13:00为5人次,21:00以后3人次为治疗人次数最少时段(图3)。

图3 治疗人次与治疗量时间段变化Figure 3 Time variation chart in frequency and quantity of treatment

接诊运动项目涉及武术、摔跤、水球、曲棍球、橄榄球、帆船帆板、滑板、攀岩、网球等共计44个项目和团部工作人员。雅加达保障营接诊项目人次数前5名依次为:橄榄球44人次,摔跤34人次,帆船帆板27人次,高尔夫21人次,女子手球19人次。巨港保障营接诊项目人次前5名依次为:网球65人次,滑板27人次,攀岩22人次,沙滩排球22人次,保龄球15人次(图4)。

图4 两地治疗人次前5名Figure 4 Top 5 treatment items in Jakarta and Palembang

所携带的16种治疗仪和诊断设备中筋膜枪(379次)、干扰电(266次)、短波(223次)、超声波(184次)的使用频率最高,同时也出现了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神经肌肉电刺激、心电图和血糖仪没有使用记录,激光治疗仪只有2次使用记录的情况。所使用的耗材中,针灸针、耦合剂和贴布(包括弹性贴布和粘膏支持带)的使用频率最高,分别是218次、195次和114次。手法治疗共计905次,在所有治疗诊断措施中使用最高,占到总治疗量的31.5%。有522人次需要手法或筋膜枪放松,占到总人次数的65.2%。

4 分析讨论

4.1 提高保障营效率的措施及改进建议

在经过开始阶段的磨合与临时调整为进村治疗和营地治疗两组展开工作后,保障营医疗工作步入正轨。由于大型运动会建立保障营在国内尚属首次,之前没有任何相关经验,所以在出发前的工作流程制定和相关人员培训方面不够完善。这为以后大型赛事保障营的建立提供借鉴:行前对相关人员工作流程进行反复培训[4],培训内容应包括大型赛事医疗保障流程,医疗行为规范,应急预案的熟悉与演练等。不同于日常训练治疗或者普通患者门诊、住院诊疗,赛时医疗保障需要团队既能拥有为运动员提供训练比赛后的快速恢复手段,又能具备处置急性突发伤病的能力[5],所以在处理多项任务时需要成熟的工作流程和反复模拟演练,才能做到保障营在赛时的运转高效。如加拿大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前半年组织医务人员通过网络授课,实地演练和模拟突发场景测试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考核成绩达标者才可作为保障营成员进驻奥运村。美国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前一年已将保障中心地址选好,为了加强保障营医务人员相互配合熟练度,其将136名保障人员细分为27个小组,每个小组包含物理治疗师、按摩师、体能训练师和数据分析人员。这27个小组从2017年2月直到平昌冬奥会结束人员基本固定,保证了相互配合熟练默契。

做好运动员饮食安全,不在运动员治疗场所摆放容易引起兴奋剂问题的食品。实行门禁刷卡制度,无关人员禁止进入保障营,以保障运动员人身安全。如美国在平昌冬奥会上建立的保障营为了确保安全,所有食材都是食品供应商从美国直接空运至平昌。保障营专门设立了运动员休息大厅,运动员在治疗期间教练员和其它人员只能在大厅等候,不能进入治疗区。这样既能保证运动员本身安全,还可避免出现人为因素造成服用兴奋剂。以上这些值得我们借鉴,在一些细节上需要提前做好预案。如亚运村的治疗室分为客厅和2个卧室,中间墙壁阻隔,这使得治疗床和大型治疗仪器无法运进,造成了村内运动员很多治疗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在参观其它代表团亚运村治疗室时发现,中国香港体育代表团虽然同样只有3间物理治疗室,每间建筑面积同样只有35 m2,但选择的是大开间房型,房间里除卫生间外只有一个客厅,提高了空间使用率。日本体育代表团虽然在亚运会期间没有设立保障营,但是在亚运村的医务室设置具有人性化,通过在客厅放置小型投影仪不间断播放本国电视娱乐节目为候诊运动员提供放松环境,其药品柜由数个拉杆箱组装而成,不同药品已提前分类放置于各个拉杆箱中,可以根据室内空间随意组装,既节省了布置时间又最大化利用了诊室空间。

