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汉字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新认知
2019-10-30张丽侠
张丽侠
摘要:识字板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从口语过度到书面写作的重要手段。因此,识字教学的质量对学生以后的听说读写都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因课程改革还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认为从汉字与传统文化的起源,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合理整合以及汉字教学的方法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就能够提高课堂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传统文化;新认知
2019年秋季统编的新教材,不管从教材的封面装订设计内容,还是教材的具体内容都跟以往有所不同。低年级语文教材采用了双线程教学驱动的设计,拼音识字以及借助情境学音标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素质教育的“新气质”。无论课程教材发生多大的变动,低年级教学生读音与拼写的教学重点没有丝毫的变化。但是,在当今大数据信息流的网络时代,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追赶时代的潮流,确保其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是先进高效的。
一、汉字与传统文化的“源认知”
小学语文的教学不只是读音和书写,更重要的是将传统文化与汉字的读音拼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刚接触汉字的时候就接受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一个个的汉字犹如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水墨画,这也从侧面映射了汉字其实是从图画发展而来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读音与笔画时,要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大部分教师在日常的汉字教学时都只是单调的重写某个字的读音与笔画,至于这个汉字的起源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知识一律没有涉及,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
汉字的起源到底是什么,至今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大部分人所认知的最早的汉字的存在形式是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实际上这一认知是错误的。汉字起源于原始记事方式,图画和楔刻使其早起的存在形式,它萌芽于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6000年,其形成体系,当在夏代,距今约4000年。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汉字第一堂课时,应该将汉字的起源完完整整的介绍给学生,尽管小学生生活经验较少,社会阅历也不丰富,不知道龙山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具体的含义,但是正是这种朦胧和未知能够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在学生意识深处埋下了传统文化与汉字的种子。当教师在文化专题课科普传统文化时,势必要提到龙山文化,周口店猿人等,学生在此时便会恍然大悟,点头称是。流传千古的传统文化,神秘而又优雅的汉字,学生在教师刻意营造的氛围里逐步感受到汉字的魅力所在。学生在接触汉字,学习读音与拼写的过程中,往往带着一种自豪。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中国传统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二、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合理整合
汉字是有生命的,有温度的,每一个汉字都是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当然,汉字的学习并非只是单纯的会拼写,更重要的是能够理解汉字的含义以及汉字的使用环境。教师要承担起破解汉字谜题的重任,揭开汉字表面那层神秘的面纱,带领学生走近汉字,最终走进汉字。
学生在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起源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之后往往对汉字的学习较为兴奋,但是这种兴奋是表面的较为肤浅的,如果教师没有对其采取恰当的教学措施加以引導,那么几天后学生的兴趣消散,主观能动性衰退,学习效率开始下降。教师要利用学生与汉字以及传统文化的“蜜月期”,在学生兴趣盎然时抓紧课程安排,将课程设计的内容贴近汉字与传统文化的故事,在讲解某个汉字的过程中,穿插一些趣味故事,让学生在学习使用汉字的同时还能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拼写汉字“鱼”之时,先在预先准备好的多媒体屏幕上展示鱼的甲骨文的写法“”,并以此展示鱼的金文,战国文字,篆书,隶书和楷书。让学生在看图识字的同时见识到汉字的简化过程,教师在展示图片时,还要辅以简单的说明。甲骨文中的鱼字结构简单直白,文字的上部像鱼的头骨,中部以及两侧像鱼的躯干和鳍,文字的下部则很像鱼的尾巴。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各个时期鱼字的写法,同时结合字的结构和笔画讲解当时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现象,让学生学习拼写汉字的同时了解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风土人情。
图片与故事的结合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汉字,更好的了解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识字板块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能够独立拼写一定的汉字,并且能够判断在什么语境下使用,切不可喧宾夺主,混淆了教学的重点。
三、识字教学的新策略
小学生年龄较小,自制能力较差,天性爱玩,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游戏化教学的策略。由于识字教学的重点还是拼音与部首偏旁的读写,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游戏教学的方式,即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力。
教师可以将学生平均分为几组,确保各组学生语文成绩平均分相差不多。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进行游戏教学,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准备的时间,将预先准备写有汉字读音的卡片分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然后让小组内自由组合,看那个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可以完成汉字与读音的配对,耗时最短的小组获胜。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汉字拆分开,在每张卡片上写上不用的部首,让组内成员自由组合,在最短时间内组合出最多汉字的小组获胜。
学生在小组合作游戏活动时比较活泼,课堂的整体氛围也较为愉悦。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爱玩与爱热闹的孩童心理,将游戏与教学有机的整合,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寻找知识,享受快乐。教学与游戏的合理整合正是教师专业性的体现,但是教师要牢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耐心,有毅力。学生在学习和游戏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教师要沉着冷静,保持平常心,这样才能将识字教学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孙丽芳.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166-167.
[2]袁贞宏.小学识字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统编本教材为例[J].语文建设,2018(23):71-73.
[3]薛剑莉.传统文化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导入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7(36):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