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县耕地土壤酸碱度变化特征研究
2019-10-30肖长明
肖长明
摘要 本研究以兴业县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全县耕层土壤酸碱度,分析了水田、旱地、耕地等pH值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县耕层土壤酸碱度整体处于酸性以上状态,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对比,土壤酸碱度变化比较大。近年来,过量施用化学肥料使得化肥与有机肥投入结構不合理、碱性肥料投入不足,是造成土壤酸碱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土壤酸碱度;第二次土壤普查;酸性土壤;广西兴业
中图分类号 S15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7-0177-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针对兴业县区域的不同土壤类型,采集耕层土壤样本化验酸碱度(pH值)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进行比较。现将研究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采集
1.1.1 土壤样品采集时间与点位分布。土壤样品采集时间为2009—2016年每年秋季作物收获前后,施肥之前;该次调查共采集土样5 060个,代表面积25 300 hm2,每个土样代表面积约5 hm2。
1.1.2 土壤样品采集深度与方法。采样深度为耕作层(0~20 cm)。根据田块形状使用对角线法、梅花点法、棋盘法、蛇形法等方法,选择15个左右采样点进行采样,每个采样点重量、深度均匀一致[1-2]。混合后使用用四分法留取1 kg装袋作为1个土样。
1.2 分析方法及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采用土壤pH值的测定方法电位法对样本进行分析,并依据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进行养分等级评价[3-4]。
2 结果与分析
2.1 酸碱度变化情况
为便于对土壤酸碱度(pH值)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将本次分析数据与第二次土壤普查农化样测定值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由表1可知,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兴业县耕地土壤pH值>8.5的面积比例为0.22%,7.5~8.5的面积比例为1.04%,6.5~7.5的比例为32.54%,5.5~6.5的比例为49.72%,4.5~5.5的比例为16.24%,<4.5的比例为0.24。而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兴业县耕地土壤pH值>8.5的面积已为0;7.5~8.5所占面积比例下降至0.52%,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下降了0.52个百分点;6.5~7.5的面积比例为3.29%,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下降了29.25个百分点;5.5~6.5的面积比例为34.59%,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下降了15.13个百分点;4.5~5.5的面积比例上升至61.46%,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上升了45.22个百分点;<4.5的面积比例为0.14%,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下降了0.10个百分点。
由表2可知,水田土壤pH值>8.5的面积比例由原来的0.01%下降为0;7.5~8.5范围内的面积比例由原来的1.02%下降至0.18%,下降了0.84个百分点;6.5~7.5的面积比例由原来的35.05%下降至2.00%,下降了33.05个百分点;5.5~6.5的面积比例由原来的51.36%下降至36.00%,下降了15.36个百分点;4.5~5.5的面积比例由原来的12.47%大幅度上升至61.76%,上升了49.29个百分点;<4.5的面积比例由原来的0.10%下降至0.05%,下降了0.05个百分点。
由表3可知,旱地土壤pH值>8.5的面积比例由原来的1.22%下降为0,下降了1.22个百分点;7.5~8.5范围内的面积比例由原来的1.11%上升至1.47%,上升了0.36个百分点;6.5~7.5的面积比例由原来的20.99%下降至6.94%,下降了14.05个百分点;5.5~6.5的面积比例由原来的42.20%下降至30.59%,下降了11.61个百分点;4.5~5.5的面积比例由原来的33.58%大幅度上升至60.63%,上升了27.05个百分点;<4.5的面积比例由原来的0.89%下降至0.38%,下降了0.51个百分点。
目前,一方面兴业县约有61.60%的耕地面积处于酸性水平以上状态,其中水田约有61.81%的面积,旱地约有61.01%的面积,应适当配施石灰以调节土壤酸度,推广使用碱性肥料,以利于提高敏感作物产量及品质;另一方面,仍有一部分耕地属微碱性土壤,需推广使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并通过增施有机肥以调节土壤酸碱度,以利于提高敏感作物产量及品质。
2.2 耕层土壤酸化原因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土壤酸碱度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是自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随着有机肥的大量投入,以及酸性或生理酸性商品化肥的大面积推广使用,特别是多年来停止了石灰的施用,加上南方自然气候条件的综合作用,使土壤H+的积累逐渐增加,土壤酸化现象比较明显。二是过度施用化学肥料。在我国,人多地少,为了解决口粮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盲目施用大量化学肥料,以获得农作物高产。化学肥料虽然可以快速地促进农作物生长,但是过度施用化肥,在造成肥料浪费的同时,还造成了土壤酸化、板结。三是环境污染、酸雨等酸化土壤。由于现代工业快速发展,酸性气体大量排放,酸性沉降物对环境的影响不断增加,造成我国南方地区酸沉降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3 结论
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兴业县耕地、水田、旱地土壤总体处于酸性以上状态,面积比例增加,且不同的土壤类型土壤pH值时空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在今后的土壤改良工作中,应根据不同的土壤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技术措施:一是增施碱性肥料,合理施用化肥;二是增施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推广秸秆肥料化利用;三是改善种植结构,改种喜酸作物[5-6]。
4 参考文献
[1] 梁颁捷,林毅,朱其清,等.福建植烟土壤pH值与土壤有效养分的相关性[J].中国烟草科学,2001(1):27-29.
[2] 胡敏,向永生,鲁剑巍.石灰用量对酸性土壤pH值及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7(4):72-77.
[3] 潘永敏,华明,廖启林,等.宜兴地区土壤pH值的分布特征及时空变化[J].物探与化探,2018,42(4):825-832.
[4] 谢天洋,周卫军,罗思颖,等.石门县耕地土壤pH值的时空演变特征[J].现代农业科技,2016(9):198-200.
[5] 黄守营,张华,张贤辉.农田土壤酸化改良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24):71-72.
[6] 汪运彪,陈宗贤.重庆市永川区水稻土壤酸化改良试验初探[J].南方农业,2017,11(19):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