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日本ACG作品中中国元素的精神呈现
2019-10-30刘青杨
刘青杨
摘要:随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网络科技的不断更新,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如今,卡通,漫画早已不再是孩子们的专属,许多成年人也开始对动画、漫画等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在日本,ACG(1)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它凭借剧情的创新性与趣味性在全球都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很多作品中,对于中国元素的成功引用很值得我国二次元文化事业学习和思考。
關键词:ACG 作品;中国元素;精神呈现;新编
中国元素是指从古至今在中国本土上诞生的各类事物的总和,具有优劣之分。优秀的中国元素是指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本文旨在以具体作品为例,对日本ACG作品中展现的中国元素的内核一一盘点。
一、《白蛇传》
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为很多中国人津津乐道,1958 年,树下秦司根据中国民间神话改编的《白蛇传》,是日本第一部全彩色剧场版动画。它由东映动画公司出品,保留了与原著的大致情节,又在细节上进行了一些改动。如剧中的许仙多出了两个宠物,熊猫“小胖”和狸猫“咪咪”,并且这两只宠物在最后救活许仙这件事上功劳巨大。
二、《封神演义》
日本漫画《封神演义》之于许仲琳的原著,是改编程度性相当大的作品。作者藤崎龙走英雄主义路线,将原著做了大幅调整。在人物设计上,男主角太公望是一个耍宝不断却正义感十足的少年,而非白发长髯的睿智老年人姜太公;申公豹的造型神似马戏团小丑,其法宝雷公鞭也像一个三球冰淇淋;女娲更是成为最终反派,甚至有了外星人血统,这将中国以女娲为神且倍加尊敬的形象彻底颠覆。这部漫画在《周刊少年Jump》连载之后,后又由STUDIO DEEN公司改编成动画《仙界传·封神演义》,并得到广泛好评。
三、《西游记》
《西游记》的改编在日本ACG作品中十分频繁,日本现代动画之父手冢治虫于 1952 参与了动画片《我的孙悟空》的制作,并于 1988 年中国行之后又创作了动画片《孙悟空》,这应该是日本与《西游记》有关的最早期的漫改编作品。之后还有鸟山明的《七龙珠》,峰仓和也的《最游记》,这两部作品均保留了《西游记》主人公的名字与西天取经的内核,在内容上却已全盘重写。前者讲述了孙悟空以寻找遍布在世界角落的“七龙珠”为目标,不断成长,突破自我的故事;而后者则是三藏一行前往桃源乡一路上斩妖除魔的故事。
四、《三国演义》
另一部改编力度很大且广受日本民众欢迎的中国名著非《三国演义》莫属。1689年,僧人义彻、月堂兄弟合作翻译了这部经典文学作品,并更名为《通俗三国志》,自此便有很多三国相关的改编作品涌现。其中东映公司出品,横山光辉监制的《三国志》系列动画片,分别包含了《英雄的黎明》《长江的燃烧》和《辽阔的大地》三个篇章,较为尊重原著,让许多动画爱好者充分了解了那段群雄逐鹿的历史。
然而对于《三国演义》的改编也有充满争议的作品。如《一骑当先》和《恋姬无双》。除了周瑜以外的其他人物,如张飞、关羽、刘备等男性角色都变成了女人,而且着装尺度较大。故事是在现代校园中,人物为了争夺高中的霸主地位而展开的一场生动的校园大战。但作为日本非常著名的限制级动画,它也曾经遭到了国内著名三国研究专家谭啸良的批评,认为其“借以三国之名为商标贴标签,会误导青少年对三国文化的理解。”
五、《水浒传》
《水浒传》在日本的传播力并没有以上几部经典文学作品广泛,因此其改编作品也只是在日本国内流传。1967年至1971年间,日本漫画家横山光辉在《希望生活》与《希望之友》杂志上开始了对漫画《水浒传》的连载。在2004年,漫画家三轮真雪创作了以“宋江”为主角的漫画《水边物语》。此外还有2009年中道裕大的《水之蛇——水浒异闻传》以及天野洋一的《异闻水浒传》等。此外还有一部游戏,《幻想水浒传》。不过除了出场的角色借用了水浒传的36天星和72地星的名号以外,就没有什么与原著类似的地方了。
六、《红楼梦》
在对《红楼梦》改编的作品中,最为典型的是日本 2006 发行的网络游戏《红楼馆奴隶》。在这款以“林黛玉”为主角的游戏中,原本清纯柔弱的女孩,被改编成了一个风尘女子。游戏中的“林黛玉”完全与原著中的林黛玉背离,性格虽相似,但是这部游戏明显只是借用了原著角色的名字,内容却完全与其无关。
综上所述,日本ACG作品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效果良莠不齐,在运用中国文化的同时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元素运用的内容多样化,几乎涵盖中国文明所有领域,但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对中国元素的改编甚至篡改,刻意迎合消费者等。因此我们要从中汲取经验,注注重创新发展和精品战略的实施,扎根民族文化,同时也要借鉴学习日韩以及欧美动画的长处,促进我国动画产业良好发展。
注释:
Animation(动画), Comic( 漫画)和Game(游戏)的缩写。ACG文化发源于日本,以网络及其他方式传播,为华人社会常用的亚文化词汇。
参考文献:
[1]贾否、路盛章《动画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5
[2]孙立军、马华《影视动画影片分析》,海洋出版社,2005-2
[3]杨晓军《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安徽美术出版社,2007-11
[4]郝予尧《日本动漫的中国元素应用研究》
[5]陈静薇《日本动漫与中国文化元素》
本文是安徽外国语学院校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编号:Awky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