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体育教学实效性
2019-10-30刘鋆
刘鋆
体育教育是一项以各种体育锻炼为基础的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质,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它在初中学科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每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孩子们的体质却在大大降低,因此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已成为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大大降低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而缺少积极性学生更不愿意进行体育锻炼,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重大教育课题。
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不足
(一)教育观念
体育教师往往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体育在培养学生意志、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老师上课前不够细心,而且教学过程太单调。例如,一些教师经常聚集学生在体育课上做一套体操或短慢跑,之后就解散学生,让他们自由活动,并不会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认为体育课并不重要,体育教学对学业水平的成绩影响不大,上不上体育课无所谓。这导致了初中体育呈现教学效率低、教学质量差的问题。
(二)技能教学
在现有的传统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放羊式教学,也就是说,所有的学生都可以一起自由活动。学生的多样性受到严重忽视,技能教学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应制定适当的教学计划,课程的制定要体现学生的技能和能力,也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理解教材,然后通过设置教学计划确定适当的运动量。这样学生才能锻炼身体,不耽误学生的文化课学习。
二、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浓厚兴趣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需要浓厚的兴趣为基础,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教育也不例外。大多数人都不喜欢体育锻炼,因为人们有惰性。每次在体育课上,有些学生懒惰,不愿意锻炼。这一切都归结于对体育缺乏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树立学生为本教学思想,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传统的体育教学大多是以教师为主导,围绕体育教材发展起来的。这样,老师觉得教的很累,学生又感到无聊、不感兴趣,这种教学效果很低。新课程改革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放在重要位置。为此,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正确认识学生之间的合理差异。由于学生体质和环境的不同,对体育技能的接受程度也存在差异。教师要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根据不同情况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给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参加体育活动。其次,要注意学生的需要。每个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是不同的,教師应根据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广大学生有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积极开展体育活动,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2.积极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
良好的环境对于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使学生喜欢体育,愿意上体育课。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态度进行教学。教师的激情可以感染和带动学生,使学生对体育充满热情。同时,体育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例如,在排球步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用绳子把排球捆起来,让学生们成对地玩一个你投我躲的游戏,使学生们在游戏中练习步法,这样会比老师直接教动作,学生机械地去模仿有趣得多。
3.经常鼓励学生,使学生树立学习体育的信心
对于体育学习,学生不仅要有强烈的兴趣,而且要充满信心。这是体育学习的保证。学生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教师的鼓励,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和表扬学生,以保持他们对运动的兴趣。不可避免地,学生在学习和运动时会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教育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并愿意及时教导和鼓励他们。当学生对某些运动技能感到不适时,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适当扩大,多鼓励,少批评。学生只有在得到老师的表扬时才能快速进步。
(二)树立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目前,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受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但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却没有明显提高。教师要使学生树立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也要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创造机会。为此,教师要做好以下两件事:一是思想工作要到位。教师应抓住这一机会,积极为学生灌输体育锻炼思想,使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建立体育锻炼意识。只有学生自己愿意参加体育锻炼,才能取得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当然,教师也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启发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在心理上信服,真正的喜欢体育锻炼。其次,老师应该加强体育项目的测试。正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讲解动作或做示范之外,可以通过测试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
(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体育、学习体育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水平及其体育表现与学生对体育教育内容的探究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体育探索学习,使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探究去加深对体育课程的了解,增强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提高体育学习的效率。那么,教师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体育课程的优势,使学生对体育这一学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学习。例如,在《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传球》一课的学习训练中,学生需要认真看体育教师的示范动作,仔细思考,找出如何掌握动作要领,如何运球、如何传球、有哪些基本动作和基本要求,如何达到这些要求等,从而逐步提高体育教育水平。
总之,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从学科本身的特点及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在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课程,同时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敢于尝试和创新,营造和谐有序的课堂学习环境。加强学习互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个性,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