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郑家出山记

2019-10-30韩玉皓

中国铁路文艺 2019年9期
关键词:老郑养路工路局

韩玉皓

老郑,名叫郑玉国,今年七十多了。说起来我们之间的关系,胜似亲兄弟。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们两家在牙林线上的一个养路工区住隔壁邻居,直到如今定居在哈尔滨,算起来也有半个世纪了。每每坐在一起,聊起过去的那些事,看看现在的好日子,老郑总是感慨:“没想到,真没想到,这辈子做梦也没想到,一家老小还能从山沟里来到大城市!”

老郑原籍是山东招远的,祖辈闯关东来到了大兴安岭林区。他出生在林区的西尼气镇,18岁那年入路,在牙林线上的“农田养路工区”当上了养路工,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那昝的牙林线,可真是苦啊。“吃水用麻袋,开门用脚踹,火车没有牛车快,五月六月吃干菜”的顺口溜成为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工友们上道(线路)干活时,渴了,喝得是草甸子上渗出的水;饿了,啃得是揣在怀里的高粱米面馒头或玉米饼子,吃得是卜留克咸菜。特别是冬天,山里零下四十多度的嚴寒,在线路上一干就是大半天,风雪把他们都塑成了一个个雪人、冰人。从线路上回来,个个被汗水浸透的后背像是背了一个重重的盔甲;被大雪灌满的棉靰鞡里能倒出水来。到了工区,他们把狗皮帽子往桌子上一扔,抹一把脸上的雪水,围在地中间那个铁皮做的火炉前烤火。新鲜的木头柈子“吱吱——”地响着,红红的火苗映红了男子汉们古铜色的脸膛。

历经岁月,有的师傅退休了,有的就长眠在了这里。当年的小郑,把这一切都记在心里,当上了班长,成了分局的标兵。

后来,沿线工区合并,家属们搬到了镇上。老郑不再年轻,腿脚也不听使唤了,就从地上到车上,在列车段跑车,当过炊事员、厨师长,家也从沿线工区搬到了铁路分局所在地的伊图里河镇上居住,后来又分到了楼房。直到2007年退休,他也没有离开过牙林线。两个儿子也先后在林区成家,子承父业,儿子和媳妇都在铁路上工作。“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吃过苦、受过累、流过血,淌过汗的老郑,觉得心满意足,“这辈子哪也不去了”。

可是到了2004年夏天,老郑本还安逸的生活被哈尔滨铁路局的一项利好惠民政策改变了。

决策:大迁移

转眼间,车轮驶进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天保工程”的实施和铁路生产力布局的持续调整,牙林线(潮乌线)工作量发生了很大变化,运量逐年减少,岗位富余人员增多。下岗、轮岗或待岗成为必然。

“绝不能把为哈局奋斗一生的山里人扔下不管!”2004年6月,大兴安岭刚刚从冰雪中苏醒过来,路局党政联席会做出了一项自1946年建局以来的重大决策:“大迁移”!在局管内跨分局、跨地域有规模、有组织地安置牙林线上的富余职工。

“能走咱就走”

“咱要出沟(山沟)啦!”6月28日,这消息爆炸式传开,“这不是做梦吧?”人们都不敢相信。

老郑的大儿子郑发森,当时正在牙林线上的煤田站车辆检修驻在点帮班检修。突然接到了媳妇从段上打来的电话:“知道不?要大迁移啦?”“啥迁移,往哪迁移?”“别那么多废话了。我看铁路局电报了,咱够条件,到底走不走?”

郑发森“一下子懵了”,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啊。就这样,他和媳妇之间你来我往地打了一遍又一遍电话,问亲戚问朋友,反复商量该不该走。

解铃还须系铃人,职工心里的纠结,路局领导早就意料到了。在不到半个月时间里,铁路局连续发了三个文件:头一份文件,提前摸底,问有没有想走的?第二份文件,给你具体的工作单位和地方,给房子、落户口等优惠条件;第三份文件下来的时候,就让报名了,给各家具体的优惠条件,各有各的选择。

走有走的想法,不想走或不够条件走的,也都有疑虑,各种想法在一个晚上都冒了出来。

路局派出8名专业人员组成调研组,利用10天时间,数次深入到牙林线、潮乌线等,分系统、专业工种,逐个单位、站区、岗位进行工作量和岗位定员查定,“绝不错测一个数、绝不漏测一个人、绝不少测一个岗。”

摸底后的报告又一次摆到了路局党政会议桌上,“大迁移”方案进一步细化,拍板定下了“四个优先安置原则”,给职工吃了“定心丸”。

“能走咱就走”,郑发森和媳妇的决定最终如愿了!

