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伦贝尔地区旅游发展中的俄侨迁徙问题探析(19世纪末—20世纪中叶)

2019-10-30王文娟

当代旅游 2019年4期
关键词:旅游发展迁移

王文娟

摘要:俄侨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其产生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最终形成特殊的移民文化。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早期来华俄侨聚居地,大量俄侨的存在使俄侨文化逐渐融入呼伦贝尔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呼伦贝尔边陲文化形态。本文仅利用有限的资料,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呼伦贝尔地区俄侨迁移的整体过程进行梳理,为呼伦贝尔地区中俄文化交流及呼伦贝尔地区俄罗斯族聚居区域的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呼伦贝尔地区;俄侨;迁移;旅游发展

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室韦俄罗斯民族乡是我国唯一的俄羅斯民族乡,这里旅游资源丰富,风光旖旎,当地的俄罗斯族人们保持着原始的俄罗斯民俗风情,木刻楞房屋,俄罗斯的传统食品、歌舞,国内第一家俄罗斯族民俗博物馆,都让游客耳目一新,是呼伦贝尔地区旅游发展的特色一站。而俄罗斯族的最终形成,则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来华俄侨的直接结果,因此,呼伦贝尔地区俄侨迁徙过程的研究,对促进呼伦贝尔地区中俄文化交流及俄罗斯族聚居区域的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呼伦贝尔地区俄侨的历史由来

呼伦贝尔俄国移民来华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具体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俄国人移民至呼伦贝尔地区的历史可谓由来已久,清朝以来已经有俄国人来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除为军事目的的驻军外,多数是为经济目的而来,基本可分为两大部分:其中大部分为不堪忍受地主的盘剥,又觊觎中国境内额尔古纳河沿岸肥沃的牧场,乘我国边防及民政松弛,流入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右旗三河地区进行季节性或常年性生产的农民;另一大类则为寻求财富的采矿者,至1910年左右这两类俄国移民约有3000-4000人。伴随着清朝末年清政府的日渐衰落,外国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沙俄借机加强对华的侵略,1896年《中俄密约》的签订使俄国获取了中东铁路的修筑权。随着中东铁路的勘察修建,其所经过的呼伦贝尔地区沿线的俄国铁路工人、商人、教会人员日益增多,由此揭开了俄侨向呼伦贝尔地区大规模迁移的序幕。

二、俄侨迁徙至呼伦贝尔地区的几个阶段

(一)中东铁路修筑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迁移到呼伦贝尔地区的俄侨

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全线勘察、设计、组织施工的枢纽,成为俄国侨民尤其是工程技术人员聚居的中心,同时,大量来自俄国的铁路工人则散落在中东铁路沿线各站点,至1907年,中东铁路西线呼伦贝尔境内各地俄侨人口总计15790人,其中满洲里5577人、扎赉诺尔1428人、海拉尔4375人、博克图2767人、扎兰屯1643人。

随着中东铁路修筑进入呼伦贝尔境内,大量俄侨从事与铁路运营相关的工作。满洲里作为中东铁路西线的起点,中东铁路修筑及通车后有大量俄国铁路工人在此生活工作过。Е·Г· Раденко1883年7月31日出生于波尔塔瓦省的一个农民家庭,一直帮家中务农,没有接受任何教育的机会。1906年迁居满洲里,在中东铁路上任火车副司机,1921年转至齐齐哈尔机车库当钳工。1922年到哈尔滨,在中东铁路机车库当机车检查员。

日俄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东北16处商埠,哈尔滨、齐齐哈尔、海拉尔、满洲里等地成为各帝国主义国家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市场。呼伦贝尔地区满洲里成为中俄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基地,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2月5日,满洲里正式设立海关,称满洲里分关,归哈尔滨总关领导,大量商品经满洲里海关进入呼伦贝尔地区,货品多以满足当地俄侨的生活必需品为主。来自俄国的货物除通过铁路运进外,大批俄国人还通过偷越国境的方式把货物输入中国。许多俄国人为谋求更好的生活,常年在呼伦贝尔地区从事各种经营活动 ,呼伦贝尔地区满洲里、海拉尔等地街头经常可以见到俄罗斯人。

