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提高基层党建质量

2019-10-30李何斌

商情 2019年40期
关键词:成果基层群众

李何斌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升华,也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思想引领。我们要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自觉用于指导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一、坚持创新发展,突出解决难题破解不够的问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长期以来,广大基层党务工作者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破解了不少实践难题,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不断提高了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但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广大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着创新不足、办法不多的问题。把创新发展理念运用到基层党建工作中,需要突出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端正创新的指导思想。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不是急于提新口号,不是盲目跟风赶时髦,更不是搞形式主义。创新应当弃形式光鲜之表,务解决问题之本,应当为解决难题找出实实在在的办法、措施。从这个意义上说,能推动工作落实就是创新,能真正解决问题就是创新。二是解决基层党建动力不足的问题。党建工作存在具体责任不明,压力层层递减,工作推一推才动一动,责任感、主动性不强等问题。必须将党建工作的外在压力转化为内驱动力,激发起基层党务工作者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够主动为党分忧,经常自我加压,“不用扬鞭自奋蹄”。三是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比如,如何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如何处置不合格党员,如何选准选好村支部书记,如何有效开展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如何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等等,迫切需要运用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从根本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二、坚持协调发展,突出解决工作统筹不够的问题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和主观努力的不同,基层党建也存在比较明显的不平衡、不协调状况。从经济与党建的关系看,一些地方重经济发展,轻党建工作,发展成就实打实,党建成果空对空;从基层党建不同领域看,党政机关、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的工作状况有的好于国有企业、中小学校和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从基层党建同类领域看,上级机关好于基层机关,高等学校好于中小学校,国有企业好于民营企业;从基层党建地域情况看,不同地域的党建工作虽然各有千秋,但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同一地域既有许多工作出色的好典型,也有不少软弱涣散的拖后腿。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坚持协调发展。一要压实工作责任。通过建立责任明确、措施具体、考核清晰、问责严格的党建工作责任制,真正把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来抓。二要注重统筹协调。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及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协调、督办落实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统筹工作、沟通协调的能力和水平,重大工作统一部署,重要资源统筹使用,考核验收统一组织,避免政出多门,浪费人力物力,增加基层负担。三要切实补齐短板。扎实开展结对共建、结对帮扶活动,通过选派优秀第一书记,让富济贫、好带差、强帮弱,尽快使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工作跟上来、好起来,不让一个地方落伍,不让麻绳最细处断裂。

三、坚持绿色发展,突出解决中心紧抓不够的问题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有时存在着口号多实干少、制度多管用少、检查多落实少、投入多收获少等问题,一任一个法,一年一个调,工作走马灯,群众看花眼,看似很热闹,实则效果差。基层党建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革除空泛化要求、粗放式落实、零星般收获的弊端,树立集约、简约、节约的理念,始终紧抓中心,抓住要领,以最小的人力和资源消耗獲得最大的效益。一要统筹全局突出中心。围绕增强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功能作用,围绕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围绕群众最关心最希望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选准主攻方向,突出工作中心。不搞跟风跑马,不搞繁琐哲学,不让基层应接不暇,无所适从。二要持之以恒抓好中心。中心任务确定之后,就要咬定中心不放松,抓住关键不放手,持之以恒抓落实,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能四面出击什么都抓,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能跑题偏题,要集中力量,持续用力,攻坚克难,抓出成效。三要着力增强制度保障。要抓住基层党组织的关键要素,围绕组织怎么建,党员怎么管,学习怎么抓,保障怎么强,扶贫怎么帮,群众怎么富等基本问题,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

四、坚持开放发展,突出解决群众参与不够的问题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基层党建工作要坚持开放发展,必须彻底打破体内循环、自我封闭、自娱自乐的怪圈,坚决纠正一些地方把群众参与当点缀、把群众代表当陪衬、把群众意见当摆设的错误做法,明确参与程序,细化参与途径,不断拓展参与领域,提高参与实效,使群众深度融入基层党建工作。当前,尤其要破除群众参与的障碍壁垒,给群众参与创造便利条件。首先,要健全群众参与机制。进一步探索建立相关制度,切实保障群众参与的权利。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赋予群众参与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选择权。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情况,建立健全群众参与党内民主协商、党务公开、党务监督的各项制度,让群众有说话的地方、有参与的条件、有监督的权利,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对于损害群众参与权利、违反群众参与制度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坚决纠正。其次,要全面加强党务公开。顺应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民主热情,凡属要求公开的事项和党员、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除依照法律法规需要保密外,能公开的全部公开。按照服务大局、促进发展、依法依规、真实公正、积极稳妥、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会议、活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让广大群众及时参与党的活动,使广大群众耳更聪、心更明、眼更亮。

五、坚持共享发展,突出解决成果惠民不够的问题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用共享发展的要求衡量,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着成果惠民不够的问题。只有让党建成果惠及最大多数群众,才能汇集起全社会的磅礴力量,党才能执好政。要通过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让广大群众了解国家大势、社会走势,掌握各项方针政策,使他们能够分清是非,明辨美丑,正确判断和处理生产生活中的各项事务,共享思想建设成果,让群众的眼睛亮起来。通过参与选择村级带头人,参与基层民主政治生活,加强群众的生产经营技能培训,让群众能够在四化同步、大众创业中闯出一片天地,共享组织建设成果,让群众的技能多起来。通过参与监督,毫不放松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让群众不再受到不良作风的干扰,真正享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心情舒畅,和谐稳定,共享作风建设成果,让群众的心气顺起来。通过参与涉及基层事务的各项制度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为群众的合法权利提供政治保障、政策保障、司法保障,共享制度建设成果,让群众的保障强起来。

猜你喜欢

成果基层群众
基层巡览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