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披文入情,建构语文“幸福课堂”

2019-10-30张小琴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幸福课堂词句文章

张小琴

幸福课堂是指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和情感,挖掘学生学习潜能的课堂。在幸福课堂中,学生常常通过师生合作活动来获得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只是机械性地进行听说读写,教师也不单纯以默写背诵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是能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打开学习思路,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一、不同视角切入,多元解读

要想理解作者的创作情感,就要从不同的视角入手展开分析。文章中的情感往往是隐藏在文字内部的,较难直接解读,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切入,从多重角度展开交流和讨论,说说自己阅读作品的感受,我也会参与到学生讨论中,引导学生关注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阅读角度。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多元解读中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情感,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

在学习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中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我提出了问题:“这不是一首送别的诗歌吗,可是为何诗歌中一句话都没有提到送别呢?作者在送别林子方的时候带着怎样的情感呢?”我鼓励学生整体诵读,体味诗歌给人的感受。学生认为:“作者写了送别路上的所见所闻,给人美好的感觉。看来,送别不只是恋恋不舍,也是带着一种祝福和美好的。”我又鼓励学生尝试了解作者和林子方分别是什么人,从背景的角度展开分析。学生认为:“作者杨万里是林子方的好友也是上级,此时一定带着美好的祝愿,希望其一路高升,因此诗歌所写的自然也是美好的景象。”

我常常鼓励学生展开“头脑风暴”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畅所欲言,大胆地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展开分析。有的学生从人物的细节描写入手展开分析,也有学生尝试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历,还有的学生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进行理解。我则引导学生总结各种观点,让学生在自由交谈中感受幸福课堂的快乐。

二、品咂词句深意,把握情感

文章中有一些词句往往蕴含着言外之意,若能细细品味则能把握住作品中的情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思,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这样的句子。我在教学中会组织学生展开深入咀嚼,尝试从文字的表面深入下去,探究作品中深藏的情感,学生往往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对于作品的理解也会更深入一些。

在指导学生学习二年级上册第21课《狐假虎威》的时候,我鼓励学生围绕一些看似普通的词句展开分析,体悟其中隐藏的情感。学生在诵读“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后认为:“狐狸不说老虎吃自己是不对的,而是用了‘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其实就是用老天爷来压老虎,他突然这样说,让老虎有措手不及的感觉。”我又鼓励学生看看这些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认为:“‘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这是一个感叹句,气势很盛,表现出了狐狸十分骄横的样子。”我又提出:“可是,狐狸是真的有这些能力吗?”学生回答:“不是的,狐狸是假冒的,‘眼珠子骨碌一转,这是动脑筋的表现,表示这都是狐狸胡说的。”

幸福课堂是一个讲究关系和谐的课堂。人本主义理论提出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造成其不能和教师在接触初期就达成信任,因此教师要满怀热情地关心他们,这样才能更好地构筑幸福课堂。我在组织学生品味文章词句的时候并未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是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角色诵读等方法将自己带入到作品中。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品味词句的隐含意思,也有助于构筑幸福课堂。

三、鉴赏结构艺术,学会审美

抓住文章的结構展开阅读也能很好地促使学生进行审美赏析的活动。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还不够成熟,逻辑性不强,很难快速感受到文章的结构艺术,在这种情况下,我组织学生展开自写对比的活动,先思考一下自己创作同类型的作品会怎样安排结构,然后和作品的结构进行比较,看看区别是什么。组织学生进行“比比谁更好”的活动,能让学生畅所欲言,自主挖掘文章结构的特点。

在指导学生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二课《花的学校》时,我让学生思考:“若要让大家写一下突然看到很多花儿开放的场景,你会怎么写呢?”然后将自己写的文章和课文中的内容进行对比。学生认为:“文章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而我没有用,文章中的花儿看上去更活泼。”我又提醒:“文章中几次提到‘妈妈,你能从中看出这是谁在说话吗?”学生认为:“这是一个小朋友的口述。小朋友看到了很美的花,然后想象它们都是地下的学校里的。”我鼓励学生思考:“在描述花儿的同时写和妈妈的对话,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认识到:“这样让文章更生动,好像是看见了孩子在和妈妈交流的样子。”

小学语文幸福课堂是过程高效性、内容开放性的课堂。我没有直接将文章的结构之美灌输给学生,而是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一步步感受作品的结构,并在自己的创作中举一反三地加以利用,因此而高效。

四、联系生活细节,共振心灵

幸福课堂要求突破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文。我在教学中常常组织学生围绕其中的片段展开联想,结合生活细节进行感受,这样能让学生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全面发展。

三年级上册第22课《父亲、树林和鸟》一文体现了父亲对于树林和鸟的热爱,体现了人和大自然之间的和谐。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说说在生活中是否也曾经遇到过像父亲一样的人,并说说他们的神奇之处。有学生说:“我们邻居有一个老爷爷,他喜欢对着自己种的各种花吹笛子,好像这些花真的能听懂一样。我一开始还笑话他,但是他说花虽然没耳朵,但是却能感受到音乐的美。最后我发现他种的花的确特别茂盛。”在交流中,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人和大自然和谐交流之美。

在活动中,我常常组织学生结合文本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想一下自己处于同样的状态会采取怎样的行为,思考自己是否有类似的经历,最后鼓励学生仿照课文的形式展开自主创作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和作者形成共鸣,更能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披文入情指的是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总是由内而外地展开创作,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受,而后产生内在情态,将这种情态作为辞章表达出来。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就要尝试通过文字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这样才有阅读效果。小学生想象力丰富,联想能力比较强,但是并未掌握太多的阅读技巧,我在教学中将披文入情的方法和各种阅读方法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幸福课堂中掌握阅读技巧。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南通师范学校第三附属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幸福课堂词句文章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敲开幸福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