(二)“十月革命”后俄侨涌入呼伦贝尔地区的新高潮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国内发生苏维埃政权与旧俄将军的内战。1922-1923年红军解放外贝加尔和远东地区,以谢苗诺夫、高尔察克等为首的白俄匪军或从海路或从陆路大量地涌入中国,形成了继中东铁路修建后俄侨进入中国的又一个高峰,在此过程中许多俄国人选择在呼伦贝尔地区落户。如伊万诺维奇·德米特里·拉兹多波列耶夫(Раздобреев 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1899年生于俄国外贝加尔省阿诺色尔村。1920年参加白军外贝加尔第一团当士兵,驻防在斯列金克。同年底随军队撤至长春,部队解散后无固定职业。1925年移居满洲里,在渔场做工。1935年迁居哈尔滨。

与此同时,一些生活在额尔古纳河西岸的俄国农民,或受败退白俄匪军的威逼胁迫,或受白俄反苏反共宣传的影响,或不堪忍受白俄匪军的蹂躏,或为躲避战祸投靠亲友而纷纷越过中俄边界,来到呼伦贝尔三河地区安家落户(三河指哈乌尔河、德尔布尔河、根河)。俄国人迁居三河地区由来已久,最初是俄国农牧民和富裕农民为寻求更理想的放牧地点而来到三河,十月革命后,随白俄匪军谢苗诺夫、高尔察克逃入三河地区的外贝加尔哥萨克大量增加,成为三河地区俄侨的主要群体,据1940年日本人的调查:在海拉尔东北约140公里处为三河上库力(日译音乌埃夫尔库力)部落,乃由1918年布尔什维克革命之手逃来的外贝加尔俄哥萨克建成,1920年仅43户,后同类人及欧洲人开始在这一带定居,带马、牛、羊、农具的不过半数。随着谢苗诺夫军的败退,与有军籍者有兄弟子亲的共迁来此。1921年该部落达49户,至1928年,人口在增长。1928年后迁入者逐渐减少,而迁往铁路沿线、特别是海拉尔方面的增多。三河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前许多村屯名称与额尔古纳河对岸的俄国村屯相同,就是因为当初许多俄国移民是将整个村庄移入中国境内,直到1955年额尔古纳右旗才将旗内所有用外来语命名的村屯全部更改为中文名称。三河仅是十月革命后俄侨大量涌入呼伦贝尔地区的一个典型地区,根据呼伦贝尔志略·户口部分的记载,截至民国十一年(1922年)呼伦贝尔地区共有俄侨5468户,27359口。

(三)日占时期呼伦贝尔地区的俄侨

1917年7月25日和1917年9月27日苏俄曾两次发表对华宣言,表达同中国建立友好外交关系的意愿,经谈判两国于1924年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中苏正式建交,同年临时开设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中苏建交之初,苏联曾令愿意加入苏联国籍的侨民到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注册入籍,否则不承认是苏联国民。一部分俄侨加入苏联国籍,成为苏侨;另一部分当初因仇视苏维埃政权而迁居中国的沙俄旧贵族、官僚、地主等不愿加入苏联国籍,有的选择加入中国籍,有的则既不加入苏联国籍,也不申请加入中国国籍,成为无国籍者,既所谓的“白俄”。“九一八”事变后, 东北地区陷于日本,部分俄侨迁居上海或海外。1932年 “满洲国”成立,1935年3月苏联政府单方面决定将中东铁路转让给日本和伪满政府,至此,中东铁路失去了原沙俄政府的依靠与支持,也标志着俄侨彻底失去在东北地区的经济命脉。4月苏联开始撤走中东铁路的苏籍员工,中东铁路的大量苏籍员工回国,但也有俄侨部分留在东北地区。留下的俄侨中既包括苏籍俄侨也包括无国籍的“白俄”,据1932年满洲白俄向“满洲问题调查委员会”递交的一份备忘录中关于满蒙等地白俄情况数据,满洲呼伦贝尔区域有白俄6000人。此时的俄侨集中分布在以海拉尔为中心,西起满洲里东至扎兰屯的滨州铁路沿线和三河流域及陈巴尔虎旗等地。除之前提到的地点外,赫尔洪得、扎赉诺尔、兴安、巴林、雅鲁、哈拉苏等地都曾是俄侨聚居区。也有部分俄侨分布在牧区,如陈巴尔虎旗的特尼河、那金布拉格、达尔滨诺尔、库鲁松布拉格、浩特陶海等地,鄂温克旗的红花尓基、苇特坑、辉河、乌兰哈日噶那、锡尼河、哈尔托海等地也曾是俄侨聚居区。

