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山县羊肚菌从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调查及栽培技术

2019-10-30陈莎邓必武陈启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7期

陈莎 邓必武 陈启武

摘要    湖北省兴山县适合羊肚菌生长,自古以来野生羊肚菌被载入史志。近年来,人工种植羊肚菌产业蓬勃发展。本文介绍了兴山县野生羊肚菌调查情况以及羊肚菌驯化栽培情况,并总结了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以期为兴山羊肚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兴山羊肚菌;野生资源调查;人工栽培;湖北兴山

中图分类号    S64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7-0100-02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湖北省兴山县因“环邑皆山,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上”而得名,位于神农架林区南坡,北邻“华中屋脊”神农顶(海拔3 105.4 m)和大、小神农架,与老君山接壤。兴山县山高谷深、植被繁茂,适宜各种大型菇类生长[1],其中木耳、香菌、松菌、羊肚菌、茅草菌、猴头菌等6种被载入清代同治乙丑版(1862年)《兴山县志》。2014年出版的《中国民俗志·兴山卷》载该县有25种以上的野生菇菌,其中以羊肚菌、竹荪菌、牛肝菌、猪苓等为特色菌类。兴山县适合羊肚菌生长,近年来,人工种植羊肚菌产业蓬勃发展。当地科技人员经过3~5年反复试验,终于完成了羊肚菌人工栽培过程,并总结出兴山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

1    野生羊肚菌调查

兴山县羊肚菌野生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高桥乡、南阳镇、黄粮镇、榛子乡等多个乡镇。该菌多隐藏在深山老林之中,而且多发生在早春时节(清明节前后)的7~10 d,每年只发生1次,个体分散,人工采集十分困难,但羊肚菌优美的个体形态及特有的野生风味,令菇菌爱好者及美食家乐此不疲地进山寻找。2019年4月13日,在高桥乡吴家坪村一块竹林地(当地海拔1 100 m)采集到第1批野生羊肚菌标本(图1)。2019年4月29日,在兴山县榛子乡幸福村阔叶林地(当地海拔1 295 m)采到第2批野生羊肚菌(图2)。

兴山县野生羊肚菌生长在海拔500~1 500 m、土质肥沃、砂质土及壤土、土质湿润、腐殖质层厚的中山及低山丘陵、松杉杂灌林、阔叶竹林地[2],经初步鉴定,为黑色羊肚菌类群的六妹羊肚菌和梯棱羊肚菌。其子囊果中大型,高7~12 cm、宽1.5~4.4 cm,单个鲜重6~15 g,可以人工栽培和食用,而且菇香味美。野生羊肚菌分散,零星发生;色泽较浅,多为光照不足所致;子囊果肉质薄,个体重量较轻,系营养不足所致,商品价值低。

2    羊肚菌驯化栽培

宜昌市天沐湖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及兴山县食用菌协会,于2015年7月派人员赴四川省学习人工种植羊肚菌技术。2016年4月,兴山县南阳镇龙门河村海拔1 100 m的旱地中采收到了兴山县第1个人工栽培出来的羊肚菌;同年11—12月,又在兴山县高桥乡及南阳镇多个地段种植了羊肚菌。2017年3月28日,县委副书记和高桥乡书记查看了高桥乡龚家桥村稻谷收割后栽培羊肚菌的采摘场景,并于3月29日登上了“三峡新闻”。2019年3—4月,在高桥乡龚家桥村试种羊肚菌0.67 hm2(图3),产量2 625~3 000 kg/hm2。通过五年四季(冬种春收,一季跨2个年头)的人工栽培,总结出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

3    羊肚菌栽培技术

3.1    菌种选择

选择的菌种需经过出菇试验,能适应本地气候环境且表现良好;三级扩繁要保障质量,数量与栽培面积要匹配。

3.2    选地整地

无论大田栽培还是大棚种植,均要求土壤肥沃,提前施有机质肥料并与耕作层土壤充分拌匀。厢面不宜过宽,以60~80 cm为宜;四周要开好厢沟、围沟,以利排水,防渍水[3];厢沟走道宽为30~50 cm。羊肚菌多在栽培场的厢面沿沟边首先发生,而此时在厢面上发生较少。这是因为厢面边缘及沟边湿度较好、空气流通、见光性强,能提前诱导更多羊肚菌原基形成;边际土壤内羊肚菌菌丝与外界微生物种群竞争激烈,刺激羊肚菌早形成子实体。因此,可充分利用边际效应早长、多长羊肚菌。生产上可通过改宽厢(100~120 cm)为窄厢(60~80 cm)来增加更多的边际面积;同时采用条播、沟播等播种方式,使不同的播种点之间形成大量的边际面积。

3.3    适时早播

长江中游地区,每年2月底至3月中是人工栽培羊肚菌大量出菇之时。此时气温不稳定,易导致羊肚菌原基大批死亡或不能产生原基,适合羊肚菌发生的时间只有25~30 d。可适当提前至11月中旬播种,8~10 d后菌丝出土,即可摆放足够的高质量营养袋[4],使羊肚菌的发菌期适当提前,延长出菇期。

3.4    田间管理

按栽培面积产量100 kg/m2(以每个子实体鲜重10 g计)计,羊肚菌理论产量可达到600 t/hm2。如果按此理论产量的1%计算,也可以达到6 t/hm2,但目前生产上羊肚菌产量水平较低。这主要是羊肚菌幼小原基抵御自然环境能力很差,如土壤水分不足则不易产生原基;当原基长至1 cm高时,若遇到下雨、喷水造成渍害,则原基容易死亡;早春时期突然降温至8 ℃以下或突然升温高于18 ℃或有干热风袭击,不能及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都会造成幼小原基大批死亡。为了获得高产,要加强管理,减少不良条件的影响,确保幼期子实体安全度过脆弱生长时期。羊肚菌种植过程要加强保温、保湿。当早春低温在5 ℃以下时,必须有大棚防风、保温,必要时还要加盖小拱棚保温、防风、防雨淋。

2月底至3月初,出菇时对栽培大棚覆盖黑色微地膜及加盖小拱棚,保温出菇;3月中旬后,在大棚外加盖6针遮阳网,防高温及避雨,使羊肚菌在人工控温、保湿环境下出菇,生长时间由25~30 d延长至35~40 d,延长出菇期有利于提高产量。

3.5    病虫害防控

播种前,通过翻耕曝晒田块并撒施石灰对土壤进行消毒。出菇期,在大棚内安装黑光灯、黄板等诱杀鳞翅目害虫;把麦麸炒香拌食盐诱杀蜗牛、蛞蝓等有害动物。严禁出菇期喷洒化学农药。

4    致谢

本文的全部试验工作由宜昌市天沐湖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完成。兴山县野生羊肚菌的采集及标本的照片由兴山县食用菌协会邓必武等提供。谨此致谢。

5    参考文献

[1] 王睿.湖北省兴山县大型子囊菌的物种多样性[C]//中国菌物学会(Myc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中国菌物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泰安:中国菌物学会,2018.

[2] 于冬梅,尤文忠,张悦,等.羊肚菌人工栽培研究进展[J].辽宁林业科技,2018(2):48-51.

[3] 余山国,陈和润.羊肚菌不同播种期栽培试验研究[J].农技服务,2017,34(9):13-14.

[4] 刘世玲,李克彬,朱红,等.羊肚菌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现状与问题探析[J].食药用菌,2016,24(5):290-293.