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耳穴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预防妇科恶性肿瘤TP方案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效果

2019-10-30韩梅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8期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呕吐耳穴压豆

韩梅

【摘 要】 目的:观察使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TP方案化疗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频率及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 2018年10月共60例入住本院妇科行TP方案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患者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法,观察两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频率及程度。结果:行TP方案化疗后两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频率和程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能减轻行TP方案化疗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频率及程度。

【关键词】 TP方案化疗;妇科恶性肿瘤;耳穴压豆;穴位贴敷;恶心;呕吐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8-228-01

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TP方案即紫杉醇加铂类的化疗方案对大部分妇科恶性肿瘤疗效显著。由于顺铂为重度致呕药,几近100%病人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卡铂为中度致呕药,可使30%-90%用药者发生呕吐[1]。所以恶心、呕吐是行TP方案化疗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约65%-85%的患者化疗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其化疗药毒性反应所致的恶心、呕吐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导致患者脱水、代谢紊乱等不良后果,使机体免疫力降低,甚至导致化疗不能顺利完成,最终影响治疗的顺应性和疗效[2]。目前化疗前临床上常用止呕药物为5- 羟色胺(5- HT)。国外已有文献报道5- HT 受体拮抗剂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对急性呕吐有效率可达 50%~70%[3],但对延迟性呕吐的疗效较差,反复给药也难以控制,且价格昂贵、毒性反应较多等缺点。笔者对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妇科住院行TP化疗方案的60例病人采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本院妇科住院行TP方案化疗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试验组年龄35~80岁平均(41-63)岁;其中卵巢癌17例,宫颈癌5例,子宫内膜癌7例,输卵管癌1例。对照组年龄24~71岁平均(42-62)岁;其中卵巢癌17例,宫颈癌7例,子宫内膜癌5例,输卵管癌1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1 纳入标准 ①明确诊断为妇科恶性肿瘤,需行TP方案化疗患者;②Karnofsky 评分≥70 分③预计生存期 > 3 个月;④知情同意者,依从性好且自愿接受隨访。

1.1.2 排除标准 ①对止呕药、中药穴位贴敷等过敏;②伴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如心、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等;③由于颅内压增高、消化道梗阻、神经性呕吐等原因所致的呕吐;④精神病、危重症患者;⑤正参与其它临床实验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 TP 方案治疗。

2.1 对照组 遵医嘱使用化疗药物,于化疗前30分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ml内加入8mg昂丹司琼且滴注时间 >15 min 。

2.2 试验组 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耳穴压豆及穴位贴敷。①耳穴压豆:选取穴位胃、神门、脾、肝;方法:准确选穴、定位后将王不留行籽贴于用75%酒精消毒过耳廓所对应的耳穴上,采用对压法,以患者感觉局部出现酸、胀痛、发热为宜。指导患者自化疗开始前分别于早、中、晚、进食前后1h及恶心呕吐时自行按压10-15下,每次每穴持续按压20-30秒。耳穴压豆治疗自化疗开始至化疗结束后7天。(2)穴位贴敷:化疗当日用药前用温水清洁所选穴位处皮肤,将中药敷贴贴于双侧内关、双侧天枢、双侧足三里以及中脘。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贴由吴茱萸 、姜半夏以1:1比例研末成粉,予姜汁调制成糊状,制成重约3g,厚约0.5cm,直径为2cm的药饼置于贴敷治疗贴中心。指导患者化疗时对敷贴处穴位进行冲击性按压,按压力度由小到大,以感觉出现酸、麻、胀、痛感为度,约按压1min。4-6小时后取下贴敷。穴位贴敷治疗自化疗开始至化疗结束后7天。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自化疗开始至化疗结束后7天,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频率及程度。

3.2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参照WHO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拟定[4]。恶心呕吐分0~Ⅳ度:0度:无恶心、呕吐;Ⅰ度:每日泛恶、呕吐1-2次,不影响进食;Ⅱ度:每日明显泛恶,呕吐 3~5 次,影响进食;Ⅲ度:每日较严重泛恶,呕吐6~8 次,严重影响进食及正常生活;Ⅳ度:频繁泛恶、呕吐,难以控制,不能进食而卧床。根据以上标准制定治疗恶心、呕吐疗效的判定标准。显效:0 度和Ⅰ度,有效:Ⅱ度,无效:Ⅲ度和Ⅳ度。

4.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对照组30例中显效5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 56.67%。试验组30例中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论

恶心、呕吐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TP方案化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也是患者耐受化疗的主要障碍。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不但导致患者出现厌食、脱水、代谢紊乱等不良后果,还加重患者对化疗的恐惧,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影响化疗能否顺利进行。

中医学认为,化疗药物的药毒作用,或恐惧,紧张、抑郁情绪使正气虚损,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功能紊乱,气机升降失常,脾气不升,胃失和降故而出现恶心、呕吐[5]。

《灵枢》 云:“耳为宗脉之所聚,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终于耳者”。耳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六阳脉行于耳,六阴脉达于耳,通过刺激耳廓上的反应点能疏通经络、扶正怯邪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6]。这些反应点就是耳穴。本研究中选取胃、神门为主穴。可安神和胃,降逆止呕。配以脾穴、肝穴,具有健脾益气、疏肝和胃之功效。诸穴相配,起到疏肝理气、泻肝安胃、降逆止呕的目的。

清代名医徐大椿曾说:“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此至妙之法也”。穴位贴敷疗法是基于中医学理论及经络学说,使用具有健脾和胃止呕的药物敷贴于所选取的穴位,药物对穴位不断地刺激通过经络作用于全身,以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 扶正驱邪, 平衡阴阳,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7]。中药贴敷疗法所选药物是由我院妇科专家根据临床实践拟订,方中姜半夏为君药可降逆和胃,吴茱萸为臣药可温中散寒,理气止吐。姜汁调配药物可温暖中焦。以上药物共奏益气和胃、降逆止呕之功效。贴敷穴位选择止呕要穴中脘、足三里为主穴。足三里是胃经“合”穴,可调理脾胃,和中降逆,调节脾胃气血。中脘穴属于任脉,为胃的募穴,也是小肠、三焦、胃经、任脉的交会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止呕之功效。双穴合用共凑和胃止呕之功。配穴内关为手厥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具有和胃降逆、宽胸理气的作用。足阳明胃經天枢穴,为大肠募穴,可理气消滞,双向调节胃肠功能。上述穴位合用,相辅相成,从而提高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能减轻行TP方案化疗后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频率及程度,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操作简单安全、无毒副反应,价格低廉,患者接受度高。

参考文献

[1] 张丽志,薛凤霞 . 化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7):497-500.

[2] 董爽,于世英.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现状调查 [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6):687- 691.

[3] 王淼,曾柏荣.中医药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研究进展 [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4):161- 163.

[4] 张会强,江泽飞 . 乳腺癌分类治疗时代化疗的地位和优化[J]. 中华医学杂志,2014,94:2001-2003.

[5] 刘包欣子,邹玺,周锦勇,等.中医药在肿瘤化疗呕吐中的优势之刍议 [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1):2835- 2836.

[6] 胡攀,黄玉蓉,胡碧芳.耳穴埋豆在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中的应用[J].中医药学报,2014,14(2):114-115.

[7] 黄琛, 刘晓彩.穴位贴敷疗法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J] .中医药导报, 2009, 15(4):69.

猜你喜欢

妇科恶性肿瘤呕吐耳穴压豆
穴位埋线防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疗效观察
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效果观察
耳穴压豆治疗产后宫缩痛169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