出山:专列一路向东

2004年7月13号下午四点,伊图里河站这个牙林线上的二等站沸腾了:路局开行的“大迁移”专列,满载700名迁移职工和随行的家属,要一路向东出山了。

专列好像有15、6节,站台上挤满了人,各单位送站的职工穿着制服、排好队,敲锣打鼓,放鞭炮;几个秧歌队在站台上下助威,唢呐声声,好像过年一样热闹。笑声、哭声、嘱咐声,队伍集合的喇叭声一阵高过一阵。

“滴——”风笛一声长鸣,把人们从梦中惊醒,“走了,真的要走啦!”人群开始慌乱起来,列车徐徐启动,刚才的欢闹场面突然变得宁静起来。乐曲不响了,秧歌不扭了,好像山风也都骤然停下了,接着是阵阵的告别声、哭泣声。

故土难离,大雁飞去尚能飞回。可是,他们这一迁移,意味着很难再轻而易举地回来。

再见了,大山;再见了,故乡。

列车向着东山口开去,以至不见了车尾,还有人在站台上挥手送行。专列沿着伊加(伊图里河至加格达奇)线一路向东。专列清一色安排的硬卧,每一节车厢、车厢的每一个铺位都贴着到站和迁移职工及随行家属的姓名,井井有条。到了就餐点,沿线各车站、公寓给送来免费的盒饭;加格达奇、齐齐哈尔、让胡路、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等,凡是有迁移职工下车的地方,都敲锣打鼓到车站来接。

入夜了,车厢里依然是灯火通明。离开了大山的人们,憧憬着、想象着、猜测着,甚至还有些徘徊或者是迷茫。是啊,他们喝着山泉水长大,伴着山风与雨雪工作,彼此间也都很熟悉。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前路无知己”,人生地不熟,工作、安家、孩子上学等等,更多的考验还在前面。他们唠着、想着,有的媳妇或孩子们哭了。

郑发森和他爱人报的是绥化地区的两个铁路单位。一路上,两口子话语不多,但是希望大于了迷茫。“我以前没见过,可能这辈子也没这待遇了。”至今,郑发森还津津乐道那个时刻,那个不眠之夜。

在省城过上团圆年

郑发森和媳妇在绥化的两个铁路单位落下了脚。更幸运的是,在绥化工作了不到两年时间,因生产布局调整,他们双双到了哈尔滨,并很快住进了路局新建的哈南新区。这是铁路局专门为迁移人员建的住宅区,有350多户,80%是迁移过来的,人均一户。职工家属高兴地给这里起了个新名字,叫“幸福新村”。

铁路发展驶上快车道,旅客列车越跑越快、越跑越远,大的机务段亟需技术工人,而且打破壁垒,面向全局招聘。老郑的二儿子和媳妇也被招聘到了哈尔滨,经过几年打拼在省城买了房,也有了自己的安乐窝。

儿子们都稳定下来了,两年后,闲赋在家的老郑和老伴搬了过来,和两个儿子一大家人子在省城团聚了。

转眼过年了。老郑跑超市、购海鲜、买年画,置办年货,还特意让我给他编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出山沟到省城改天换地;下联是:好政策赢民心尽随人愿;横披是:幸福满堂。

这个年,从来不喝酒的老郑喝了点酒,而且有些醉了。

2014年4月初,老郑又有了好消息:在大儿子住的小区里,自己买了个二手房,有了自己的“窝”。同年8月,老郑的孙女考上了吉林理工大学,又是双喜临门。

老郑逢人就说:“干了一辈子铁路,知足,老知足啦!”

猜你喜欢

老郑养路工路局
成绩密码
陕西省“十佳养路工”潘林森
路局车辆调度管理工作的思考
路局补充医疗保险系统应用及优化
国境线上一抹橘红——内蒙古边防公路优秀养路工素描
路局至总公司视频会议网络补强方案研究
建立站段路局三级减速顶设备维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研究
上了《新闻联播》的棒棒老郑
拥抱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