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书画中的质朴感

2019-10-30吕鹏腾徐英凯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9期
关键词:质朴真实自然

吕鹏腾 徐英凯

【摘要】中国历代有成就的书家、画家的作品,其表现出的内容往往能够观照内心,这是内心世界在作品中的真实体现。这种真实感在作品中体现出的是一种质朴的状态。而质朴表现出的是一种自然的、形容人天真自然和心无杂念状态。书画的创作本就应以自然的状态去完成,力求画面天真自然。

【关键词】质朴;书画;自然;真实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一、质朴感在书画中的特性

(一)写意性

书画中表现出的质朴感是艺术家对事物源自内心的独到见解和感受。当艺术家将其感受表现在纸上时,会展现自己对质朴的感受,这就是质朴的表现。如苏轼,其书法虽用墨过多,卻无丝毫做作,反而颇具韵味,这样看来却是天真自然,质朴无华。

中国的书法、绘画,最早的象形文字开始,就能发现质朴感的表现。象形文字的诞生,是因当时人们将事物用最形象、最生动的形式来表达,这种天然率真的表达方式既简单又容易被人们所辨识,其实就是质朴的表现。

中国书法于绘画而言,更易体现质朴感。自古论及书法,历来就有“字如其人,书乃心画”一说。中国的评书人大多是以“书以人重”的标准来评论书家的高低。而对于学书法的人来说,学书的功夫就是先从书法之外的地方用功,也就是先做人。书写时用最真的情感注入到作品中,这就是质朴感的体现。书法除却本身的形式可表达书家的精神气质,在内容上亦可看出书家们的性情,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书家大多的文章、诗都写得好。更是能将书法与文章形成一种完美和谐的统一,如王羲之的《兰亭序》。

水墨画的出现是中国画对质朴感认知的一次提升。在此之前,画家通常先勾勒后填色,这种绘画技法在魏晋时期一度盛行,直至水墨画的成型。色彩虽能使画呈现出绚烂光彩的世界,但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人对色彩失去感觉。墨色质朴、大方,水墨画用最简单的黑色表现出朴素、幽静的色彩世界。中国绘画史上最喜墨色的是文人画家,中国文人画向来追求素雅、安静或返璞归真的感觉。

清代著名书画家傅山提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清滑,宁真率毋安排”,以此表达他对质朴平淡的艺术的一种至高的追求。水墨画之所以能繁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施展的空间比之色彩更广,限制的条件更少,作者在此放弃炫目的色彩,是以更能自由发挥。水墨之风应是大气拙朴,藏巧于拙,是以质朴。水墨画在明清时期空前繁盛,出现了一批批大写意泼墨画家,此时画家作品中的质朴感已经出现了童趣。孩童是天真不做作的,性情表露无遗。人的天性本应质朴无华,历代书画家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进步的同时,慢慢发现了质朴的美感,也就是人本性之美。

书画中的质朴也可以表现为一种对书法、绘画的立意。因为只有作心中之法,才有质朴之质。清代书画家、画论家蒋和在《学画杂论》中说:“未落笔时先须立意,一副之中有气、有笔、有景,种种具于胸中,到笔着纸时,直追心中之画。”这句话中表现出蒋和对于立意在书画中的作用的认识。其实,他说的立意是说直追心中的书画,而心中之画就是质朴的书画。

(二)自然性

“道法自然”是书画的至高境界,自然可以谓之天然,这二者可以说是质朴的一种特质。质朴中的天然是书画借用自然来表达情感的方式,这种向自然取法的方式通常被表现为一种自然天成的状态。

书画作品创作须向自然取法,象形文字就是先辈们对自然事物的一种认知。汉字发展至今仍没完全摆脱具象的形式,现在汉字仍是具象与抽象的结合。汉字如此,绘画亦然,研究任何一个时期,其绘画作品都与自然密切相关。人天性是率真的,如书画作品缺少这种自然性,那艺术何来真实性,不真实的作品又怎么称得上质朴?

书画能够达到自然境界,除人自身的质朴与天然的性格以外,还少不了书画家本能的贴近自然,亲近自然,在自然中升华自己,陶冶自己。在自然中,来自书画家本身的质朴与环境的共鸣,得以达到身心上的放松,性情自然的放开,变得洒脱、超然物外、天人合一,这是绘画至高的艺术境界。达到这种至高境界的书画在创作艺术作品时有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因为他们取法自然,自然之美是永不枯竭的。

与自然亲近,将情感寄托于自然,是艺术家质朴的体现,也是艺术家创作中不可缺少的。这种将自身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艺术状态到宋元时期,被文人画家们高度推崇。这时期的文人士大夫对于形式和技巧的创新已经缺乏兴趣,他们将自然真率、质朴作为新的标杆,以此来评判艺术作品。宋元时期,文人画达到空前的高度,这与他们追求的精神境界是分不开的。