4.2 处理特发事件的应变措施

代表性案例体现出保障营医疗工作在处理突发急性伤病时的重要性,但也出现了一些不足。女曲运动员最初接诊、治疗人员和陪同检查人员之间没有完成患者病况交接,造成医务人员对运动员受伤情况不了解。并且运动员主诉腰部疼痛已超过一周,在国内已经出现症状并接受过检查,来到雅加达后症状加重,但没有既往病历可以参考,只能再去当地医院行脊柱磁共振检查。由于当地医疗条件落后,候诊时间过长,对运动员第2天恢复训练造成影响。当地医院人员大部分只会说印尼语,需要保障营医务人员和运动员交流后翻译成英语给志愿者,再由志愿者翻译成印尼语给医院人员,而唯一英语熟练的志愿者需要随时往返亚运村和医院接送其他受伤患者,给检查带来了一定阻碍。这提示我们在今后工作中需要针对参赛运动员制定电子病历档案,赛前为相关人员设立专属身份[6],将相关医疗信息提前录入,供保障营相关人员随时查看,由专人负责填写就诊者的医疗表格以保证其的完整准确[7]。并且完善诊疗制度,交班人员需要将所诊治患者的详细情况介绍给接班人员,在非英语国家参赛时可以选拔熟练使用当地语种的护理人员进入保障营[8]。由于奥运村及其诊所在奥运会开村前一般不接受对外参观,所以我们很难了解东京夏奥会奥运村医疗设施状况,为避免再次出现雅加达亚运会时女曲运动员为做磁共振检查需要等候数小时而影响第二天训练比赛的情况,可以参考温哥华冬奥会加拿大代表团建立的移动医学诊所。其利用牵引车带动一个15.9 m长的车厢,里面空间面积达90 m2,包含了病床、重症监护床、CT与MRI检查仪器和一个手术室,牵引车最高时速50 km/h,可以在奥运村与保障营甚至机场间平稳行驶,为运动员提供了影像检查、紧急处置和安全转诊的条件[4]。我们可以在奥运会期间租用此类设备,为运动员提供更加便利的保障。

4.3 保障营治疗情况的统计分析

出现图2人次和治疗量的双高峰,究其原因雅加达赛区的女子手球、橄榄球、帆船帆板、女子曲棍球、柔道等项目进入赛程末期,运动员疲劳累积,对赛后治疗需求加大。同时28日又是手球、女曲、橄榄球这些集体项目的间歇期,诊疗运动员数量在一天内集中增长。巨港赛区治疗人次集中在沙滩排球和滑板项目,28日为沙排最后一个比赛日,17:00在男子决赛结束后所有留在巨港的沙排运动员都来到保障营寻求医疗服务。亚运会滑板赛程集中在28、29日两天,而滑板治疗人次数本身即排在巨港赛区的第2名,故28日巨港赛区运动员诊疗数量也形成了高峰。为应对以后保障工作时再次出现短期数天内的治疗峰值,可尝试提前与各队建立沟通机制,咨询各项目的医疗保障需求并行统计,按参赛日期、人数等评估设置可能需要的保障人员及设备。同时根据赛程提前做好预案,找到综合性运动会末程集体类项目和重竞技项目间歇的时间点,集中人力物力、实行预约模式以达到错峰目的,避免再次出现8月28日高峰期治疗人手不足的情况。

分析出现图3人次和治疗量的双高峰,作者在治疗中与运动员交谈得知除比赛外每天11:00~13:00为中饭和午休时间,赛会制比赛运动员需要在1~2周的时间内完成密集的比赛,中午必须通过午睡以保证身体状态,此时间段除非急性伤病,否则教练要求运动员均在房间休息。19:00~21:00除参加比赛运动员和刚到达雅加达当天需要适应环境运动员外,为其他大部分运动员休息时间,故此时间段为全天中的治疗高峰期。为应对以后保障工作时再次出现集中时段的治疗峰值,可利用手机等设备,设计如电子挂号约诊等方式的应用软件、通过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设立保障预约及需求分享沟通机制,以做到及时调配医疗人员及治疗设备。大部分运动员来到保障营是寻求疲劳恢复和慢性伤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晚间训练比赛后,中午除安排少数人员值班外保证大部分医疗人员的休息时间,将人力集中在治疗高峰时段。

