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除了吃新鲜,还要吃夏天
2019-10-30郭钰婷
郭钰婷
当四季更替,用来区分时节的方式很多,而云霄人靠的是水果。传统农业的核心,是一场供需关系的博弈,云霄人显然深谙其中诀窍。他们将水果的生意做得彻底,既融入了日常生活,也做成了一方营生。
在被称为“花果之城”的漳州,云霄占了个面海背山的好位置。东南面向台湾海峡敞开,身后则被山脉温柔环抱,乌山山脉和梁山山脉为它抵挡了冬季的寒流,带来同纬度下少有的温润气候。当四季更替,用来区分时节的方式很多,而云霄人靠的是水果。春将临时,澄黄肉实的枇杷先在树上冒了头,等到夏至,桃李、黄皮、荔枝、凤梨也紧跟着结了果。在这个果香四溢的闽南小县城,云霄人将水果的生意做得彻底,既融入了日常生活,也做成了一方营生,担得上“脑筋活泛”四个字。
从早熟的枇杷,到晚熟的荔枝
阿炮家的果园就在将军山,开车只能走到半山腰上,剩下的路要顺着黄土坡往上爬。说是“爬”一点儿也不夸张,在很多坡度接近75度的地方,我们恨不得手脚并用,才能跟上他矫健的步伐。一路上阿炮不仅走得稳当,还能顺道介绍坡边的各种果树。“这几株是乌叶荔枝,那边还有枇杷。”说话间,他又上了一个坡,“不过现在都摘完啦,再往上面一点才有果子。”没办法,只能磨掉鞋底的黄泥,继续爬坡。
好不容易踩上一片稍稍平坦的空地,我们回身,才发现已经能俯瞰山脚的将军山公园。在阿炮小时候,那里原本是一大片农田。过去云霄人以耕种业为主,辅以种植少量果树,后来田少了,大家才开始上山大量开荒。或许也正因如此,云霄的不少果园都跟这里一样,没有开垦出规整的种植区域,而是顺着山势栽种,零散分布在人迹可至的山坡上。
云霄人的生计转移到了山上,优势却也随之凸显。根据《云霄县志》记载,在民国之前,云霄人就曾多次从邻县、省内外乃至国外引进多种水果新品种,其时间和次数都大大领先于周边县城。最早可追溯到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下河村舉子蔡善述从江西南丰县引种8株金枣和4株蜜柚,后称“下河金枣”“下河蜜柚”。此后在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等不同时期,云霄人都在不断引进、改良种植品种。而这片土地似乎也十分乐于接纳新事物,绝大多数新品种都适应了县境条件,进而在这里“安家落户”。
与临近县市相比,云霄的土壤气候并没有为它带来不可取代的先天优势,在这片“花果之城”,云霄人靠的是灵活应变。阿炮自豪地告诉我们,云霄枇杷是“闽南开春第一果”。原来,这些年云霄引进了名为“早钟6号”的枇杷新品种,能比其它枇杷提早15至30天成熟,因此每年元宵节前后,当其它枇杷还在枝头待熟时,云霄的枇杷已经果红香浓,只等采摘下山了。“在那个时间段,市面上没有其它枇杷,想吃就只能找我们,自然枇杷一上市就供不应求。”阿炮解释道。
传统农业的核心,是一场供需关系的博弈,云霄人显然深谙其中诀窍。我们跟着阿炮上山的7月,正是云霄采摘荔枝的时候。为人所熟知的乌叶荔枝早已经散了场,他带我们往山上的更高处走,是为了一种名为“双肩玉荷包”的荔枝。这些天,阿炮的叔叔日日上山护果、采摘,荔枝刚从枝头摘下,还带着清甜果香。这是他叔叔前些年才引进的新品种,味道不像乌叶荔枝那么甜,却带着一种淡淡桂香,更重要的是,“双肩玉荷包”是目前云霄区域最晚熟的荔枝品种。当人们还在为短暂的荔枝季而惋惜留恋时,他们已经提前一步,备好了“后手”。
老少搭配,干水果这一行才不累
如果时间再早几年,阿炮的叔叔就要在天亮前将这些荔枝背下山,再运到324国道旁的水果批发市场,等待批发商来估价收购。现在可要轻松多了,2015年阿炮回到云霄,用他在大城市里学到的电商和策划知识,帮家里人卖水果。每年荔枝成熟前,阿炮都会在自己的朋友圈里预售,往往用不了几天,荔枝就被抢购一空。“今年荔枝是小年,根本不够卖。”阿炮笑道,“不过,过阵子就有凤梨、百香果和蜜柚了。”
一到采摘季,他和家里的长辈就分工明确。长辈们只需要将鲜果从果园里采摘下山,由阿炮负责剪枝、挑拣、打包、发货,得益于日益便利的物流,送到外地的水果要比超市里更新鲜。新的销售方式,为果农赢得了收益,也赢得了口碑。聊起这些事时,阿炮的叔叔笑得乐呵,直说现在日子好过多了,不用像过去那么辛苦。
