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2019-10-30向丹

北方文学 2019年27期
关键词:语言输入语言输出

向丹

摘要: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是大学英语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学英语的课程教学质量。本文试图以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为理论指导,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估等方面探索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语言输入;语言输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语言学习离不开阅读,阅读是语言输入的来源,也是语言学习的目的,阅读占大学英语四级总分的35%,阅读是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讲授内容是对文章进行阅读和分析,从词汇、语法、句型、篇章等方面对课文进行分析精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大学英语每学期48课时,由综合教程和视听说教程构成,其中课文精读精讲约占总学时三分之二。由此可见,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学英语的课程教学质量,对高校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结合教学经验和体会,笔者试图以语言输入输出假设为理论指导,通过文章精读为载体,知识学习、技能练习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一、语言输入、输出假说的相关概念

在语言学习理论的发展中,上世纪8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颇具争议的“语言输入假说”,他认为(1985),“语言输入是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的第一性,人类只有通过理解信息或者叫做接受可理解性输入的方式习得语言”。可理解性、趣味性与关联性、非语法程序安排、足够的语言输入是有效输入的四大特点;另外,他还提出了“i+1”输入原则,i代表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指语言输入难度要适中,应略高于现有语言水平,否则过高或过低都不能让学习者获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就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后来,Swain(1995)批判性地补充了输入假说,提出了“语言输出假说”,并认为“可理解性输出是语言习得的关键环节,在提高学习者语言能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学习者成功使用语言仅仅依靠输入是不够的,还要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出练习。

众所周知,只有输入,才能输出,输入是先行条件,输出是学习结果和目的,单纯依赖输入或输出都是不行的,输入与输出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才能循序渐进地掌握语言,促成语言习得。因此,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的输入和输出才能保证教学效果。

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通过对天津海河教育园多所院校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调研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英语阅读课堂就是为了做阅读练习,增加词汇量,掌握阅读技巧,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而阅读,阅读课堂教学模式较单一。经过中小学近十年的英语学习,学生普遍反映自己的阅读能力掌握得相对较好的,听、說、写的英语基本能力相对较弱,很难实现英语的自由流畅表达,语言应用能力较弱。

总结而言,现有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输入形式单一,以文字为主,输入内容有限,以课本为主,输出效果欠佳,以做题为目的,未能有效实现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在语言输入假设和可理解输出假设的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学习者已有的阅读技能优势,笔者认为可从教学目标、内容、模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探索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改革,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以实现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目标

作为大学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应与课程整体的教学目标保持一致,不应该仅局限于提高阅读能力这单一的目标,更应该认识到,阅读作为语言学习输入的一种方式,在国际化的社会进程中,是为了让学习者进行有意义的跨文化语言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应与说、写、译输出技能相结合,全面提升语言各项技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实现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大学英语阅读内容

语言输入过难或过易势必影响教学效果,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学习者必须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才能保证有效的教与学,采用“i+1”原则,阅读内容难度适中,为学生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而且输入材料要有趣味性,在精读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泛读,扩大知识储备,保证足够的语言输入,为使语言输入更具有趣味性,除阅读这一视觉输入外,增加与材料相关的听觉输入(听力)和视听输入(电影、动画等),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增加了输入量,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读技能。

(三)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运用情景教学法,语言输入要有趣味性和关联性。在阅读教学中,根据阅读材料,结合现实的交际情境,给学生创造有趣的语言输入环境。如《新应用大学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的“Campus”,这篇文章主要讲大四毕业生给新生的一些忠告。正好在开课前,结合新生自身现状,分析自己的入学感受,把文章放在自己的生活情境中,再阅读课文,让学时更能意识到这篇文章的写作意义。

运用任务教学法,语言输入与输出有机结合。建议根据每单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生现有语言基础,把学习目标分为多个任务,任务之间相关联,即有语言的输入,也保证语言的输出。如《新应用大学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二单元的“Idol”,这篇文章主要是写偶像对自己的积极影响。把文章分为描述自己的偶像、想象自己与偶像见面的场景、偶像给我的积极影响这几个子任务来进行,先让学生语言输出,发现自己表达的欠缺,再进行文字和视听的语言输入,分析文章表达优势,最后让学生写作文进行文字输出、演讲输出。在输出与输入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扮演独角戏,应师生共同参与、积极探讨,进行合作学习,有效完成语言任务。

为保证足够的语言输入和有效的语言输出,丰富第二课堂。课堂教学毕竟学时有限,加大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有必要精心设计与精读文章相关的课后作业、泛读、辩论、英语角等第二课堂活动,加强自主学习。

(四)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评价方式

听、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方式,说、写、译是语言输出的主要方式,贯穿语言学习的整个过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输出不应简单以应试教育、提高阅读理解力为评价,应以全面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根据语言输出方式和形式,因材施教,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中的反馈,如学生反馈、学生互评。

四、结论

输入到输出是语言学习的必经之路。以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为理论指导,通过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为载体,做到有效的语言输入和高效的语言输出,以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罗立胜,杨叶丹.大学英语学习阶段的语言输入及语言理解研究[J].外语教学,2008(1):40-43.

[2]郭溦.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读写译一体化教学初探[J].钦州学院学报,2017(9):74-77.

[3]王小宁.克拉申的习得  学得假说与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1(1):30-31.

[4]Krashen.S.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New York: Longman.1985:2-21.

[5]巩湘红.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范式的探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4):95-99.

猜你喜欢

语言输入语言输出
可理解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课堂的作用
高中英语“以说促写”教学实践研究
英语专业技能课运用PBL促进语言输出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