在图4治疗人次前5名的项目中,橄榄球和高尔夫在2016年才进入里约奥运会,滑板和攀岩2020年才进入东京奥运会,保龄球为非奥项目。这些队伍自身保障条件不足,因而对保障营更加依赖。网球以治疗65人次排在所有项目的第一名,这本身与其项目特征:慢性损伤率高发,大部分通过保守治疗即可恢复到赛时水平有关[9]。同时网球运动本身职业化程度较高,代表团中大部分为职业选手,日常比赛训练时自己也会配备康复师,所以对保障营的医疗工作同样依赖。统计数据显示像田径、女排等自己具备完善保障条件的队伍虽然对疲劳恢复需求同样较大,但在保障营治疗数据较小。这提示需要施行分类保障模式,有完善保障队伍的提供支持,有队医但是保障不完善的队伍提供侧重保障,没有医疗人员的队伍提供保障营医疗人员跟队,比赛期间重点保障。做到既能统筹兼顾又能针对不同的队伍及队员展开个性化精准保障,以此达到赛前将运动员的状态调整至最佳[10],如此次就诊人次较多的橄榄球、网球等队伍可在今后大型赛事中提供重点保障。

使用频率较高的筋膜枪主要作用为运动后对筋膜和浅层肌肉的放松,手法治疗除少部分为关节松动术或肌腱病、腱止点病治疗外也以肌肉放松为主要目的。干扰电、短波、超声波等使用频率较高的理疗仪和耗材中的针灸针、肌肉贴布、粘膏支持带主要应用于骨骼肌肉系统的慢性病治疗[11-12],耦合剂也是为了配合超声波的治疗和肌骨超声的诊断使用。而使用频率较低的神经肌肉电刺激适应证为手术后制动造成的肌肉萎缩和运动神经元损伤造成的肌肉萎缩[13],不适用于赛期治疗。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适应证为神经系统疾病和高血压,骨性关节炎等非运动医学类疾病[14]。运动员在赛期对治疗需求较大的均为骨骼肌肉系统慢性疾病的治疗和对运动疲劳的快速恢复,治疗目标为缓解肌肉酸胀感,降低疼痛感觉,防止原有运动性疾病的复发,维持训练比赛状态[4,15],围绕此目标即可锁定使用频率较高的治疗仪和治疗措施。心电图机等虽然没有使用记录,但此类医疗器械是急救基本物品,不能根据使用频率来决定携带与否,甚至应将救护设备配置齐全[16]。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在今后保障营建设中细化人员与仪器的配置方案,适当增加手法治疗师、携带更多的筋膜枪等放松设施,日本代表团在平昌冬奥会的前一年就在距离奥运村1 km处建立了高水平运动员服务中心为运动员提供保障,并将水疗床、冰疗床等用于运动后快速放松的大型设备组装于保障营内,并提前试运行,其使用率最高的三项服务为:放松拉伸、水疗和功能训练[17]。我们也可加以借鉴在未来保障营建设中加装水浴设施,水疗通过对感觉末梢神经的良性刺激以达到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和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水温的变化可以改变组织对氧和营养物质的摄入速率从而达到保护机体的作用[18],水中的静水压可促进机体组织液回流起到消除软组织肿胀的作用[19]。一个便携式水疗床即可满足2~3名运动员的放松需求,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日本在平昌冬奥会期间共为代表团配备了28名医务人员,平均每4.42名运动员配备了1名医疗保障人员[20],预计东京夏奥会中国代表团运动员参赛人数将超过500人,可据此推算出医疗保障人员的大致配置名额。同时在大赛前主动寻找先进仪器,以使得保障营治疗方式多元化,而不再局限于手法放松的单一模式。

5 结语与展望

2018年8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作为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特使来到雅加达亚运村慰问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与运动员教练员讲话中特别提到“在保障方面,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既是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又是提高服务保障工作的体现”。保障营的设立改变了中国体育代表团过往的“教练+运动员为主”的单一参赛模式,将包涵医疗、运动生理生化与营养、体能康复、运动心理、数据分析等各领域的人员汇集,以“5+2”[21]模式满足运动员的不同需求,为参赛运动员形成了立体化的保障。保障营的医疗工作也受到各方的一致好评,被称为“中国军团亚运征程十大亮点之一”和“中国运动员亚运村外的家”[3,22]。由于参赛保障营建设属于开创性工作,仍然存在改进提升之处。如做好建立赛前运动员伤病大数据库,将患者的诊治流程更加细化、智能化,医疗人员与医疗器械配置更加优化,邀请保障营人员、运动队队医和领队提前培训工作流程,做好赛村运动员公寓治疗区的踩点工作等。以此能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东京夏奥会参赛、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参赛提供更加优质的保障,再次营造出“奥运村之家”,成为“中国奥运征程的亮点”。

猜你喜欢

雅加达运动员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探访雅加达鲁班庙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印尼·雅加达
雅加达为亚运会全面停课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运动员
大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