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里巴巴和京东各有动作,电商格局将变?

2019-10-30最极客东方亦落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2019年17期
关键词:考拉网易亚马逊

最极客 东方亦落

电商生意相继与国际接轨,合作表象下巨頭各怀心思

截至发稿前,阿里打算花大价钱收购网易考拉的消息已经传开,但身处“台风眼”的两家企业却表现出相当平静的态度,根本没打算对这个消息发表言论。或许对于市值4 147亿美元的阿里来说,几十亿美元的收购案并不是非常值得强调的,而对于网易考拉来说,“卖身”可能也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不愿意多说也可以理解。

然而,不说不代表没有,互联网中以往的事例一再证明,传言最后大概率都会被印证,尤其是这种大手笔收购的消息。毕竟在信息时代,没有什么称得上是真正的秘密。

互联网中的事例还表明,某个“大动作”的发生,必然不是孤立的,与之呼应的事件往往会在相近的时间节点出现,京东搭上谷歌,就是可以印证这种“规律”的实例。

在京东与Google Shopping的“新电商”合作项目中,京东负责帮助谷歌在中国招商,寻找适合北美市场的品牌供应方与产品,并为谷歌提供SaaS(通过网络提供软件服务)平台。而谷歌则为京东提供信息流渠道,在谷歌的搜索引擎上可以直接搜到入驻的中国商家,并且直接购买商品,而不必进入京东页面搜索之后再购买。

合作虽已得到证实,但与阿里和网易考拉一样,京东和谷歌也不愿对外透露更多细节,只是说希望达成“有益的、个性化的无缝购物体验”,“不予置评”或许是欲擒故纵的“套路”,但事实呼之欲出。

那么,为什么这两家电商巨头会相继有“与国际接轨”的意向呢?这还要从网易考拉和谷歌在电商行业的现状说起。

海淘是近年来电商行业中出现的新品类,随着物质条件的提升,人们不再满足于网购中国的商品,而是将目光看向海外。电商在互联网时代自然起到了巨大作用,而网易考拉就是其中的先行者。然而不是所有先吃螃蟹的人都能吃到美味,先行者的日子也未必十分好过。

网易曾经对海淘业务寄予厚望,丁磊曾在2016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明确表示“未来三到五年,网易考拉海购可以在市场上达到1 0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在电商领域‘再造一个网易。”

可“再造网易”实属不易。尽管网易对电商业务寄予厚望并用心经营,但并未得到预期的回报。去年,网易整个电商业务营收为192亿元人民币,涨幅为64%,与前一年相比同期下降了2倍多,毛利率一度低至4.5%。而网易考拉被用户投诉了不止一次,也被中国消费者协会质疑过售假,虽然后来证明了清白,但形象和口碑上的损害难以逆转。

“烧钱”、亏损、用户严重不足、售假……这一系列的负面因素让网易考拉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论是外界还是网易考拉内部都对“烧钱换增长”的模式不看好。在这种情况下,委身阿里未必不是最佳选择。

如果说网易还能因为网易考拉跟电商有联系,那作为搜索引擎的谷歌又为何想与京东合作呢?有观点认为,来自亚马逊的压力是重要因素。众所周知,谷歌主要靠搜索与广告盈利,而亚马逊则在谷歌上投放广告获取流量来推广自家的电商生意。

可现在,亚马逊想自己做流量广告,并且将其发展成重要的业务,这就威胁到了谷歌的既得利益:本是掌握着巨量的信息分配权限、被公认为搜索入口的谷歌因为亚马逊的动作,导致在自家页面搜索商品的用户萎缩至20%。

除了应对亚马逊之外,谷歌自身对电商也很感兴趣,这一点从谷歌对Google Shopping的重视就可以感受得到。更重要的是,Google Shopping与Google Pay、Google Home等智能硬件都是可以关联的,是谷歌整个生态体系链条中的一环,所以谷歌在电商领域下功夫能够拓展战略板块,强化对互联网生态的影响,而京东是中国电商行业中的头部企业,被谷歌“看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阿里和京东对于收购与合作也有自己的算盘。两大巨头一个深耕从海外“输入”商品的业务,一个致力于将自己的商品“输出”至国际市场,这些动向很可能会给中国的电商行业带去不小的转变,因为这些转变,中国的电商行业或许将呈现出一个新的格局。

大环境转变巨头方向,电商行业新格局将显?