这一时期俄侨的生活境遇较之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量俄侨失业,银行停业,日本人强行在俄侨的商行和店铺中安插日本“顾问”,恣意对俄侨进行勒索敲诈,很多俄侨工人的境遇与华工相似,根据 1934年日本发表的一篇调查文章描述,在阿尔山(今科右前旗西部)发现从事该镇街道修筑的雇主为国际运输株式会社,所用土工为华工及俄工,华工全为山东人,俄工全为白俄,二者共160人,平均年龄32岁,带妻者不过三成,为组合性,雇佣期间无约定,可随时解雇,赁银日给国币1圆20钱,食费自办。

最初,日本扶植的傀儡——“伪满洲国”的建立给留居呼伦贝尔地区的部分白俄,尤其是对苏联政权充满仇视,期望借助日本推翻苏维埃政权,恢复白俄政府的白俄带来了新的希望,部分白俄持亲日态度,投靠日伪政权。日本人为加强对白俄的控制,于1937年12月28日在哈爾滨设立白系露人事务局,负责管理伪满全境白俄,巴克谢耶夫任首任局长。当时伪满全境设10个支部,在今呼伦贝尔境内有5个,各支部点及支部长名如下:满洲里(埃波夫)、海拉尔(沃尔金)、扎兰屯(门噶洛夫)、博克图(萨尔尼科夫)、三河地区(修里金)。1937年白系露人事务局改组更名为白俄侨民事务局,1938年在哈尔滨设立总局,基斯利琴科任局长。俄侨聚居的额尔古纳右旗,旗公署配备俄侨担任副旗长,在俄侨聚居的村屯保留旧俄行政村制度;在海拉尔组建由日本特务直接指挥的白俄武装部;三河地区反共哥萨克海拉尔支部在日本的支持下于1943年成为伪满洲国军的一部分驻扎海拉尔,并由日本情报部长指挥,配属海拉尔支部,并由该支部长负责其教育训练工作。此外,呼伦贝尔地区俄侨还组织过如“法西斯党”、“俄国农民青年同盟、“重返乌拉尔 同盟”等反动党派和团体。1945年8月苏军出兵中国东北,日本投降,呼伦贝尔地区俄侨的反动党派和团体多数解散,一批反动分子头目被苏军处决。当然,这并不能代表呼伦贝尔地区俄侨的全部,许多俄侨都曾同东北人民一起投入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

至此,持续近六十年的俄国人迁居至呼伦贝尔地区的移民活动基本宣告结束。从抗日战争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后,呼伦贝尔地区外侨管理制度日益完善,1955年苏联大规模撤侨后,最终留居呼伦贝尔地区的俄侨已为数不多。俄侨在呼伦贝尔地区半个多世纪的活动,对呼伦贝尔地区的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室韦俄罗斯民族乡恩和是中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建制地。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恩和依托独特的民族民俗风情,旅游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总体来说,旅游发展规模较小,以家庭旅游居多,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创新,并没有充分发挥出俄侨文化历史和俄罗斯风情的潜力。俄侨历史无疑这一地区旅游业发展最得天独厚的优势之一,如何深入挖掘呼伦贝尔地区俄侨文化内涵,保持呼伦贝尔地区俄侨文化的自然性、原始性,开发符合地区特色的俄罗斯族旅游文化产品,是未来呼伦贝尔地区俄侨历史研究和旅游发展的重要议题。

参考文献:

[1]吴文龄,赵松,莫日根主编.办公室呼伦贝尔盟外事志[M].呼伦贝尔:呼伦贝尔盟外事编,1994.

[2]石方,刘爽,高凌著.哈尔滨俄侨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

[3]石方,刘爽,高凌著.哈尔滨俄侨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

[4]房建昌.近代日本、俄苏、德国驻内蒙古领事机构及犹太人、俄侨、俄籍塔塔尔人、布里亚特人与朝侨考略[J].西北民族研究,1996(1).

[5]程廷恒.呼伦贝尔志略[M].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

[6]李兴耕等.风雨浮萍——俄国侨民在中国(1917—1945)[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旅游发展迁移
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朝阳市旅游发展探索
新常态思维下黔东南村寨旅游改革发展的SWOT
谈物理模型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的迁移策略
区域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基于SWOT分析的黄公望景区发展研究
运用迁移学习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张家界市休闲旅游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