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的几点认识
2019-10-30李晶晶赵琼
李晶晶 赵琼
【摘 要】 高职院校是我国专业性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构建良好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前提。基于此,本文探讨分析了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的几点认识,希望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8-246-02
引言
目前,社会上常以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来评价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而教学质量的提高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要想持续发展,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扩大招生范围,就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呢?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构建一套完善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监控,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分析、指导、改进,从而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为我国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1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的构建原则
1.1 目标性原则
高职院校在构建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时,需要明确构建的基本目标。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就是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各环节进行系统地监督、控制与评估,最终实现对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因此,构建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基本目标就是要保证全校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构建科学、有效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确保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开展。
1.2 全程性原则
对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估应该是全方位、全程性的持续开展,不能只关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评价结果,比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学期初授课计划的编写,课前教案的准备,课后的学生辅导,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以及教师的调、停课情况等,这些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监督指导。所以,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应当坚持全程性原则,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控,这样才能够确保高职教育的质量稳步提升。
1.3 全员性原则
高职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其工作的重点就是日常教学工作,而教师、学生、领导以及职能部门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构建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时应坚持全员性原则,要求全体师生都积极参与其中,人人都成为质量监控系统中的一份子,也可能成为被监控对象,只是在质量监控系统中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变换成不同的角色。
2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架构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育理念和教学质量观念落后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仍一直沿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過于注重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认为只要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也必然会跟着提升,但实际教学效果却并不全都是很理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只注重于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继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必须转变传统的理论型、学术型质量观,重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确立全面的高素质、技能型教育质量观念,不仅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中心,还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道德修养的培养,这样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 专业技能人才。
2.2 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关系的不合理性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时,往往过分关注于监督机制而忽视评价机制的地位。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监督、检查发现日常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评估、指导、改进,从而达到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的目的。问题的发现依赖于监督机制,但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及时指导改进却需要依靠评价机制来完成。如果高职院校只注重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设置,而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无法与之配套,那么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是无法得到预期的效果的。此外,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只有同时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才能真正的实现以督促导、以导促优的教学管理效果,达到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3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的架构
3.1 加强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监控与评价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等教学工作实施的基本依据,其质量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高职院校在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质量监控时,需要以是否能对教学工作进行整体优化,是否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可实现性为中心来进行评价。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要树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基本掌握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其次,要在分析社会调查结果和市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全面、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再者,要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处理好社会需求和学习教学的关系,使得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更好的突出职业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务实性,进而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3.2 加强对师资队伍的质量监控与评价
学校整体教师队伍质量的高低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高职院校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教师培训、进修制度、教师实习实践等的监督指导。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指导各科教师进行培训和进修,安排专业教师到生产第一线开展实验实训,广招企业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等途径,达到各科教师竞相发展的局面,实现学校整体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提高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同时,也能够让教师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掌握更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更深入的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使得教学过程更具针对性和务实性,从而更加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
3.3 加强对课程建设质量的监控与评价
由于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对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对课程建设质量的监督与指导也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当要根据职业教育教学和专业的布局,对自身的专业体系进行统一的规划,突出专业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扩大选修课程的适应性,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水平。在具体的监督指导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对于基础课程的设置,要以讲清概念和强化应用为课程设置的重点;对于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以实用性和针对性为课程设置的重点,在专业课程中添加更多现代高新技术的相关知识;要将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当中,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努力让学生成为即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又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的专业人才。
3.4 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与评价
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需要贯穿整个教学实施的过程。首先,要强化对理论教学的质量监控与评价,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进程计划、考试考核方法等。其次,要注重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质量监控与评价,特别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过程实施的主要阵地,所以,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教师教备课阶段和授课阶段的质量监控,完善教学质量过程监控制度,构建合理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通过学生评价、督导评价、同行评价等多种途径,多主体、全方位的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实时考核。同时,也要加强对任课教师调、停课情况的监控,建立相应的约束、激励机制,对教师各项教学活动起到有效的监控、评价、督促、鼓励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根据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院校在做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教学活动的同时,也要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构建一套完善的、制度化、规范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作为内在的自我约束和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深化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控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參考文献
[1] 周俊.基于质量提升的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6):35-38
[2] 刘志峰,高职教育实施第三方评价的主要问题与改进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2(19)::46-54
[3] 何云峰,李长萍.高教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