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2019-10-30孙彩红
孙彩红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教育制度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小学的语文教学也开始面对更多的新环境,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和革新,情境教学开始渐渐融入语文课堂。情境教学模式的融入,充分体现我国小学教育改革的目的和意义。过去的课堂教学,师生往往缺乏心与心的交流与思想上的碰撞,无法为学生营造出生动有趣的语文知识学习氛围。将情境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能够创设出和当前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渐渐步入佳境,在情境中获得相关知识,经过分组之间的讨论和分析,逐渐收获语文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关的知识,从而促使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得以实现。所以,将情境创设的教学形式和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相互融合,能够使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活跃。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意识
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几乎都面临着一个课堂问题——即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当中进行充分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通过自主探究在课堂上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如何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实现巧问,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置情境进行巧妙的问题引导,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探究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在提出问题之前,为学生创设一种不仅和课文内容息息相关,而且可以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方面的情境,然后精心设问,有目的有方向地将学生带入到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够让学生学习和收获更深层次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一匹出色的马》(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下)一课前,教师谈话创设情境:你小时候有过走路累了想让爸爸妈妈抱抱的经历吗?结果爸爸妈妈抱你了吗?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几乎所有的孩子或他们的弟弟妹妹都有类似的体验,所以这一话题马上会引起孩子的共鸣,纷纷介绍自己的经历,并说出自己不同的感受。教师正好顺势引导:文中的妹妹也有和你们一样的经历,结果求抱成功了吗?一匹出色的马又是指什么呢?这一问题将进入情境的学生直接带入课文中,通过文字品读与妹妹经历零距离接触,从而深切感受到靠自己努力,一定能成功的喜悦。
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兴趣改变提问题的形式,寓提问于无形之中,从而促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教师需要将自身代入到学生的角色之中,投其所好,从而让学生在读书学习、思考问题以及求知等方面的欲望得到充分激发。教师结合课文的核心内容和重难点,在设计的情境中提出适当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将问题解决,获得相应的知识,清晰认识到文章全文的中心内容,教學的重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一下)这一课时,由于学生对毛泽东主席不太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与学生也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假如我就是文中乡亲们的一位代表,现在站在你们面前了,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我吗?距离一拉近,孩子们思维被激活,问题就会连续不断:请问这位老乡,你们沙洲坝人民为什么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你们当时遇到哪些困难?毛主席是怎么关心你们的?这些问题全部来自学生,而且正是全文的重难点,即文章“吃水不忘挖井人”阐述了怎样的事件,事件的起因、经过以及结果怎样,毛主席是个怎样伟大的人。如果学生可以在情境创设中将这些问题解决,就掌握了文章的重要内容。
二、创设声像情境,突破重点难点
情境教学中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即选择适合的道具和课文的内容相结合创设出一个真实的环境,还可以通过鲜明生动的音乐或者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呈现,让学生不仅可以受到启发,而且可以充分享受语文学习的过程。
随着科技时代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不断融入小学的课堂教学当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具备直观性、生动性的特征,能够对影像、图像、音频、文字等进行很好的处理。相比于抽象的传统授课方式,学生在课堂中大部分只能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对课文的内容认知和理解,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不会受到空间与时间的制约,能将文字和知识中抽象难懂的部分进行声像转化,将枯燥乏味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声像信息,最终呈现出为学生直观可见又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更加专注,化难为易。当前语文教学中,多数课文都含有较大容量的社会知识,即使教师对文章进行大量解读,学生也无法得到相应的理解。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小学生对于蕴含深度内容的课文反复阅读,也很难感受到语言文字最终想要表达的深层内涵。
比如,教师在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下)这课时,可以使用多媒体将邓小平爷爷的照片、资料介绍为学生播放,让学生初步了解邓小平爷爷。接着为学生播放邓小平爷爷伟大事迹的录像,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对邓小平爷爷产生敬佩之情。最后出示课题,引导产生疑问:这么伟大的人物为什么如此重视植树?又是如何植树的?从而让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学习《海底世界》(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下)这课,文中描绘了极为生动的海底景象,单单靠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以及教师的阐述,往往无法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海底世界动植物的神奇与美妙。在教学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为学生播放《海底世界》的视频,海底动物奇妙的声音、各不相同的活动,海底植物的色彩多样使学生身临其境,切实感受到海底动植物的神奇,产生读文继续感受海底秘密的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产生对文章进行阅读的兴趣,把思考引向深入。
三、妙用故事情境,吸引学生注意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时刻集中注意力,始终专心致志。教师选择讲故事的情境创设法,充分发挥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将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转化为寓教于乐的故事分享会。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将自身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挥,不仅可以享受情境带来的愉悦和快乐,还可以放松心情,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变得更加富有个性。在融入故事类的情境教学中,教师运用故事的形式对课文进行教学,巧妙实现教学的目的。学生在分组活动中对比不同的角色扮演,对人物的性格和内心活动达到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小学语文的授课内容主要以叙事文体和散文为主,阅读性较强,十分适合使用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小学生将自己代入角色,对故事进行演绎,可以实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例如,在学习《小马过河》(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下)这课时,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角色扮演当中体会到不同角色的内心想法,深刻分析角色的行为,实现教学目的的达成。
小学生生性好动,并且有着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学生身临其境,在环境当中触动内心,使学生热衷于学习,求知欲更加强烈,不断进行自我提问,自我思考,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与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语文课堂上应用情境教学,能促使学生贴近实际生活,知识得到不断丰富,审美意识也会不断提升。语文课堂上应用情境教学,让过去较为枯燥乏味、毫无生气的语文课堂拥有生动性和趣味性,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转变更快,活跃性更强。因此,教师应当让情境教学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发挥学生积极自主的能动性,提升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收获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学习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教师主动关心学生的方方面面,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能够促使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本文系江苏省2013年“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问题引领·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B-b/2013/02/048)】
作者简介: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衡山路实验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