从网易考拉的角度来看,它需要阿里这样“财大气粗”的巨头才好将业务继续下去,那么阿里是怎么想的呢?其实跨境电商一直也为阿里所重视,相关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的中国跨境电商零售市场中,排名第一的是天猫国际,市场份额为32.3%,网易考拉紧随其后,市场份额为24.8%。

看上去两家差距不大,可网易考拉的业绩是用钱“烧”出来的,并非长久之计,而阿里方面一直在寻求合作,阿里集团COO张勇曾就如何发展跨境电商业务发表自己的看法:“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把整个产业链全部做完,只有合作才能带来更大的机会。”

从网易考拉和阿里的现状来看,如果能够联合,就很可能获取中国海淘电商市场的大半份额,对于阿里而言,收购网易考拉无疑是巩固自身在跨境电商行业地位的好方法,既能减轻海淘市场的竞争压力,又可增加利润空间,还能防止被占先机,何乐而不为呢?

这是阿里关于“输入”的策略,那么另一家要借谷歌“输出”的巨头京东又在打着怎样的“算盘”呢?

一直以来,京东都希望能让电商业务走向全球,在新零售的潮流中争先。去年1月开始,京东着手筹集在美国市场中扩张的资金,刘强东还多次表现出要在“一带一路”国家和欧洲地区拓展业务的意向。在中国的电商领域,京东虽已跻身巨头之列,但与阿里相比还是有所不及,将眼光延伸至海外则很可能开拓出新市场。

而谷歌正是美国、新加坡、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家最常用的搜索引擎。京东搭上谷歌之后,可以借助Google Shopping将商品销至海外。这有利于京东扩张其“全球购”业务,并以此与阿里的海外业务对峙。

另外,京东的“无界零售”也是其业务当中的重头戏,其中包括无人货架和智能物流等,都是需要先进技术去支撑的,而谷歌在AI等技术方面具备显著的优势,达成合作之后,京东的无界零售也可从中借力。

两个中国电商行业的巨头,一个“输入”一个“输出”,看似殊途,实则都是在琢磨海外市场,它们的这些想法与动作,或许会让电商行业的现有格局有所变动。

从目前中国海淘的市场状况来看,天猫国际和网易考拉名列前茅,二者在许多方面的布局、方向和调性都有所差异,想要很好地融合还需磨合。但双方实力毕竟都不弱,所以它们联手会让行业中的其他平台更有压力。但另一方面,网易考拉委身阿里或许也给一些同类型的中小平台提供了一个思路,那就是在海淘行业中,可以选择与大平台合作,优势互补,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京东与谷歌的合作,除了想与阿里抗衡,也是中国电商线上流量增速放缓、遭遇“瓶颈期”的大环境下的一种选择。而新零售对于目前的京东而言是开拓海外市场的利器,加上谷歌的信息流、渠道的助力,将会产生更为显著的效果。对于其他的同类型平台而言,寻找更有效的信息曝光方式,通过合作打通多种渠道,补齐自身短板,或许会成为京东此次合作带来的启示。

可以确定的是,阿里和京东的“输入”和“输出”,虽然方式不同,但都是专注于海淘市场,释放出的信号本质上也是相同的,并且同样都会对中国的海淘行业的格局产生影响。

猜你喜欢

考拉网易亚马逊
孤单的小考拉(上)
孤单的小考拉(下)
当代青年生活定律
亚马逊雨林在燃烧
亚马逊卖的最好的100款玩具
网易考拉的“一千零一夜”
渴不死的考拉
节俭又“浪费”的亚马逊
亚马逊推荐:TOP 25热销玩具清单
图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