但阿炮想做的其实远不止这些。年初他跟几个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农副食品加工厂。在经济困难的年代,云霄人舍不得将卖相差的枇杷扔掉,就用土锅土铲做成枇杷膏自己吃,也当做食疗。久而久之,家家户户都会做枇杷膏,但各凭经验本事,不仅质量不稳定,而且也很难取得国家质量认证。如今他们把枇杷膏从家庭作坊变成规范化的流水作业,为每一道工序都制定了工艺标准,自然,路要好走得多。
在云霄研究水果品种多年的方永胜老师曾告诉我们:“水果种植最好的状态,就是50多岁的中年人,加上20多岁的年轻人,两个人一起来做这件事。”他认为,前者在与水果日积月累的相处中,积累了不可取代的种植经验,而后者则能敏锐地抓住时代浪潮,帮助果农更加轻松地获得合理收入。眼下有越来越多阿炮这样的年轻人回到云霄,做的,正是这件事。
水果摊,云霄人的夏夜浪漫
结束了将军山上的采访,我们和继瑶约在晚上9点的体育场。按理说,这个时间点的三线县城应该已经归于平静,但云霄却恰恰相反。当地人自诩是“睡太阳,玩月亮”,可以想见,云霄的夜生活花样十足,KTV、麻将馆、烧烤摊、小吃店款款齐全,意外的是水果也在其中参上一脚,从水果摊、冷饮店到炒冰店,云霄人就地取材,认认真真把水果做成了一门属于夜晚的营生。
根据继瑶的生活经验,云霄人的夜生活一般要持续到凌晨2点,我们的采访时间还怕是早了一些。体育场是云霄人夜生活的第一站,不少人吃过晚饭后,都习惯到这里散步聊天。陈阿姨把自己的水果摊开在这里,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表面上,她的摊位跟寻常水果摊没有区别,新鲜采买的水果被一字排开,因为种类太多,错落着分成了三四层。可当我们选完水果,陈阿姨却没有称斤打包,而是将它们利落地洗净、削皮、切块,再撒上盐花或梅粉,然后端到对面草坪的座位上——原来这里跟小吃店一样,把水果当成了菜品,点完之后可以坐下来慢悠悠地吃。平时继瑶也常和朋友约在这里,“说是吃水果,其实就是大家约出来聊天。”果然看到隔壁桌的年轻人,水果几乎没动,正热热闹闹打着牌。
“吃水果”是云霄人夏天的重要接头暗号,指向的地点大致有二,一个是体育场,另一个就是人民公园。跟体育场的水果摊不同,人民公园附近总共有3家店,分别卖杨桃水、冷饮和炒冰,虽然卖的东西不同,但用的原材料都是水果。卖杨桃水的店门口总是摆着几个大透明塑料桶,有客人光临时,老板就从桶里舀几勺杨桃水,再往杯子里加點冰块和蜂蜜,做成一杯透心凉、咸甜口的杨桃水。冷饮店则要丰富得多,原料都已经事先处理好,泡在糖水中装罐冷藏,既有凤梨、咸梅、葡萄干这些常见的,也有红豆薏米、银耳莲子这样混搭的,都被整整齐齐垒在冰柜里,两三块一罐,挑好后开罐即饮。而炒冰店就在冷饮店的斜对面,只不过隔了条马路,水果就被榨成果泥,和冰一起在特制的锅里反复翻滚,做成绵软的水果炒冰。你不得不佩服云霄摊贩们丰富的创造力,绕着一个公园,能将小小的水果玩出花来。
相比起云霄白天的忙碌,这里的夜晚要散漫却也鲜活得多,就像是我们一路上遇见的云霄人,带着小城的自足感,尽情尽兴地生活。吃完炒冰,已经将近凌晨12点,继瑶骑着摩托车载我们回去,在呼啸的晚风里大声叮嘱着:“晚上可以再来份煎饺外卖,感受一下云霄人的后半夜!”是了,时候尚早,云霄的小城生活还远未散场。
云霄夏夜据点
体育场水果摊
在水果摊点完水果后,阿姨会帮你把皮削好、切成小块,还会根据水果的不同品种,撒上盐花或梅粉。水果摊对面的草坪上摆了很多桌椅,可以坐在那里吹着晚风吃水果,感受云霄的夏夜。
云霄县体育场内小木屋
老牌凉水石花
店里贩卖杨桃水、酸梅水和冰石花,既可以单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混搭。其中,杨桃水是云霄特色,咸甜开胃,若你是初到云霄,不妨点一杯试试。
大路街21-1号
公园炒冰
店里的炒冰口味丰富,但大多与水果相关,可以自由搭配,也可以请店员帮忙推荐。听说因为炒冰用的都是鲜榨水果,所以也会有人特意来这里喝果汁而不是吃炒冰。同时,店里也兼卖烧烤。
云平路17号
公园小吃
虽然店名写着“公园小吃”,但其实招牌是冷饮,所以当地人还是习惯叫它“公园冷饮”。云霄的冷饮都装在玻璃罐里,可以自己去冰柜里挑,再请老板帮忙开盖。另外店里也卖一些简单的铁板烧,价格便宜,和冷饮搭配着吃,就着夏日晚风,清凉畅快。
云平路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