(三)精神性

精神指的是书画家们的精神世界、内心世界,往往品德高尚的艺术家内心世界表现出来都是质朴的。书画家通常都不是现实主义者,对于现实世界来说,书画家们更喜欢将精神世界寄托于书画创作,以此充实内心世界,这也是书画家们自己精神世界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其实,这种精神从另一层面来说是艺术家们所追求的意境。意境是一种境界,书画中的意境是书画家们精神世界的至高体现。当然,这种精神世界的体现必须是积极的、平淡自然的。部分书画家们在现实世界的环境下压抑自己的情感,转而将精神世界体现在书画中,这种现象从古至今都很普遍,因此以笔墨来释放自己的内心的精神世界。

二、质朴对书画创作的意义

(一)学习质朴的重要性

质朴的书画是真实的,质朴的品质是珍贵的,因此,在书画创作时,体现质朴感是必要的。质朴的书画源自生活,是生活经历的书画形式。因此,绘画的质朴是体现人的质朴,而人的质朴首先得学会生活、感受生活,不是被迫的生活。只有会生活,然后将生活的体验和感受用最自然贴切的手法表达,这才是高品质的修养,这样才质朴。好的书画作品不是被动地创作出来的,是书画家们主动、平淡地去完成的。但这种平淡在当下是难能可贵的,当代艺术家需解决外界所给予的各种干扰。因此,坚守本心不易,但也因这种不易,质朴的绘画在当代绘画中显得格外重要。

从古至今质朴一直是许多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国画家和诗人提倡的“返璞归真”“归于平淡”,从一定角度上来说,是对质朴的品格和境界的追求。在追求质朴品格时,文人艺术家和民间艺术在各自的气质、品格与他们自身的艺术修养等各个方面都大有不同,彼此之间的质朴感也有质的区别。文人是天人合一、返璞归真的气质,而民间艺术家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天然的朴實与天真。但这两者追求的都是内在和外在的和谐。有“人民的艺术家”之称的书画家——齐白石,他以最贴近生活的题材入画,将生活情趣融入到书画中,其画充满生活气息和童趣。其绘画风格源于生活,他曾为了观察虾的动态,将虾养在笔洗中每天观察。他笔下常出现蔬菜、昆虫等生活中常出现的各种充满生活气息的事物。他将生活的态度融入书画中,借此表达一位人民画家质朴的想法。

清代著名画家、画论家石涛在他的《苦瓜和尚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他将质朴称之为大道,说质朴的大道一旦离散了,而法则存在了,他应该存在于何处?万物本源,一切景象的根由都显现于人,因为人的法则应该是质朴的,所以画也应该是质朴的。

质朴的内在的因素和决定性的因素在于艺术家质朴的品质和自然朴实,纯真的心灵。总而言之,艺术家的艺术品格和他的本质源于本身的人格本质。只有诚朴之质,才会有质朴之貌。因此,也可做到字如其人、画如其人。

(二)质朴在中国书画中的地位

纵观古代书画家、评论家和理论家,根据其书画作品、画论、画评等可以将质朴的审美意境加以概括。首先,质朴须是自然天成的,讲究的是性情起则起,不必加以掩饰,在这种状态下,书画作品通常不是人主观的组织,而是在经过长期的艺术基础、艺术底蕴下自觉对质朴感的一种本能追求。其次,质朴应体现出本色之貌。质朴既然需要做到天真自然,所以本色也是质朴表现的一种内在的品格。做到质朴应不做作,不装腔作势,须以本色之貌示人,也是做到质朴的基本前提。质朴在中国美术中的地位也体现在它可以从某种角度来观察艺术家的人品、修养。如今,在这个物欲横流,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国书画家们一味地追求个性,创新,而不注重本质,不注重本身的素养,完全忘记审美的意味。像这种创作状态是不自然的,不质朴的。对一个书画家来说,创作需要摒除杂念,用最自然的状态,最能体现自己的技法来完成。书画创作在没有开始之前应兴致高昂,动笔之后却要做到心境平淡专一。书画还应讲究“理气”,理气也可以理解为底气,这是对自己书画作品的一种自信,也是对自己的自信。这也是一种做到质朴表现的重要品质,这种品质是优雅的,也是高尚的。而优雅品质应是自然平淡的,也是质朴的。

书画作品需要良好的品性,质朴的品质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成为中国书画的一个重要特质。质朴的特质传达了艺术家真挚的情感,体现出艺术家自然的创作状态和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创作出符合自己情感表达、充满激情却又不失技法的书画,才是质朴的真实体现。这种追求质朴的精神对于今天的艺术创作来说依然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品质。

作者简介:吕鹏腾(1989-),男,汉族,江西省丰城人,硕士,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助教;徐英凯(1993-),男,汉族,江西省南昌人,硕士,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质朴真实自然
重拾质朴
山有桂子
质朴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
追寻最质朴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